搞玉雕做不到这三点,就成不了大师
和很多其它民间工艺一样,很多人当它是饭碗,当它是谋生的手段。他们从学徒开始,慢慢步入匠人行列。随着日积月累的磨炼,技艺逐渐精湛,以至于形成自己的理念,和一套自己的设计体系。
从“匠”到“师”的过程,大概就是这样。但要想更上一层楼,从“玉雕师”到“玉雕艺术家”,还需几点精髓。这些精髓,不在技艺,而在于灵魂。可以用三字诀概括:愚、迷、疯。
愚:大智若愚的劳作
“愚”这个字眼,乍看之下并不聪明。但玉雕恰恰如此,天资再聪慧的学徒,也不能在玉上耍小聪明。哗众取宠?拿珍贵的玉石雕卡通形象?这种事不是没有,但最终只是浪费材料,外行不买业内嘲笑,这才是小机灵之下的“真愚作”。
“愚”并不等于傻,而是在“傻”的精神中,融入了艺人的通透。很多匠师在小有名气的情况下,做事会思来想去,瞻前顾后。这确实出于生计考虑,但过多的考虑会阻碍自己成为大家。
而所谓“傻”的精神,可以归为五个“不”:不顾一切, 不记血本, 不问代价, 不图名利, 不辞辛苦地去做一件结果未知的事。在这种执著当中加入艺人的理念,离巅峰就更近了一步。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愚人”往往敢说真话,敢把自己的独到见解放到玉雕上,这就是成为艺术家的不二法门。也正是这种大智若愚的独断,成就了大量新意之作。
迷:玉不迷人人自迷
“迷”是一种身不由己的状态。很多玉雕名家,在机器旁一待就是一下午。并不是手上的玉石吸引他们,而是对手上的活儿进入了痴迷状态。不疯魔,不成活。想成艺术家的人都得有所沉迷。本来可以休息的大把时光,非要花在机器的噪音中。酒不自醉人自醉,玉不迷人人自迷,就是这个道理。
艺术的动力,就来自内心的渴望。搞艺术到了“迷”的境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激发心理的极限,走出一条艺术的轨迹。艺术家也许不是无所不能,但内心一定是细腻的。一个用心的作品也许不完美,但这只是过程中的体验。但没有“迷”这个境界,玉雕作品很难得到内在的升华。
“迷”还有一层意思,“迷失”和“迷惘”。在艺术的道路上,这是在正常不过的。正因为有所迷失,玉雕师才会放下脚步审视自己,寻找几个新的突破点,加以调整,继续前进。
疯:他人笑我太疯癫
英国服装界有句名谚:疯的像帽匠。作为头上戴的物件,一顶好的帽子能够彰显身份。顶级帽匠看似普通,很多时候却参加上流活动。他们能做出各式美丽的帽子,正因为他们对手艺那股子“疯劲”,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地位。
优秀的玉雕师,自然也需要一股子疯劲,但很多玉雕师,近年都不敢疯狂。因为玉雕不是帽子,原材料实在太贵,禁不住挥霍。每个人都在谨慎想象:要是做出新东西,卖不出去可如何是好?
在这里就得说清楚,手艺中的“疯”,不是无度的疯。它既需要感性的放纵,又需要理性的控制。一个玉雕师如果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那就离“艺术家”不太远了。到展会上看看吧,引众人围观的作品,哪个不带点疯狂的想象?这些作品的走俏不光是艺术精湛,还有那种“为别人所不敢为”的疯狂魄力。
玉雕行业正在转型,正在升级。这时候,需要更多的优秀匠师思想,在艺术的通透中加点“愚”,在精湛的刀功里放点“迷”,在谨慎的设计上来点“疯”,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引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