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情怀的手工艺者”逸水轩玉雕艺术:尤志光

  • 我是从事手工艺的一名玉雕师,“人在磨玉,玉在磨人”。自我从步入琢玉行业的第一天至今一晃已经近二十年了,其中不免有许多的坎坷和挫折。期间自己也深深感受到琢玉是比较艰辛的一项工作,每一件作品都要反复的雕琢好久,大一点的就可能要折腾几个月甚至几年光景,小的作品也要好几天完成。

  • 要学好琢玉技能,除了天赋及认真的态度之外,还需要持之以恒的韧性。刚开始学的时候,只有对石头敬畏之感,那琢玉状况就可想而知了。“小心谨慎”是唯一的状态,从而导致了分享不到治玉的快乐。长时间的给石头“折磨”,时间久了也锤炼出了一颗“顽石”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琢玉的技艺提高,对玉石的认识度有所感悟,慢慢地就真的喜欢上了那美丽的“石头”。这过程可能是我们这些琢玉者都可能经历的磨练,但我相信这种过程毕竟可以成为自己日后成长中的重要经历和宝贵财富。

  • 琢玉之人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艺,但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而这种精神也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对艺术没有竭诚尽忠的精神,是达不到匠心独运的境地的。一件没有“意匠”的作品,在艺术上,这些作品和作者就不可能被承认,会很快遭到淘汰或淡忘!

  • 作品的成功与否,气韵是道。气韵是来自作者对外界的审视感受,而后又通过人对自然的表现而凝于作品中的。一件作品的气韵是由造型与人气两个方面决定的。凡物皆有形,离开形去求神,则神离物非,就无所谓气韵可言了。然而,刻意去求形,则有陷入神滞物凝之病。唯作为从事玉雕手工艺者,我们就得在生活中寻找素材,把素材给予总结与提炼,从而把生活艺术化有形神兼备的作品方可以称为上品。好的设计离不开其内心的博学与高尚的情怀

  • 传统手工艺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是作为一个载体,有的是可以其生活化的,有的者可以艺术化。作为一名优秀的手工艺者,都必须要有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以及手工艺匠人以从容独立,摒弃浮躁,踏实勤奋,精工细作的工作态度所奉行的“匠人之道”。工艺不只是一种技法理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理论!物无心,不能思想,人有心,能思想。

  • 艺术肯定是来源于生活!默默去感受玉之德,做个有情怀的手工艺者吧!

  • 尤志光个人简历:

  •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苏州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苏州民间工艺家,1996年完成高中学业后投身于上海雅园工艺有限公司学习玉雕技艺,师承——倪伟滨大师,2008年离开了工作和生活了近12年的雅园工艺有限公司,并在同年创立“逸水轩”玉雕工作室,2012年回归自己的家乡苏州发展。

  • 部分获奖作品:

  • 2008年作品《苍龙教子》获“天工奖”金奖

  • 2008年作品《纳福迎祥》获“天工奖”铜奖

  • 2009年作品《寿元无极》获“天工奖”金奖

  • 2009年作品《子承父业》获“天工奖”银奖

  • 2009年作品《知足者寿》获“天工奖”铜奖

  • 2010年作品《江山如此多娇》获“天工奖”金奖

  • 2011年作品《江鳞出海》获“天工奖”金奖

  • 2011年作品《君临天下-灵猴篇》获“天工奖”铜奖

  • 2012年作品《君临天下-灵芝篇》获苏州“子冈杯”金奖

  • 2013年作品《守缘》获苏州“子冈杯”金奖

  • 2013年作品《灵龟献书》获“天工奖”银奖

  • 2014年作品《福盘吉地》获苏州“子冈杯”金奖

  • 2014年作品《遨游四海》获“天工奖”最佳工艺奖

  • 2014年作品《得道》获“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奖”金奖

  • 2014年作品《养怡之福》获“艺博杯”银奖

  • 2015年作品《门迎紫气》获“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奖”银奖

  • 2015年作品《福瑞祥龙》获“子刚杯”银奖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