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春节爆竹
《清嘉录》中记载:“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仗’。”意为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开门放爆竹,热闹庄重地迎接新年的到来。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的鞭炮声,为新年的到来增添了喜庆气氛。
正月初一大清早是新的一年的开端,对这一时刻,浮梁的老百姓是非常讲究的。新正年头,谁都希望开门大发,讨个吉利。天刚蒙蒙亮,守岁的主人就已烧好了开水,洗漱好,装好了全盒,做好了开门放爆竹的准备。这时,熬不住守岁长夜已经“落福”的孩子,也在过年的喜悦中早早醒来,听话地穿好衣服,洗好脸,静静地等待着“开门爆仗”那热闹时刻的到来。
按旧俗传统,“开门”要讲究时辰、方位,人们按照各个年份的黄历记载的新年的具体时辰来开大门,朝大吉大利的方向敬天神,以示“开门大吉”。由于初一“年头日”含有“北头”的含义,所以“开门”多由年纪大一些的长辈来做,不轻易让小孩子插手,怕他们毛手毛脚,乱说乱动。而在一个村庄,天刚蒙蒙亮,在宗祠内值夜的族老总是第一个开祠堂门放鞭炮,迎接新年第一个早晨的到来。听到宗祠门口响了鞭炮后,各家长辈先将大门拉开一条缝,丢出一挂“小百子”,待小鞭炮响过之后,长辈口中念着“开门大吉”,然后将大门全部打开,接着便将早已挂在竹竿上的鞭炮点燃起来,随着“雨夹雪”的响起,一串串火花不断喷发硝烟伴着晨雾把大门内外罩了个严严实实。一个村子,一家开门放了鞭炮,接踵而来的是此伏彼起的鞭炮鸣放大合唱。外面的鞭炮在不断的响,村庄的上方浮现出一层厚厚的硝烟。家里的人一边准备着吃新年的第一顿早餐,一边在倾听和议论着谁家的爆竹放得最长、最响。而小孩此时已经按捺不住激动和兴奋,跳着出门去捡未炸响的爆竹,许多小朋友聚在一起,从这一家跑到另一家,绽开的笑脸和亢奋的激情,组成了一幅幅欢乐的新年画图,增添了节日的愉快气氛。
元旦放爆竹,其原意在于驱鬼逐邪。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述道:“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山臊,传说是西方山中的一种怪物,高一尺多,生一只脚,从不惧怕人。人若遇见了它就会发冷发热,生起病来。如果将竹筒子放在火中燃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山臊吃惊害怕,就会很快地逃遁。对此习俗,宋代诗人范成大《爆竹行》一诗,对吴地过年燃放爆竹的情形作了很精当的描述: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二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不同的是,吴地在节前五天即腊月二十五夜就燃放爆竹了。然而爆竹的正史,却是来源于“庭燎”。《诗经·小雅》早有“庭燎晰晰”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当时用竹竿之类做成的火把。竹竿燃烧时发出爆裂声,故又名“爆竹”。到了唐代,有个叫李田的人,在小竹筒子内装上硝,于是产生了装硝爆竹。后来,人们又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筒,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排成串,才称为“鞭炮”。按照浮梁的传统习俗,开门爆竹之后,紧接着就是迎喜神。迎喜神也叫开门出行,就是按照历书上所标示的新年吉方跪拜礼迎接喜神。在民间诸神中,喜神是位没有姓名的神祇,其图像也很少见人描绘,但历来受人奉祀。迎喜神的做法各地大体一致,都是面对吉方跪拜行走,有的人只走几步,但有些人非常虔诚,就跪拜行走较远。总之,都是求喜神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百事顺遂。关于拜喜神,田秦斗有《竹枝词》赞颂这一风俗道:除夕何曾废迎送,辞年客去夜三更。忽听爆竹声声碎,莫是邻家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