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期藏医经典与四部医典的关系

作者:姜和

一、藏族早期医学经典

众所周知,在研究历史过程中,一旦有了新的科学证明,以往的旧观点旧说法就会自然改变,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藏族最古老的文化源于苯教文化,这是无可质疑的。然而,公元8世纪吐蕃第38代藏王赤松德赞时期,为了传播印度佛教而消灭本土宗教成了一项政治任务。于是,把原有的宗教和文化内容融于佛教内容中加以宣传。如藏人最喜欢的禳解仪轨:朵、兑、业、鲁就是苯教的。像这样的济世法术在佛教中根本找不到,但时至今日人们仍把他当作佛祖的教言来运用。

藏族最早的医学著作是苯教文库中的《医学九经四部》(朵古崩习)藏语中的“崩”为数量单位,意为十万,但此处指的是书,我们可以从苯教古书词意对比中得知是书本的含义。以前不仅轻视和诬蔑学苯的人,而且阻止传播苯教文化,因而,早期史书中只提到书名而无其它内容,(土官教派史)中引用这些书名,并说苯教经典观、修、行中《九经四部》指的是行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作者在研究苯教历史时知道书名而未曾读过原著。到了今天才有平等研究佛苯文化的机会,就在1980年在康区新龙县的一座苯教寺院的书籍中找到了《藏医四部经典》(索日崩习),该书已由四川民研所印发,在一些图书馆中可以看到这本书。

《医学崩习》的作者是谁呢?该书首卷《心性青空》后记中说该书由世祖东巴兴绕传其子介布赤协,由此流传于世。据《雄番史底斯之光》等史书所载,苯教祖师东巴兴绕生于公元前1917年,因此医学著作《心性青空》已有3800多年历史,自《心性青空》成书年代至公元8世纪期间,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家们根据《心性青空》的理论,进行实践和研究,积累经验汇集成了藏医四部医典。因此《心性青空》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最早医学著作。然而我们不能说从《心性育空》开始才有藏医学,史料证明在师祖东巴兴绕时代就有医学理论。

二、藏医学《四部医典》的来源

我们通过考证和对比分析,初步认定《四部医典》源于苯教的四部医学经典《朵古崩习》。我们比较这两部著作,除了修辞好坏方面有较大区别之外,内容90%是相同的。从修辞角度讲,苯教的藏医四部经典不如《四部医典》,是因为其在苯教的医学四部经典

基础上,对原来的篇章词义进行了改动,对全篇语句加工润色并更名为《四部医典》,这句话在佛教界看来是一句新话,而苯教史书上却很早就有这个说法。14热君(19世纪),苯教上师尼玛登增编纂的《苯教经典目录》中写道,《四部医典》是大译师贝若杂那根据苯教四部医学经典进行修改而成的。由此可见,《四部医典》的蓝本应当是《崩习》这种说法早就在苯教徒中广为流传。但由于倍奉苯教的人在当时的社会没有政治地位,故没有机会说明真相。

那么类似把苯教文化内容改变成佛教文化内容的说法在佛教史书中是否有过记载呢?只要认真研究,就能发现依据。据《噶唐协扎玛》所裁,公元8世纪藏王赤松德赞打击苯教势力时,把苯教的有关消除世界灾害的经咒,祈福,祈灾等内容改变成佛教的东西。同样可以看出大学问家贝若杂那将该书前言后记中的苯教赞颂对象祈祷改成佛教的痕迹,《噶唐协扎玛》的第84章中写道:“贝若杂那融合佛苯,贝若杂那融合医学和历算,贝若杂那融合显密”。所谓融合佛苯之意,只是改变了形式而未将苯语译成藏语。关于《四部医典》的作者,就常规而言藏族著作的作者名字都在后记中署名,而《四部医典》的作者无论是抄本还是刻本中根本找不到,佛教界学者中关于《四部医典》的作者有三种说法:

1.认为是佛祖的教言。如降巴派等宣称佛说,但无任何理论依据和证明,对此,巴窝祖拉次赤瓦(1504-1566)、苏卡洛珠杰波(1509-1583),林梅扎邦巴(1726-1804)等学者对持这种观点的人,依据经典和证明进行了彻底否定。

2.为宇妥?云丹贡布著。噶玛巴让群多杰(1285-1339)、达仓洛扎瓦协绕仁青(生于公元1405)、巴窝祖拉成瓦等学者认为该书作者是宇妥?云丹贡布(1126-1203),但他们都未提到前宇妥。当今虽然广泛流传该书系宇妥所著。若追问到底是前宇妥,还是后宇妥是作者时,只有想当然大概随意回答,没有任何有根据的答案。《后字妥传》记载;“宇妥12岁时,来自芒卡擦隆的儒丹?贡曲霞,来到郭希热唐的时候,宇妥为求学习《四部医典》,献上了马匹以及骑马用具”,还写道:“宇妥认为《四部医典》是医学理论之首,不但规范了文词,还注释了《金释》和《铜释》”。由此可知后宇妥并非《四部医典》的作者。《前宇妥传噶加玛》记载:“宇妥35岁从印度回来,藏王要求他把《四部医典》掘出来,而宇妥说:我还要去印度一次,在此期间不能掘藏”。还写道:“到45岁时掘出了《四部医典》。55岁时(公元762)到贡布药乡建立了医学院,为近三百名学生讲授《四部医典》”。所以这时明确地指出了前宇妥未出世之前《四部医典》就存在。但是前后宇妥有关对《四部医典》的修改和补充一事,不仅历史传记中有记载,通过对《四部医典》和《索日崩习》的对比也明白。

3.认为伏藏者,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是佛说教言。并认为此书先由莲花生大师埋藏于桑耶顶层主柱之中,后由扎安旺秋坝(1012-1088)掘藏。所谓“伏藏”就是由于与当时的社会思想不符而遇到诸多危险,被信徒藏书于岩洞,屋顶的图书,这类书当与某一时期的社会思想相符时便将其挖出来公之于众并加以宣传。

在藏医发展史中,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在医学《心性青空》的后记中说:“甘露医药九经的传承史是苯祖传与介布赤协,介又传与木杂扎海,木又传与色妥介将,色又传与东觉土欠,东又传与京擦玛群。由于当时有七位佛教徒准备把它修改成佛书时,书险被烧,被七位苯教徒取走后藏于后藏的上部切玛水忠密洞中,时机到来之后由后藏贤波布措斯比杰博掘出来传给了麦悟学者巴庆”。以上记载进一步证明了《白玛噶窟》所记载的,公元8世纪苯教文化该为佛教文化的过程和《前宇妥传记》中所说的,宇妥以前在的《四部医典》是由宇妥挖掘出来的说法是正确的。总而言之,《四部医典》的最初作者是公元前20世纪的介布赤。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