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种类的傣族民间舞介绍傣族有什么舞蹈

作者:邓结

1.依拉贺舞,也称'烦依贺'。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在傣历新年'泼水节'和'开门节'或喜庆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欢跳此舞,因每段唱词后面都有'依拉贺'做衬词而得名。依拉贺舞的特点和戛伴光舞相似。2.蝴蝶舞,傣语称'戛吆'。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据说蝴蝶舞是为了赛舞时别开生面而创作的。表演时舞者将蝴蝶形的道具套系在身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形态,其动作和鼓点都与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处。3.斗笠舞,流行于金平县一带。那里炎热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都离不开斗笠。因而有了斗笠舞。笠帽的动作?quot;扛帽'、'体前滚帽'、'滚肩帽'、'摆帽'等,舞时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弯造型,但不明显。4.腊条舞,傣语称'戛甸'。是一种表演性的仪式舞蹈,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一带。舞蹈柔婉、含蓄,常用坐、立、跪及起伏步、抬前旁、后屈腿等步伐,双手托住点燃的腊条,做掏手、向外划圆等动作。5.鸡舞,傣语称'戛该'。是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的儿童舞蹈。舞蹈主要模仿鸡觅食、相斗等动作,以跳的时间长、速度快为胜。没有乐器伴奏,一般由孩子们数数而舞。6.十二马舞,傣语称'马西双',是由十二个人表演的歌舞,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潞西县等地。表演者腰间套系马形状的道具,一手拉缰绳,一手拿扇,以半脚掌碎颤跑步为主,变化各种队形。一般演唱十二个月的劳动,有时也表演一定的故事情节。7.戛喃燕,意思是'小公主或小姐的舞蹈。'过去只在宗教节日或土司结婚、继位时才跳,主要流行于沧源县勐懂地区。以唱为主,内容有唱结婚、爱情及十二个月的生产劳动等。舞时男的在前打拳,女的手持扇子或手巾,动作与戛伴光舞相似。此外在金平县还流传有表现劳动生活的'划船舞'、'摘花舞'、'捞鱼舞'、'走路舞'等。流传在金平县的扇子舞据说是一种打鬼时跳的仪式舞蹈。流传在耿马县孟定地区的'大象舞'傣语称'戛张'。由俩人套系大象形状的道具,模仿大象走步、敬礼等动作,由一人持红手帕引象而舞。流行于西双版纳的'妇女舞',轻盈柔和。流行于瑞丽县的'戛洛响',是一种模仿小鸟跳的舞,与小孔雀舞相同。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