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是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作者:桂婷
英勇无畏,敢于斗争。黎族是一个热爱和平、渴望过平静生活的民族。只有在被凌辱、欺诈、压迫到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为了民族平等和换取平静的生活,他们才奋起抗争。人们敬仰那些为争取民族平等、为民族过上平静生活而勇于斗争的勇士,而那些甘愿受欺的懦夫和叛徒,则被人们唾骂和抛弃。黎族这种坚韧不拔、爱憎分明的性格,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一个村子里,谁家有红白喜事,或遇什么天灾人祸,全村人都会前来帮助,甚至远近邻村和素不相识的人都来,这种帮助是无条件的,不计任何报酬。父母双亡的孤儿,会得到亲戚和全村人的关照;无劳动能力者,亲戚或村人会帮犁田、耕种、收割。鳏寡孤独者,不管是否有直接的赡养责任,都会尽力照顾,过年过节还请他们去饮酒,年长的让坐首位。哪家盖房子,全村男女老少会主动前来帮忙,直到房子盖好为止,房子建成后,房主为酬谢乡亲们的帮忙,往往要杀牲口摆酒席来招待众乡亲。哪家要娶亲,人们都纷纷前来当帮手。无力娶亲者,亲戚和全村人都会帮助他筹钱筹粮为他完婚。哪家媳妇坐月子,同村的姐妹们会主动来帮洗尿布、做家务、干农活。村里有人病故了,乡亲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予以帮助,出钱、出米、出酒、出菜、出力,或帮助丧家挑水、煮饭、做菜、砍树制棺材,直到丧事办完。黎族人是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真是一家有难百家帮。过去,只要有外人来劫寨,全寨人会共同起来反抗,保卫家园,其他村寨获得消息也会前来相助。在村寨中,人们往往以勤劳来判断人品的好坏,劳动光荣,勤劳人倍受人尊敬,懒惰人被社会鄙视,将娶不到媳妇。注重礼节,尊老爱幼。讲究礼节礼规,讲究语言美,扶老携幼,礼貌待人,是黎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黎族在日常交往中,男女一向互相尊重,平等互爱,和睦相处,不能混坐在一起,而是男女各一处。
黎族人是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在不同辈之间,异性之间,要注意礼节礼规,不随便开玩笑,讲粗话。人们围坐着聊天,不能从人们中间走过,如不得已而非过不可,要弯下腰,伸出双手,说声道歉。同姓(指黎姓)男女,不能混坐在一起,不能随便开玩笑,讲粗话,更不能唱情歌,谈论两性关系。和女人交谈要用女人特用语,若讲粗话或不用妇人的特用语和她们交谈,在旁的亲友会一走而光,讲话人被社会视为没有教养,父母也因此感到羞愧。路上相遇,晚辈要主动向长辈招呼,年纪小的主动让路给年纪大的,女的让男的,轻便的让负重的。碰见老人挑担,年轻人要乐于与老人“换肩”,帮挑一段路或送到家。所以在黎族地区的鳏寡病残智弱无助者极少,而流浪者更是没有。与老人交谈或相处,不论老人的社会地位高低,家境贫富,一律不能直接叫老人的姓名,而要用尊称,如公某某、婆某某、伯某某等,而用“侬”来称呼自己,表示谦虚。解决民事纠纷,要请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调解、仲裁。在任何场合,不尊重老人、虐待老人都被视为没有教养、缺乏道德的行为,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爱幼则主要表现在对幼儿抚爱和舆论的导向、行为的影响上。婴儿出生母亲无奶时,村中所有育婴期的妇女都乐于前来给新生婴儿喂奶,女人抱起来亲亲脸,男人抱起来轻拍屁股,以表示疼爱。黎族社会没有性别歧视,男女都一样,嫌弃女婴的现象十分罕见。热情好客,恪守信用。当客人置身于黎族村寨中,不论是本民族还是其他民族,不管是老客新客、认识或不认识,凡到家里都是朋友、都是亲戚。热情的主人会先用上等的烟叶、槟榔来招待客人,然后再以好酒、好菜、好饭来款待,喝酒时客人喝得越醉,主人越高兴,要是喝不醉主人会感到脸上无光,所以每个到黎村的客人都有宾至如归之感。客人除了主人招待外,还会被主人的亲戚或邻居请去吃饭,如请而不去,会被认为看不起人家,请客的人会很不高兴。黎族对客人中的长者、新客人尤为热情,所以凡想到黎家做客的新客人和长者,要有喝醉酒的心理准备。黎族人是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黎族朴实善良,恪守信誉,不偷,不受偷,不欺,不受欺。所以黎族在好客的同时,希望客人肝胆相照、以诚相见,说一不二,恪守信用,不诚实的人被社会认为是最缺德的。黎族在同别人进行贸易、借贷或其他往来,只要有言在先,各方都严守信用。耍诡计、欺骗人的行为,为黎族社会所不容,并由此可能引发纠纷甚至械斗。所以连古人也发出这样的感慨:“(黎人)与省商人博易,甚有信,而不受人欺给。商人有信,则相与如至亲,借贷所有不吝,岁望其一来,不来,则数数念之。”廉洁自爱,路不拾遗。不贪心,不偷盗,是黎族每个家庭对子女的基础教育之一。自幼起,黎族家庭就对孩子进行这种观念的灌输,培养他们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所以1949年以前,多数黎族村寨都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如果你看中了一棵树或一个鸟巢、一块荒地,只要在旁边打个草结,就不会再有人来侵占或提取。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