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的农具和农田水利都有啥悠久历史
作者:桂婷
生产工具和农作物种类1949年前,黎族人民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反映在生产工具上亦如此,铁制工具品种很少,数量也很匮乏,种类“残缺不全”。不仅没有铁犁,甚至连做木耙的最必需的简单工具铇和凿也没有。所用木耙,只是用钩刀把木条修好后,拿尖刀或烧红的铁(多数是用残了的钩刀)戳穿成洞,镶进把柄和耙齿,便用来耙田。因制作这种木耙费工很大,因此,有的地方则用竹耙代替。竹耙是用砍成1.3米长左右的竹子,剖为两半,利用其原长在节上的枝修整后作耙齿(枝留5~6寸长),然后将2根1米多长的木棍,用藤条捆绑在剖开的竹上,成为筏状,即成耙。使用时,在木耙或竹耙上压几块石头,用牛拉着在田里来回拖曳。耕牛是黎族人民重要的生产工具,黎族地区的耕牛以水牛为主,黄牛较少,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在黎族地区使用的主要农业生产工具1949年前后有:犁、耙、锄头、钩刀、镰刀、铲、锹、铁爪、斧头、尖刀,铁制工具基本从汉族地区输入,木制的工具仍大量使用,除木犁、木耙外,木铲、木锹在一些地方也很通行。黎族种植稻谷的历史悠久,在唐朝徐坚的《初学记》里就说:“《广志》曰:‘南方地气暑热,一岁田三熟,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到清朝时,文献谈到黎族地区稻米生长情况时就说:“依山涧为田,所获较外间数倍,其米粒大色白,味颇香美。”除了种植稻谷以外,黎族人民还种植杂粮。主要有红薯、玉米、花生、木薯、豆类等。农田水利黎族人民很早就开始重视水利工程,向汉族学习挖渠开沟的技术。与其它生产技术一样,黎族的农田水利技术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早在明代的历史文献里就有关于黎族地区农田水利方面的记载:“以竹筒装成天车,不用人力,日夜自动车水灌田”。当时,明朝一些较正直负责的官员,也积极地在任所之地推广教授先进的生产技能,包括农田水利方面的技能,如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任昌化知县的陈谳“教民筑堤蓄水,因以灌田,自是无亢旱之旧患,民甚赖焉”。但是,在1949年前由于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原因的制约,黎族地区的农田水利技术发展极其缓慢,直到民国时期的水利设施仍十分落后,对此,《琼中县志》是这样描写的:“民国期间,县境内农民常以火烧石头,凿渠引水,用木条、树枝、杂草、石头、泥土等建造临时性水陂。1949年全县建有水陂48宗,灌溉农田867公顷。”“清至民国期间,民间多用牛罗叶柄制作戽斗汲水,用竹制水车提水灌溉,l952年后改用木制龙骨水车提水,”“民国期间,境内有山塘4口,灌溉面积4.67公顷”,“民国期间,本县没有水库”。1949年以后,黎族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多次掀起兴修水利高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黎族地区水利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水到蓄水,从灌溉到防洪、排涝、防潮、发电、供水综合治理,综合利用,逐步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生产工具和农作物种类1949年前,黎族人民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反映在生产工具上亦如此,铁制工具品种很少,数量也很匮乏,种类“残缺不全”。不仅没有铁犁,甚至连做木耙的最必需的简单工具铇和凿也没有。所用木耙,只是用钩刀把木条修好后,拿尖刀或烧红的铁(多数是用残了的钩刀)戳穿成洞,镶进把柄和耙齿,便用来耙田。因制作这种木耙费工很大,因此,有的地方则用竹耙代替。竹耙是用砍成1.3米长左右的竹子,剖为两半,利用其原长在节上的枝修整后作耙齿(枝留5~6寸长),然后将2根1米多长的木棍,用藤条捆绑在剖开的竹上,成为筏状,即成耙。使用时,在木耙或竹耙上压几块石头,用牛拉着在田里来回拖曳。耕牛是黎族人民重要的生产工具,黎族地区的耕牛以水牛为主,黄牛较少,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在黎族地区使用的主要农业生产工具1949年前后有:犁、耙、锄头、钩刀、镰刀、铲、锹、铁爪、斧头、尖刀,铁制工具基本从汉族地区输入,木制的工具仍大量使用,除木犁、木耙外,木铲、木锹在一些地方也很通行。黎族种植稻谷的历史悠久,在唐朝徐坚的《初学记》里就说:“《广志》曰:‘南方地气暑热,一岁田三熟,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到清朝时,文献谈到黎族地区稻米生长情况时就说:“依山涧为田,所获较外间数倍,其米粒大色白,味颇香美。”除了种植稻谷以外,黎族人民还种植杂粮。主要有红薯、玉米、花生、木薯、豆类等。农田水利黎族人民很早就开始重视水利工程,向汉族学习挖渠开沟的技术。与其它生产技术一样,黎族的农田水利技术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早在明代的历史文献里就有关于黎族地区农田水利方面的记载:“以竹筒装成天车,不用人力,日夜自动车水灌田”。当时,明朝一些较正直负责的官员,也积极地在任所之地推广教授先进的生产技能,包括农田水利方面的技能,如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任昌化知县的陈谳“教民筑堤蓄水,因以灌田,自是无亢旱之旧患,民甚赖焉”。但是,在1949年前由于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原因的制约,黎族地区的农田水利技术发展极其缓慢,直到民国时期的水利设施仍十分落后,对此,《琼中县志》是这样描写的:“民国期间,县境内农民常以火烧石头,凿渠引水,用木条、树枝、杂草、石头、泥土等建造临时性水陂。1949年全县建有水陂48宗,灌溉农田867公顷。”“清至民国期间,民间多用牛罗叶柄制作戽斗汲水,用竹制水车提水灌溉,l952年后改用木制龙骨水车提水,”“民国期间,境内有山塘4口,灌溉面积4.67公顷”,“民国期间,本县没有水库”。1949年以后,黎族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多次掀起兴修水利高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黎族地区水利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水到蓄水,从灌溉到防洪、排涝、防潮、发电、供水综合治理,综合利用,逐步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