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清真寺有啥特点清真寺对回族人有何作用
作者:桂婷
伊斯兰教建筑群体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穆斯林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亦称礼拜寺。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即叩拜之处)意译。《古兰经》云:“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中国唐宋时期称为“堂”、“礼堂”、“祀堂”、“礼拜堂”,元代以后称“寺”、“回回堂”“礼拜寺”,明代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遂将“礼堂”等改称“清真寺”,沿用至今。西北地区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穆斯林,至今仍沿袭原称“麦斯吉德”,或称“哲马尔提”(jama‘at,即寺坊)。伊斯兰教初兴时,未有专门礼拜的场所,只是选择一洁净之处供叩拜之用。622年9月,先知穆罕默德迁徙麦地那时,在城东南3公里处的库巴,修建了第一座简易的库巴清真寺。到达麦地那后,才建造一座正式的清真寺,后称“先知寺”,营建时穆罕默德亲自参加劳动,随后率众在寺内礼拜。637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下令远征将领,凡开拓一个新地区,首先要在该地兴建清真寺,作为宗教活动的中心。据此,欧太白·伊本·盖兹旺于637~638年在伊拉克巴士拉兴建了第一座营地清真寺,638~639年,赛尔德·伊本·艾比·瓦戛斯在库法城兴建了清真寺,642年阿慕尔·本·阿斯在埃及弗斯塔特(开罗)兴建了非洲大陆第一座清真寺;670~675年欧格白·本,纳菲尔在突尼斯凯鲁万兴建了欧格白清真寺。从此,兴建清真寺被视为穆斯林神圣的宗教义务和信仰虔诚的体现,哪里有穆斯林,那里就建有清真寺。后历经伍麦叶王朝(661~750)和阿拔斯王朝(750~1258),政府拨巨资修建规模宏伟和华丽壮观的寺院群体建筑,使清真寺遍布亚、非、欧各地。据历史学家伊本·拉斯塔统计,891年仅巴格达地区就有清真寺3万多座。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期,埃及亚历山大城及周围地区有l万多座清真寺,致使阿拔斯王朝时期成为清真寺建筑的鼎盛时期。此后伊斯兰国家将兴建清真寺作为宗教制度和国策之一。清真寺与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职能表现在以下各方面:(1)宗教活动中心:每日“五时拜”,每周的聚礼,每年两次“会礼”,都到清真寺举行。宗教节日,如先知诞辰,都在清真寺庆祝。婴儿初生时命名和亡人的殡礼也要到寺内请阿訇主持举行。(2)宜教中心:自从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清真寺第一次“聚礼”时发表宣教演说后,清真寺就成为宜教的场所。此后在每周“聚礼”日和每年两次“会礼”中,通过“呼图白”(讲演)方式宣教成为定制。(3)宗教教育中心:在伍麦叶王朝时期,各地清真寺开始附设学校,教读《古兰经》。阿拔斯王朝时期,许多着名清真寺同时也是着名的同名大学所在地,如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摩洛哥非斯的卡拉维因大学,突尼斯的栽突那大学等。(4)文化中心:清真寺多附设有图书馆,也附设有医疗机构。如也门萨那清真大寺图书馆是阿拉伯世界清真寺最大的图书馆之一。(5)处理穆斯林民事的中心:一般穆斯林间有关婚姻、遗产、商业等纠纷,都在清真寺内按教法规定解决或调处。(6)穆斯林联系交往的中心:平时忙于自身事务,礼拜时聚会一起,特别是每周的聚礼和每年的会礼时,共同礼拜,互致色兰,清真寺起到了凝聚和团结的作用。
伊斯兰教建筑群体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穆斯林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亦称礼拜寺。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即叩拜之处)意译。《古兰经》云:“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中国唐宋时期称为“堂”、“礼堂”、“祀堂”、“礼拜堂”,元代以后称“寺”、“回回堂”“礼拜寺”,明代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遂将“礼堂”等改称“清真寺”,沿用至今。西北地区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穆斯林,至今仍沿袭原称“麦斯吉德”,或称“哲马尔提”(jama‘at,即寺坊)。伊斯兰教初兴时,未有专门礼拜的场所,只是选择一洁净之处供叩拜之用。622年9月,先知穆罕默德迁徙麦地那时,在城东南3公里处的库巴,修建了第一座简易的库巴清真寺。到达麦地那后,才建造一座正式的清真寺,后称“先知寺”,营建时穆罕默德亲自参加劳动,随后率众在寺内礼拜。637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下令远征将领,凡开拓一个新地区,首先要在该地兴建清真寺,作为宗教活动的中心。据此,欧太白·伊本·盖兹旺于637~638年在伊拉克巴士拉兴建了第一座营地清真寺,638~639年,赛尔德·伊本·艾比·瓦戛斯在库法城兴建了清真寺,642年阿慕尔·本·阿斯在埃及弗斯塔特(开罗)兴建了非洲大陆第一座清真寺;670~675年欧格白·本,纳菲尔在突尼斯凯鲁万兴建了欧格白清真寺。从此,兴建清真寺被视为穆斯林神圣的宗教义务和信仰虔诚的体现,哪里有穆斯林,那里就建有清真寺。后历经伍麦叶王朝(661~750)和阿拔斯王朝(750~1258),政府拨巨资修建规模宏伟和华丽壮观的寺院群体建筑,使清真寺遍布亚、非、欧各地。据历史学家伊本·拉斯塔统计,891年仅巴格达地区就有清真寺3万多座。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期,埃及亚历山大城及周围地区有l万多座清真寺,致使阿拔斯王朝时期成为清真寺建筑的鼎盛时期。此后伊斯兰国家将兴建清真寺作为宗教制度和国策之一。清真寺与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职能表现在以下各方面:(1)宗教活动中心:每日“五时拜”,每周的聚礼,每年两次“会礼”,都到清真寺举行。宗教节日,如先知诞辰,都在清真寺庆祝。婴儿初生时命名和亡人的殡礼也要到寺内请阿訇主持举行。(2)宜教中心:自从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清真寺第一次“聚礼”时发表宣教演说后,清真寺就成为宜教的场所。此后在每周“聚礼”日和每年两次“会礼”中,通过“呼图白”(讲演)方式宣教成为定制。(3)宗教教育中心:在伍麦叶王朝时期,各地清真寺开始附设学校,教读《古兰经》。阿拔斯王朝时期,许多着名清真寺同时也是着名的同名大学所在地,如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摩洛哥非斯的卡拉维因大学,突尼斯的栽突那大学等。(4)文化中心:清真寺多附设有图书馆,也附设有医疗机构。如也门萨那清真大寺图书馆是阿拉伯世界清真寺最大的图书馆之一。(5)处理穆斯林民事的中心:一般穆斯林间有关婚姻、遗产、商业等纠纷,都在清真寺内按教法规定解决或调处。(6)穆斯林联系交往的中心:平时忙于自身事务,礼拜时聚会一起,特别是每周的聚礼和每年的会礼时,共同礼拜,互致色兰,清真寺起到了凝聚和团结的作用。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