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乞巧
七夕乞巧,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传说的织女是有名的巧手,针织女红均可称绝,天上的白云和彩虹、霞光都是她的杰作。所以每逢农历七月七,年轻妇女和姑娘们便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向织女乞巧。过去人们对一年一度的乞巧活动很重视。七夕晚上,条件好的人家,在事先搭好的乞巧楼上张灯结彩,赏节乞巧。
一般人家也陈饮食、摆瓜果,焚香于庭,拜祭牛郎织女星,乞求织女赐巧。宋人钱惟演的诗句“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描述的就是七夕乞巧的情景。旧时乞巧的内容和形式十分有趣。
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铃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乾隆年间《武清县志·岁时》云:“七月七日,为‘女节’。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针,照水中之影,以试巧,复陈瓜果,争相乞巧。”准备乞巧的年轻妇女和姑娘,事先准备好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晚上对月穿针,谁先穿完七根针就说明谁能成为巧手女。胶东地区的女子在乞巧时还边穿针边唱民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另一种乞巧方法是,乞巧者每人先捉一只小喜蛛,放在首饰盒或其他容器里,察看一夜,谁的丝网结得密,结得方圆得体,就预示着她心灵手巧。还有一种乞巧活动是在白天进行,乞巧者把事先生好的“巧菜”——豆芽轻轻地投入水盆里,巧菜浮于水面,在阳光下看水底的影子。影子成云龙及花、鸟、虫、鱼者为巧。姑娘媳妇有的边投巧菜照影,边唱歌谣:“巧芽芽,生得怪,盆盆生,白布盖。今天把你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又快。”胶东一些地方还由少女少妇做“巧花”、“巧果”等面食,黄土高原地带的妇女还通过剪纸比巧手,江苏一带年轻女子用投小针看水底针影来应验巧拙。各种乞巧活动丰富多彩。现在这类活动虽然不像古代时那么郑重,那么热闹了,但在许多农村还有流传。民间许多人对七夕乞巧可得巧仍很相信。
七夕乞巧,并不单纯是一种迷信活动,它反映出我国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各种乞巧活动的共性都是追求美好生活。民间一首“乞巧歌”日:“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不难看出,年轻妇女们乞巧,追求的是心灵手巧,美丽漂亮,生活美满,父母长寿,姐妹幸福。另外,所谓乞巧,名日考验年轻女子的乖巧,实际是培养其炊事、生产和缝纫技术的能力,因而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唐代诗人杜甫的《牵牛织女》诗中解释少女的心理状态说:“嗟尔未嫁女,秉心忧忡忡。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舅姑事,敢昧织作功?”原来这些未嫁少女,忧心婚后的生活能力不够,不能不抓紧学习生活生产技能。练得心灵手巧,将来出嫁后才能夫妻恩爱,全家和睦,生活美满。
关于乞巧的场所,宫廷中多搭彩楼,汉有开襟楼,齐有穿针楼,唐更以锦结成百尺楼殿。民间“贵家多结彩楼于庭”(《东京梦华录》),普通人家因财力所限便搭大棚而代彩楼,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京师人七夕以竹或麻秸编而为棚,剪五色彩为层楼,又为仙楼,刻牛女像及仙人等于上以乞巧。或只以一木剪纸为仙桥。于其中为牛女,仙人列两傍焉。”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嘉祐中,有以私忿易乞巧市乘马行者,开封尹得其人窜之远方。自后再就潘楼,其次丽景、保康诸门,及睦亲门外亦乞巧市,然终不及潘楼之繁盛也。夫乞巧多以采帛为之,其夜妇女以七孔针于月下穿之。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其余乞巧;南人多倣之。”在这里,我们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即便贵人,也只能步行。这情形,何其壮观。观其风情,似乎绝不亚于古代最大的节日春节。这说明乞巧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