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活动

  七夕最重要的节俗活动是女子乞巧,而少女乞巧七夕活动则最为精彩。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是天上神仙世界中的巧妇。传说她纤纤玉手,飞舞金梭,能织出彩霞般的锦绣。这天成的女工,当然是人间女子向往的。七夕乞巧的节俗,当然是在民众的这种心理动机中生成的。关于乞巧的起源,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关于乞巧的方式,则是历代有翻新,各地有不同。

浮针试巧


  露天放置一个盛水的容器。待水面生膜后,通过观看容器底部女子们投针或细草于膜上的针影的图案纹样,以验智巧。如果针影成云彩、花朵之形,或细直如针形,便是“得巧”;如果水底针影粗如糙,或弯曲不成形,则表示没有乞得巧。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这种乞巧的方法也称为漂针试巧、丢巧针、投花针。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舆地志》说:


  “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  ,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女子们在七夕月下,以丝缕等物品进行穿针孔的比赛,先穿过的为“得巧”,落后的为“输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代,最早的记载是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也有记载:“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殡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
  汉代穿的针为七孔针,到了元代,则演变为九孔针,针孔都比普通的针多好几个,这种乞巧方法也叫“金针度人”。

蛛网乞巧


  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七月七日,女孩子将亲手捉的一只蜘蛛放入刁、盒中,第二天清晨打开盒子,检查蜘蛛网的密与稀。密者表示得巧多,稀者表示得巧少。而月这方法也适用于少男,有记载为证:“童男置蜘蛛于小盒,次日视丝稀密为乞巧多少,亦开元遗风。”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侯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