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875年的朱府铜艺:一敲一打,都是光阴

视记常说老手艺,但对于我们来说,老手艺是什么呢?准确讲是“曾经的生活”,那些我们或是长辈小时候密切相关的东西。

曾经,铜匠是绍兴大街小巷最常见的老手艺。铜匠艺人挑着打铜的担子走街串巷,响亮而悠长的吆喝声回荡在路过的巷子里:“补铜壶铜锅哦,打铜修锁哦……”

很多手艺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销声匿迹,打铜人这个职业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是,绍兴的打铜手艺却仍然存在,且历久弥新。

朱府铜艺发源于绍兴,始创于1875年,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

当时,朱府铜艺的第一代传人,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朱雨相和他的三弟朱庆润,他们挂出了“朱府义大铜铺”的牌匾。此后,朱家的铜雕技艺代代相传,享誉江南,成就了朱府铜艺的金字招牌。

朱军岷是朱府铜艺的第五代传人。有意思的是,他的童年却没有接触过铜,甚至没有见过铜。他说:“在那个不太安稳的年代,铜作为一种战略物资被回收,家家户户无铜可用,朱家也不例外。”这种情况一直到上世界80年代才有所好转。

那是朱军岷上大学以后,父亲朱炳仁才开始恢复做铜,肩负起第四代传人的责任。至此,朱军岷对铜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后来,朱炳仁被中国文联及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他独具风采的诗、书、画、印综合才艺,在国内外都有极高的评价,他还倾其所能、澄清心虑创建了中国唯一一座江南铜屋即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

朱军珉(左)和父亲朱炳仁

父亲获得了无数的荣誉,而自己却没有扛起第五代铜艺传人的责任,这让朱军岷既担心又自责,他深知,即便铜艺回归大众的过程充满未知,但自己不去传承,于家于艺,都是不负责任的。

于是乎,1991年大学毕业的他放弃干部身份,决定回去接父亲朱炳仁的衣钵。一切从头开始,开始了艰苦的打铜基本功学习,一学就是三年。

自2005年开始,掌握打铜技术的朱军岷开始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现实,他决定做日用铜器,让铜可以重新回到百姓家中。没想到5年过去了,这项工作仍在推进当中,走过很多路,都是弯路,不能很好的融入生活,也不能被大众所接受。

终于,朱军岷找到了一条路,这条路也是传统文化铺就的路——茶道之路。

茶道的兴起让茶壶变得炙手可热,紫砂壶、玻璃壶、陶瓷壶,还有名贵的铁壶等等。但是铜壶几乎没人做,市场上也鲜有,这是一条独属于他的路。对朱军岷来说,5年过去了,终于看到了希望,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铜壶密度较高,好保养,煮水的时候还会在一定温度下析出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微量铜元素,用来做煮茶器是极好的。

所以,融合了铜雕、书画的铜壶问世了,这些工艺为古朴的铜壶套上了一华丽的外衣,增加了欣赏性,让茶友们竞相追捧。

铜壶是他让铜艺融入生活的一大步,随之而来的,是铜碗、铜筷、铜盆等一系列生活用品。这条路走的很顺,其他路也相同。

现如今,他和父亲不仅打造了中国第一的江南铜屋,且在工艺美术方面,创造了“仁品行”品牌和“熔铜禅画”工艺。他的作品突出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显著的民间风格,深受大众喜爱。

对朱军岷来说,身为朱府铜艺传人,传承是必须的,但是融入大众生活才是主要的。精研技艺不可丢,贴合日常不可弃。老手艺不是用来收藏展览,不能束之高阁,惟有融入日常生活,才能让手艺活着,让艺术活着。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