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白纸坊太狮、沧县狮舞、小相狮舞、槐店文狮子、席狮舞、丰城岳家狮、布依族高台狮灯舞)

2013-12-09 0 反馈

狮舞.jpg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是中国传统百戏杂耍的重要组成部分。狮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普遍流行于中国汉族地区,在春节等节日庆典活动中频繁出现,通过热闹欢快的表演寄托中国人祈求吉祥、消除灾害的美好愿望。中国各地的狮舞形态不尽相同,地域特色十分鲜明。它一般分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矫健凶猛,多表演高难技巧;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


狮舞·白纸坊太狮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

北京的狮子舞有“太狮”和“少狮”两种,单人扮演的小狮子为“少狮”;有一人演狮头,一人演狮尾的大狮子称“太狮”。传统表演有十三套路,二十把活,有“小三样”、“长五相”、“单团式”、“对头”、“龙抱柱”、“香炉角”、“金钱章子”、“旱船大赶”、“戏水”等。

白纸坊太狮最初是行香走会中的一种表演形式,后逐步独立出来,成为深受北京群众欢迎的民间舞蹈表现形式,它起源于北京宣武区白纸坊的太狮老会。据说这个著名的民间花会成立于清代乾隆五年( 1740 ),同治九年( 1870 ) 白纸坊地区的大户李庭朴、陈子鹤出面重整太狮老会,两人先后担任会首。陈子鹤是工部火药局的四品官员,他参照紫禁城太和殿门前的石狮子重新设计了太狮造型。狮身前后长约一丈二,狮头重约七十多斤,威武凶猛,大碑额头,翻鼻孔,窝窝眼,血盆大口,上面缀挂着七个大铜铃铛。陈氏又聘请永定门里永安桥一位绰号“筛子刘五”的舞狮艺人传授表演技艺,广集会众,屡屡参加京城各处的行香走会。

自同治五年(1866)白纸坊太狮重整算起,其发展传承脉络清晰有序,第一代舞狮艺人为“筛子刘五”,第二代传人为陆姓艺人,第三代传人为陆氏之子,第四代传人为原白纸坊印刷局工人何金玉,第五代传人为丁秉亮,第六代传人为著名太狮艺人、原北京印钞厂退休工人刘德海,第七代传人为北京印钞厂退休职工王建文。1956年刘德海所在的北京印钞厂成立舞狮队,置办了全套服装道具,由刘德海负责传授太狮技艺。  目前,白纸坊太狮的主要演出活动都在北京印钞厂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

按照“黄毛狮子蓝毛吼”的民间传说,白纸坊太狮表演时,一黄一蓝两只太狮同时出场,凶猛粗犷、形神兼备,具有鲜明中国民间“北派”舞狮特征。白纸坊太狮是北派狮舞艺术的突出代表,集中体现了北京尤其是宣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显示出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目前,白纸坊太狮已陷入人员老化、后继乏人的窘境,生存困难,亟待抢救保护。


狮舞·沧县狮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沧县

沧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古运河穿境而过。沧县狮舞明代即以同乐会形式出现,于县境内广泛流传,早期多在庙会和春节民间花会上活动。

沧县狮舞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类。早期被称为“狮戏”,多系文狮表演,以兴济为代表。文狮表演重在一个“逗”字,主要模仿猫科类动物的本能行为与戏耍动作,以威武雄壮的鼓点从旁配合。武狮系由文狮发展而来,后在表演中糅进叠立、走钢丝、上高凳、爬杆、高台翻滚、水中望月、巧走立绳、荷花怒放等武术、杂技类动作。沧县武狮以黄递铺乡北张村为代表,动作技巧性强,鼓点以快节奏为主,火爆、热烈、欢快,引导着整个狮舞的进程。

沧县狮舞中传统型的狮头重达七八十斤,狮皮重达二三十斤,现代型狮头也重达十几斤,非练武者不易承受。所以无论文狮还是武狮,沧县狮舞表演中的引狮人和舞狮人都由功底较深的习武者担任。舞狮队一般有大狮两至三头,小狮一至两头,大狮由两人装扮,小狮由一人装扮。

沧州有“狮城”之誉,藏有我国最大的“大周广顺三年铸”的铁狮子。沧州人舞出了“狮舞的学问”,沧州狮舞拥有别具风格的承传与发展。目前,随着社会的变革,除黄浦乡的北张、刘吉,纸房头乡的南小营等村尚有数支舞狮队,其他各地多已不进行此项活动,沧县狮舞面临传承窘境,亟待保护扶持。


狮舞·小相狮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巩义市

河南省巩义市小相村位于伊洛河与黄河交汇的“太极点”上,属于河洛文化中心地带,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小相狮舞是小相村流传的一种传统舞蹈节目。据记载,小相狮舞于明代后期开始演出,至清代嘉庆年间达于鼎盛,声誉鹊起。

小相狮舞有文狮(地台、桌子)、武狮(高台)和群狮(顶天柱)之分,其表演洒脱大方,稳重细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既能以顽皮诙谐的动作表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至善境界,又能以雄放粗犷、刚劲有力的舞姿表现狮子威武勇猛的气质和矫健灵活的神态。引狮人多由武僧担任,表演中手握绣球,倒立行走,以翻、跳、腾、跃、打、斗、扑、卧等特技逗引狮子,往往取得极佳的艺术效果。小相狮舞是中原狮舞的代表,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小相狮舞团队内技艺高超的艺人年龄老化,70岁以上的老艺人只有两位,40岁以上的艺人也仅有20人,加上资金缺乏、道具破损严重等原因,小相狮舞活动的正常开展受到极大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尽快走上发展振兴之路。演中手握绣球,倒立行走,以翻、跳、腾、跃、打、斗、扑、卧等特技逗引狮子,往往取得极佳的艺术效果。

小相狮舞是中原狮舞的代表,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小相狮舞团队内技艺高超的艺人年龄老化,70岁以上的老艺人只有两位,40岁以上的艺人也仅有20人,加上资金缺乏、道具破损严重等原因,小相狮舞活动的正常开展受到极大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尽快走上发展振兴之路。


狮舞·槐店文狮子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沈丘县

    沈丘槐店回族文狮子舞是生活在中原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表现形式,源于汉唐时期西域的“五方狮子舞”和“胡人假狮子”。南宋端平元年(1234),蒙古将领察罕平金时,回族文狮子舞随波斯尼沙布尔人海鼻耳传入中原,并长期流传于沈丘县槐店回族镇。

    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位于沙颍河和西蔡河的交汇处,境内河道纵横,世居此地的回族民众是元代从中亚强行征入中原的波斯人、钦察人和康里人的后裔。

    槐店文狮子一改兽中之王的威猛形态,以慈善之心创造出文静的狮子形象,意欲以此感化执政者减少暴戾,施行仁政。经过与沈丘当地汉民族兽舞交流沟通,槐店文狮子逐渐形成独角虎舞、麒麟舞、狮舞三部分表演内容。演出时,先在鼓、锣、镲的节奏声中奏出麒鸣、狮吼、虎啸之音,随后独角虎出场巡回瞭望,麒麟表演“麒麟送子”故事,最后文狮子登场展示巡山、搔痒、饮水、舔毛、观景、生小狮子等一系列动作。

    槐店文狮子以拟人手法演绎猛虎徘徊、麒麟送子、母狮生子的生动场面,风格迥异,妙趣横生,通过文狮子的安闲与柔顺表现出期盼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民众心理,震撼人心,具有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认识和研究价值。在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内涵不断被弱化的今天,槐店文狮子逐渐失去演出平台,艺术水准大幅度下降,许多艺人因年事已高不能登场,致使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亟待保护。


狮舞·席狮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梅州市

席狮舞也称“打席狮”,是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城郊范围内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传统舞蹈,也是“香花”佛事独有的项目。唐文宗大和年间,佛教传入梅州,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香花”派。古代梅州人多依山傍水而居,房舍矮小,住处极为分散。一旦遇到丧事,往往需昼夜处置,延续时间很长,这样参加丧礼的宗亲族戚和朋友的住宿便成了不易解决的难题。在此情势下,“香花”佛事中的席狮舞以特殊的方式帮助人们寄托哀思,并祝愿在世之人安康祥和,因而成为了丧礼中的重要环节。

席狮舞表演以神似取胜。活动进行时,表演者以草席罩身,模仿狮子行走跳跃。整个表演包括“出狮”、“引狮”、“舞狮”、“种青”、“偷青”、“藏青”、“抢青”、“逗狮”、“入狮”等环节,前后约需20分钟,演出时以锣、鼓、钹和客家大锣鼓等打击乐器从旁伴奏。

席狮舞因诙谐的表演风格和鲜明的客家特色深受梅州群众的喜爱。其所使用道具和伴奏乐器简朴,显现出一种质朴亲和之美,颇具“鼓盆而歌”、“长歌当哭”的意味,席狮舞因而成为梅州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这一传统舞蹈面临生存危机,急需抢救保护。


狮舞·丰城岳家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丰城市

岳家狮是江西丰城地方民众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源于宋代,成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岳飞被害后,民间处处掀起习练岳家拳的热潮,经久不衰。据说明代嘉靖年间,岳家军旧部之后、著名武师罗洪先传承了岳家拳绝技。名将邓子龙幼年师从罗洪先,得到岳家拳尤其是“岳飞长枪”绝技的真传。宦途失意被贬回丰城老家后,邓子龙将丰城“学门拳”和“岳家手”(硬门拳)加以融汇,独创岳家狮,充分展现出岳家拳雄、险的特征,在新建、安义、崇仁、樟树等地广泛流传。

狮舞由岳家水、火流星开始。先表演岳家枪、岳家锤、岳家拳,后依次表演后刃、棍棒、板凳。表演各尽所长,尽情发挥。狮子由流星引出,在“雪花盖顶”、“流星赶月”、“过背”、“连环手”等流星动作的陪衬下,翩翩起舞,表演“引颈”、“伸懒”、“梳须”、“舔尘”等动作。

岳家狮集百家之长,才兼文武,风格特点为“威”、“雄”、“险”,强调硬功夫,行动一致,最忌花拳绣腿,着重于“三阴”、“三阳”。阴为静,阳为燥,静而不止,燥而不乱,有将帅风度。

丰城岳家狮将武术、舞蹈糅为一体,意、念、形、态熔于一炉,以拳术显示书法,以舞艺表现剧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展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目前,演出队伍萎缩,人员老化,传承人匮乏,技艺也日渐退化,亟待抢救。


狮舞·布依族高台狮灯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兴义市

瓦嘎布依族高台狮灯舞是流传在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瓦嘎村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于东汉时期传入盘江流域,三国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元明清时代,舞狮活动在这一带的布依族中广泛流传。

布依族高台狮灯舞表演时,用六张或八张八仙桌叠成高台,最上的一张翻转过来四脚朝天,狮子自下盘旋而上,时而转动,时而跳跃,在此过程中完成翻、滚、叠等惊险动作。上到顶部以后,狮子在四只桌脚上凌空起舞。遇到这种凌空表演,瓦嘎的狮灯艺人会用高难度的“跳脚”技巧迅速准确地跳过去,表现出高超的功夫。高台狮灯的打击乐器称为“响器”,由马锣、钵、堂锣、鼓等组成,打法有上百种,新颖别致,变化极大。

瓦嘎布依族高台狮灯舞活跃于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及婚丧嫁娶等场合,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生动展示了布依族的生产状况、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理想追求等,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高台狮灯舞面临生存危机,急需制订有效保护措施进行抢救保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