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音乐(楚州十番锣鼓、邵伯锣鼓小牌子、楼塔细十番、遂昌昆曲十番、黄石惠洋十音、佛山十番、海南八音器乐)

2013-12-09 0 反馈

十番音乐.jpg

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10件乐器演奏而得名。这种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在我国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广为流传。十番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调和哗牌(唢呐曲),同时也从戏曲、曲艺及歌曲曲调中吸取了不少养分,其演奏形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演奏时一般由掌板者充当指挥。


十番音乐·楚州十番锣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淮安市

清代道光年间,楚州民间词曲家孙育卿将乾隆十六年(1751)清高宗首次南巡时随行乐团演奏的昆曲音乐整理成册,加上带有地方风俗特点的唱词及独特的打击乐,形成雅俗共赏的民间音乐楚州十番锣鼓(武昆)。十番锣鼓在楚州盛行已两百多年,至今尚完整保存一册原工尺谱手抄本正本,上面记有九大首曲目和几十首独特的民间锣鼓曲牌及乐器定弦法、唱腔、锣鼓敲打法、记谱法等。

楚州十番锣鼓合唱、奏、敲打三个声部为一体,演奏乐器包括10件打击乐器和16件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亦称“双管制”)。乐曲中常加入锣鼓曲牌,结尾也多以锣鼓曲牌为主,器乐曲高潮处为衬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常加入锣鼓与器乐合奏。在曲名、唱词、锣鼓曲牌、演奏乐器、演奏方式等方面,楚州十番锣鼓显示出独特的个性特征。像《金盆捞月》、《咏花》等曲名,中外各民族从古到今的艺术作品中都较为罕见,《出云山》、《金钱花》等锣鼓曲牌名亦与戏曲和民间锣鼓牌名迥然有别。楚州十番锣鼓采用对笛、对箫、对竹笛、对笙、对琵琶、对三弦等组成的双管制乐队配置,以弥补单管制声效不足的缺陷,这种双管制乐队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此外,楚州十番锣鼓的打击乐器也很有特点,它音响独特,声效由高到低,层次十分清晰。

楚州十番锣鼓由宫廷昆曲音乐演化而来,其间又融入了民间音乐家的创造,其形成发展过程可以为音乐史提供重要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老一辈艺人相继谢世,政府财政投资少,楚州十番锣鼓的生存已是岌岌可危,迫切需要得到系统的研究整理和积极的抢救保护。


十番音乐·邵伯锣鼓小牌子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江都市

流传于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的邵伯锣鼓小牌子是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器乐形式,它起源于明代,成形于清代,发展于民国,繁盛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

邵伯锣鼓小牌子吸收了道教音乐、粗细十番(丝竹乐)和当地“新春锣鼓”的精华,以多支曲牌联缀而成套头曲,将丝竹乐与打击乐密集交替演奏,形成扬州、里下河牌子曲中一个富有特色的音乐流派。邵伯锣鼓小牌子的演奏分坐台、踩街两种,坐台是指搭台坐式演奏,“观音会”、“盂兰会”都采用此种形式;踩街是指街头行进式演奏,主要应用于每年三月二十八的东岳庙庙会巡游。施展绝技是锣鼓小牌子的一大特色,在锣鼓小牌子历史上,高胡手颜琦的“头顶拉二胡”、锣鼓手程鹤林的“铙钹—水里冒葫芦”等表演都名动一时,令人拍案叫绝。特色小击乐是锣鼓小牌子的另一特色,其演奏者都具备较强的表现力,如能用牙筷敲击小瓷碟、小酒盅等。锣鼓小牌子演奏的曲牌多为富有乡土气息的地方民歌小调,据调查统计,其曲牌有三十多个,代表性的牌子曲共12支,包括《八段锦》、《十八省》、《十八省夹堂子》、《鹦鹉歌》等,这些曲牌均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

邵伯锣鼓小牌子历代相传,其中融入了扬州地区的民风民俗,为音乐史和民俗史的研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材料。目前,邵伯锣鼓小牌子演奏队伍老化,青黄不接,一些演奏绝技濒临失传,这一传统民间器乐生存发展前景堪忧,亟待保护。


十番音乐·楼塔细十番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楼塔细十番是流传在浙江省萧山南片的一种民间器乐形式,根据楼塔前辈的忆述,这种细十番形成的时间是在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楼塔细十番以古典曲牌为演奏内容,是一个属于十番的音乐门类。这种音乐专门歌颂大禹治水的功德,既不参与祭鬼敬神仪式,又不在婚嫁、丧事及庆寿等场合演奏。

楼塔细十番乐以民间曲牌《望庄台》、《一条枪》、《八板》为基本演奏内容,三个曲牌前后呼应,层次分明。《望庄台》主要描绘山河壮丽、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一条枪》展示劳动场面并重点突出其中的“抬石板”,《八板》表现欢庆的热闹场面,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演奏人员由30至35人组成,整个演奏容纳了多样的形式,吹拉弹打齐全,使用乐器达二十多种,配置较为完备。其中包括笙、箫、管、笛等吹奏乐器,板胡、二胡、中胡、大胡、四弦胡、高胡等拉弦乐器,琵琶、大小三弦、月琴、扬琴、古筝、中阮、大阮等弹拨乐器及十番鼓、三块板、碰铃、三角铃、小钹、小鼓等打击乐器,而以十番鼓最具特色和代表性。

楼塔细十番根据乐器功能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演奏技巧,中笛、箫主要吹奏主旋律,笙主吹复音以衬托气氛,拉弦乐长短弓交替运用并以打音、加花等手段丰富乐章,弹拨乐则借助弹挑、滚、轮等技巧烘托旋律。各种乐器都充分发挥自具的特长,呼应配合,融为一体,形成生新出奇的艺术效果,从而使楼塔细十番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楼塔细十番是一种仿古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表演颇具汉唐遗风,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目前已挖掘出楼塔细十番中的《男滩簧》、《女滩簧》、《七朵花》、《梅花三弄》4首曲牌,还有十多首曲牌正在进一步整理中,有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强对这一宝贵民间艺术样式的保护。


十番音乐·遂昌昆曲十番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遂昌县

遂昌昆曲十番以民间器乐演奏传统昆曲曲牌,是我国一种极具特色的器乐表演形式。它形成于明代晚期,源头直接来自正(苏州)昆的曲唱谱。清代至民国年间,遂昌民间的昆曲十番、昆曲唱班、昆腔班世代传沿不绝,主要分布在遂昌县的妙高、石练、大柘、湖山等地。

遂昌昆曲十番使用的乐器包括笙、笛、梅管、云锣、扁鼓、胡琴、提琴(即提胡,一种蒙蛇皮的板胡式弦乐器)、双清、三弦等,弦乐器(胡琴、提琴)、吹奏乐器(笙、笛、梅管)、打击乐器(云锣、扁鼓)和弹拨乐器(双清、三弦),彼此配合,相得益彰,显示出乐队编配和乐器组合的严谨与合理,其中梅管、提琴、双清等古乐器极具个性,在其他器乐演奏中较为罕见。遂昌昆曲十番所演奏的内容主要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及另一些明清传统名剧《浣纱记》、《长生殿》等的昆曲曲牌。

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遂昌昆曲十番吸收了许多草昆(金华等地的民间昆曲)的内容,但它演奏的《牡丹亭》曲牌是草昆中所没有的。目前已搜集到的遂昌民间昆曲十番曲谱有民国初年署名有文氏的《响遏行云》手抄本(抄录93首曲牌)、民国二十年(1931)署名空我的《昆山遗韵》手抄本、萧根其保存的民国三十八年(1949)《白雪阳春》手抄本(抄录22首曲牌),这些手抄传承的乐谱采用的是工尺谱形式,工尺、板眼记录均十分规范。

遂昌昆曲十番多在民间庙会巡游演奏,有时也在喜庆场合堂会演奏,从展示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显示出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目前,民俗治动文化内涵逐渐弱化,遂昌昆曲十番已陷入日趋衰微的窘境,急需保护。


十番音乐·黄石惠洋十音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莆田市

黄石惠洋十音源远流长,有“闽中雅乐”、“太古遗音”之称,主要流传于福建省莆田市及毗邻的福清、惠安等县莆仙语系地区,进而流布到台港澳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莆仙籍华侨华人聚居地。黄石惠洋十音形成发展于明清时期,清末民初进一步达到鼎盛。

经过历世沿袭传承,黄石惠洋十音至今仍保留着一批古老的乐器和曲牌,被誉为“南曲活化石”。惠洋十音班一般由10人至12人组成,演奏时使用的乐器较为独特,包括拉弹和吹打两大类,有四胡、尺胡、老胡、单弦、八角琴、单弦小三弦、飘笛等。其代表性曲目《孟道·风入松》、《古台序》、《古太栏》等都是历世相传的名曲。惠洋十音演奏时,弓法齐整,音色甜美,韵律明快,气氛热烈,既有江南丝竹的柔婉风格,又有北方音乐的粗犷特征。惠洋十音主要在寺庙开光和婚娶、寿诞等民俗活动中演奏,具有多源性、丰富性等重要特征,显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黄石惠洋十音丰富多彩的内容及长久的传承历史在全国其他地方音乐中是不多见的。它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音乐史,而且在世界音乐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黄石惠洋十音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俗日渐淡化,许多十音能手年事已高,十音发展举步维艰,迫切需要抢救保护。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佛山市

佛山十番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分布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佛山镇方圆五六公里的范围内,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据老艺人口传,大约二百年前佛山十番由安徽、江浙一带传入当地。原有锣鼓合奏的“素十番”和丝竹锣鼓合奏的“混十番”两种形式,现仅存“素十番”一种,与苏南十番锣鼓关系密切。佛山十番中保留有元代南北曲曲牌,在流传过程中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吸收了飞钹演奏和本地八音锣鼓的常用乐器,形成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器乐形?式。

佛山十番最大的特色是轻薄小钹不按常规碰击,演奏者一手执钹冠,一手甩动穿上绳子的另一钹擦击,10人8人同时表演各种花式,呈现出很强的可舞性和可观性,故有“飞钹”之称。这种飞钹表演目前在国内独一无二。佛山十番作为喜庆锣鼓乐,多在端午、七夕、中秋等民间节日及神诞、“出秋色”(又叫“秋景”)活动中演奏。目前有完整录音和乐谱记录的佛山十番曲牌共有两套,一套是“明星影映”的《挂牌》、《长锣》、《碎锦》,一套是茶基村的《耍金钱》、《合鼓引》、《套鼓起》、《长锣》。

佛山十番自成一格,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民俗学研究价值,同时还可以为苏南十番锣鼓的流变研究提供重要材料。20世纪30年代,由于战争的破坏,佛山各十番会都停止了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一些十番组织重新得到恢复。目前,许多老艺人相继去世,能传承这一传统技艺的继承者为数不多,在此情形下,佛山十番岌岌可危,需要积极制订措施,迅速展开系统的保护工作。


十番音乐·海南八音器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海口市

海南八音器乐是海南器乐的主要品种,因采用弦、琴、笛、管、箫、锣、鼓、铙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海南当地俗称所谓八音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海南八音唐宋时期即出现了雏形,至明代已发展得十分成熟。明代海南琼山县音乐家王浩然因熟操八音而闻名京城,成化年间与儿子同被选为宫廷乐师,他为后世留下了《琶瑟谱》三卷和《八音摘要》二卷。从清代到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这一器乐形式在海南长期盛行不衰。它流布于整个海南岛,并随着琼侨的足迹走向东南
亚各国。

海南八音的乐曲异常丰富,其演奏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大吹打以双唢呐吹奏,配合大件打击乐器演奏《大开门》、《小开门》之类气势磅礴的乐曲;锣鼓清音分为两种,一是以小唢呐为主奏乐器演奏《庆丰收》等乐曲,二是以大唢呐为主奏乐器演奏《闹军坡》等乐曲。清音采用“文排”的弦、琴、笛、管演奏曲调轻巧跳跃、流畅明快的《弄手花》、《送姑》等乐曲;戏鼓以用唢呐代替演员的演唱,吹奏海南地方戏曲唱腔联缀而成的《琼花怒放》、《普天同庆》等“联套曲”,而以其余乐器伴奏。

从音乐史角度来看,海南八音器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根植民间,乡土气息浓郁,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目前共收录到海南八音器乐的传统乐曲五百多首,征集到民国十三年(1924)左右遗存下来的手抄工字谱三部。受现代文娱方式冲击,海南八音队伍现已呈现青黄不接之势,有绝响之虞,急需抢救保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