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书(沁州三弦书、南阳三弦书)

2013-10-11 0 反馈

三弦书.jpg

三弦书又称“三弦铰子书”,流传于晋东南的沁县、武乡、沁源、襄垣,晋中的左权、榆社,晋南的安泽、浮山等地和河南南阳及其周边地区。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三弦书最初由演员腿缚节子、怀抱三弦弹唱,称为“腿板书”。后发展为一人手执铰子、八角鼓打拍演唱,另一人脚蹬梆子,手拨三弦伴奏,有时还加入笙、胡、筝等伴奏乐器。发展到后期,三弦书演出时一般采用站唱方式,演唱中加入各种表演,演员连唱带舞,伴奏者帮腔助势,一唱一和,情趣盎然。


三弦书·沁州三弦书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沁县

沁州三弦书早期演出时由一人说唱,同时自行以三弦、摔板和小铙伴奏。后来发展出一人为主、多人分行当辅助说唱的群口演出形式,演唱时登台的众人分持三弦、二把和反二把、笛子、四弦、二胡等乐器,边唱边奏。其中承担主要说唱表演任务的人除弹三弦外,还需手打小铙、腿绑摔板。沁州三弦书的唱腔属于板腔体,由“月调”和“平调”两部分组成。“月调”包括“平板”、“垛板”、“颤板”(又作“战板”)、“哭板”等板式和唱法,“平调”由六个腔句构成,曲调优美动听,主要用来说唱一些小段。沁州三弦书表演前通常先要演奏一段器乐曲牌,接着吟诵四句“提纲”,然后“起板”或曰“叫板”,最后才转入“正书”说唱。其传统曲目以长篇为主,一部作品大致在三十至六十回左右,可连续演出一两个月。

目前三弦书在山西日趋衰落,后继乏人,急需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加以抢救保护。


三弦书·南阳三弦书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南阳市

南阳三弦书全称“三弦铰子书”,其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大致可分为铰子腔、鼓子腔两大类。整个唱腔体系又分三个流派,中路唱法以平弦弹唱为特点,西路唱法以低调唱工为特点,东路唱法以高弦唱工为特点,具有豫南民歌风味。南阳三弦书有“慢板”、“二八板”、“三六板”、“流水板”、“快板”、“正板”等多种板式,演唱多以铰子腔开始,中间转入鼓子腔,最后复转回铰子腔,经“二六板”、“快板”结束。南阳三弦书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持弦人俗称“弦子架”,伴奏以外,还承担着和主演递二话、交流感情及接伴唱等任务。出节乐器主要包括腿梆、八角鼓、铰子等,其中铰子既可作出节的装饰音响,又可作表演的道具。南阳三弦书有两百多个传统曲目,《鞭打芦花》、《张良辞朝》、《凤仪亭》等都是其中代表性的作品。

目前三弦书在河南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传承乏人,前景堪忧,急需保护扶植。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