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的苗衣:苗族传统服装技艺传承人王朝芳的艺术人生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存有一颗宁静的心,守住传统,坚持自己的特色,用彩色的丝线在裁剪的布匹上谱写苗族的艺术和人生,这就是乡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传统服装技艺。有这样一个生活在乡村里的苗族妇女,她用自己的双手传承着传统的技艺,培养着一代又一代乡间苗家绣女,成就了一批又一批苗族民间工艺师,她就是惠水县摆金镇苗族民间服装工艺合作社总设计师、“惠水朝芳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朝芳,一个地地道道的苗家女,一个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在做田野调查时,在释读每种服装图案的苗语名称、文化象征意义以及审美取向与王朝芳交流过程中,她多年来在苗族服装生产工艺中所秉承的传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服装的款式、刺绣的工艺、挑花的技能,到花饰图案的选择,以及装饰性的饰物等,始终都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传统。

    2013年2月春节期间,我利用寒假的空闲时间,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袁廷科先生和贵阳学院龙叶先博士的课题经费资助下,从湖北宜昌辗转湖南吉首,再从贵阳转车去惠水。2月16日下午,我由贵阳乘坐中巴车到达惠水县城,事先预约的惠水县政协原副主席、县苗学会会长吴永福先生专程陪同我到摆金。到摆金后,得到了家住在当地的摆金中学副校长庭世辉、高寨小学校长唐熊和高镇镇副镇长吴天江的热情接待。我们在吴天江家吃过晚饭后,与王朝芳联系,来到王朝芳的住屋和她的生产厂房,在交流采访中对这个苗族传统服装技艺传承人的艺术人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惠水县摆金镇的苗族所使用的语言属于苗语川黔滇方言(亦称为“西部方言”)惠水次方言区。这一次方言的苗族有七种服饰类型、四种土语。这七种服饰类型分别为:1.惠水摆金式,这种苗族服饰类型主要盛行于惠水县摆金镇冗章村的摆架、卧马、高寨、岗金、长寨、冗让,石头寨的虫鸣哨、冗共、杨梅坡、葫芦山、孔引、楼房等自然寨;宁旺乡的大寨;关山乡的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