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苗族服饰特色及其教学应用
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主要用口头文学和以服饰纹样、色彩的形式记录在服饰上,靠口手相传进行世世代代传承与发扬。苗族服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服饰纹样、色彩等是苗族支系、族别的标志。威信苗族在服饰上既保留了各地苗族的共同特征,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014年4月,笔者跟随当地文化部门有关人员到威信县水田湾子、水田香树火石地、双河易朵寨、双河熊孔、旧城松林、旧城龙马、高田大湾、扎西牛坡坎、扎西墨黑等地对本土苗族服饰进行了调查了解。

一、威信苗族历史及服饰概述
苗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列居第四位,据“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苗族人口共942.6万人”[1],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各省的山区和半山区。云南境内共有苗族120多万,主要分布在滇南、滇中和滇东北地区。其中,滇东北昭通市威信县居住着4万余苗族,约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1%。威信县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与镇雄、彝良和四川叙永、文兴等地以及贵州省毕节市接壤。威信苗族主要分布在双河、高田、石坎、新城、罗布、三挑、麟风、长安、水田等地。《民国昭通县志稿》卷六记载:“苗族原有二种:曰花苗、曰白苗。其居均傍山溪,勤耕作……蓝能自织衣裙以花自别其种类。”[2]《昭通府志稿》亦有同样记述:昭通苗族为“花苗、白苗二种,每附岩结庐,依山凿田。”威信苗族按其妇女服饰划为白苗,其语言属川黔滇方言。
威信苗族妇女服饰制作技艺精湛、色彩清新靓丽、银饰等佩物少,最显著的特点是衣领、托肩、胸兜、衣襟、衣袖、腰牌、围腰、飘带、裙边等处遍施图案,通过编织、挑花、刺绣、蜡染等方式镶上源于自

一、威信苗族历史及服饰概述
苗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列居第四位,据“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苗族人口共942.6万人”[1],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各省的山区和半山区。云南境内共有苗族120多万,主要分布在滇南、滇中和滇东北地区。其中,滇东北昭通市威信县居住着4万余苗族,约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1%。威信县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与镇雄、彝良和四川叙永、文兴等地以及贵州省毕节市接壤。威信苗族主要分布在双河、高田、石坎、新城、罗布、三挑、麟风、长安、水田等地。《民国昭通县志稿》卷六记载:“苗族原有二种:曰花苗、曰白苗。其居均傍山溪,勤耕作……蓝能自织衣裙以花自别其种类。”[2]《昭通府志稿》亦有同样记述:昭通苗族为“花苗、白苗二种,每附岩结庐,依山凿田。”威信苗族按其妇女服饰划为白苗,其语言属川黔滇方言。
威信苗族妇女服饰制作技艺精湛、色彩清新靓丽、银饰等佩物少,最显著的特点是衣领、托肩、胸兜、衣襟、衣袖、腰牌、围腰、飘带、裙边等处遍施图案,通过编织、挑花、刺绣、蜡染等方式镶上源于自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