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生产七十二道工序展示,看看古代制瓷有多难!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到制瓷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世界其它主要产瓷区的手工陶瓷技艺都已式微,唯独景德镇还保留一整套技艺和工匠,让全球的陶瓷艺术家们能够实现自己的创作灵感,继续自己的艺术之梦。

现在

就让这七十二道制瓷工序

带你了解这座

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景德镇!

让我们向手工艺人致敬!

一、选矿

1、勘山


景德鎮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礦藏量最大的是優質瓷用原料——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瓷土都有礦脈,得尋找礦源、礦點。元代制瓷工藝壹個重大改進就是將制瓷原料從原來的瓷石壹元配方改為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從而增加了瓷胎中氧化鋁的含量,提高了瓷器的燒成溫度,降低了燒成中的變形率,為造大型復雜器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烧矿



古代采礦由於表層祼露的礦頭比較堅硬,用薪柴堆放在上面明火燒壹陣,然後擔水澆滅,石質由於熱脹冷縮,礦石就會出現裂縫,用養角鎬、鋤頭順著石紋向裏挖掘,慢慢就成了壹座瓷石礦洞了。

二、制不(dǔn)

3、运石



景德鎮水土宜陶,山區瓷石豐富,溪流密布,是水碓粉碎瓷石最廉價的動力。瓷石礦大多在山裏,運輸礦石得人力擔筐肩挑或獨木輪車運送,壹般要挑到臨河建有水碓棚的地方進行粉碎加工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