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视角下的苗族贯首衣结构研究——以“青山式”苗装为例
引言
苗族服装的平面结构和立体着装效果是其一大特色,充满设计的意味。最初由于面料的珍贵、布幅宽度的限制,需仔细规划用布。衣服结构多来自于简单的几何形,主张物尽其用,减少因琐碎裁剪而造成的面料浪费,即便是剩余角料也毫不浪费地装饰在衣服上。古时传统制衣多用减法,甚至可一毫不减(剪),而今日时装之构造更像加法。相比现今的设计,传统造物之道、古老的剪裁方式更具研究价值,通过实物测量分析,将传统服装结构进行解构,相信对今日设计也有不少启发。
一、考察地简介
青山村位于贵阳息烽县青山苗族乡,该苗族支系主要生活在贵阳息烽、塘坝、黑桃坝、冗坝等地,以息烽青山苗族乡为代表,故将此款式命名为“青山式”。这里的苗族自称“mēng”,他称“青苗”。(如图1)为芮逸夫先生1940年1月摄于贵阳市青岩镇的老照片,少女身着古老款式贯首衣。《百苗归流图》一书有记载贵阳府属之苗族,男女皆着绣花“贯首衣”。青苗上装为形制宽大前短后长的贯首衣,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青色土布,绘有蜡染图案,衣后摆及衣背用白、蓝、红等色绣线挑绣成若干组图案装饰。下着青黑色百褶裙,朴素无装饰。女性的贯首衣通常是多件叠穿,用挑花背牌和围腰系扎完成立体着装造型。(如图2)是“青山式”贯首衣穿着形态,穿着者为青山村的王龙珍婆婆,已79岁高龄,家里收藏的贯首衣套装是祖辈留传下来的,完整的衣服共有四套,由婆婆的祖母手工制作而成,已有百年历史,非常珍贵。
二、“青山式”苗族贯首衣的结构分析
(一)整体结构
造型结构是服装存在的条件之一。服装的整体结构即款式、外形结构。“青山式”贯首衣形制宽大,前短后长,裁片全部是矩形,前后连肩,侧端无缝合,制作方式为纯手工缝制,领缘处以直条白布包边,衣后片饰挑花图案。直线裁剪,造型简单,有现代设计的意味。王龙珍婆婆拿出贯首衣时四件叠套在一起,这样穿着时更为便捷。对四件贯首衣尺寸进行测量,最里件贯首衣领口宽38cm,领面高27cm。肩宽69cm,前后片长度分别为36cm、99cm。其他三件贯首衣从领围、肩宽、长度上都比里面一件要大1.5cm~3cm。盛装穿着的贯首衣,里层的颜色较外层略深,装饰刺绣也简单省略,但从样式上来说都是相同的。
(如图3)贯首衣为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实物,由款式图不难看出构成“青山式”贯首衣的基本元素均为矩形。从制作角度来讲,几何图形具有很强的标准化,可提高人们裁剪和制作的操作性;设计角度来看,几何图形是人类从自然中抽象出来的便于认知和把握的图形,贡布里希说过“正因为几何形状在自然中是很少见的,所以人类的脑子就选择了那些有规律性的表现形式。”
对苗族妇女而言,早期所用的布料均是传统织布机织造,面料的珍贵,使得服装的结构线、尺寸大小都与布幅宽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直线的裁剪方式能更大限度地利用布料,甚至零浪费布料。青苗女性用规则的平面几何结构制作的服装,在穿着时却搭建出立体的空间关系,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地方。
(二)局部结构
从装饰上来看,整件服饰样式简朴,主要颜色为蓝染特有的靛蓝色,重点装饰部位集中在后片,以数纱运针的方式来完成造型,工艺细腻,程式化的针法使装饰结构更有韵律感(如图4)。刺绣内容多为花草变形后的纹样进行对称的组合,色彩运用巧妙,主要为深红、蓝、紫、绿、黄色相间搭配,色度醒目,对比强烈。衣后片下摆处用蜡染及挑花工艺装饰有“凹”形几何图案。下摆处挑花针法更为丰富,并绘有蜡染图案。
三、“青山式”苗族贯首衣裁剪方法
青苗贯首衣也有将其称为“旗帜服”型贯首衣,因衣领是用整块矩形面料缝制,即在传统的贯首衣领孔上加一块矩形青布,领缘白布包边似旗杆套子,翻领似旗帜,故称“旗帜服”。领子在贯头穿着时,于左肩线上前后分开,翻领在前胸、后背处,巧妙地打破了服装对称均衡的状态(如图5)。
Tilke在《OrientalCostumesTheirDesignsandColors(东方服饰:款式与色彩)》一书中提出“研究一件服装,要看它有多少接缝。首先应将注意力放在那些由于面料匮乏等原因形成的接缝上”。根据对实物的分析,笔者绘制裁剪结构图(如图6、7)望能更清晰地表达结构。
图1
图2(笔者摄于贵州青山村)
图5(平铺领型与穿着状态)
图8(笔者摄于贵州青山村)
从裁剪图中可以看出,整个上衣的构成仅三块矩形面料。通身直线裁剪构成,领窝线也是直的,裁片基本上都是依照布料的原形呈现矩形的状态,结构线也都是保持直线为主。
在当地考察时虽然通过测量得到了准确的数据,但王龙珍婆婆说她们传统制衣的尺寸比例考量都是用手掌比,肩宽“一指半”裁成。掌握比例与尺度,对每一个苗族妇女都十分重要,也是必需的,她们集设计、裁剪、缝制于一身,她们心中就有一个比例和尺度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在她们从长辈那里习得的时候就深储在她们的大脑中。
早有关于贯首衣的记载在《旧唐书南平僚传》中“妇女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青山式”贯首衣剪裁方法简单又古老,尽可能保持布料的完整性,减少对面料的裁断,也顺应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惜物如金”的造物观。
四、“平面”到“立体几何形态”的转化
苗族传统服装多是相对简单的平面结构,不具有立体造型的效果,最终是在着装中进行“省道转移”,完成服装立体造型。比如此款式,宽大的贯首衣在穿着时,腰部的造型是靠穿着方式去解决的。从(图8)可以看出,系扎腰带使腰部多余的量变成褶,形成人人均可适穿的合体“省道”。
盛装的穿着步骤为:先把四件贯首衣套穿好,下着百褶裙,自后向前将前衣身系扎在百褶裙里。(如图8)中所示,穿好裙子把后片整理平整,继而将后片的左右两边向内对折,然后用腰带缠裹,过程中还需向上调整后片的位置,使背部留有空余,两肩自然出现袖笼。这两个步骤做完后,已完成服装从平面到立体的塑造。最后的装饰:系扎背牌,两条挑花带通过肩膀在胸前十字交叉,下端扎进围腰里,后背上背牌覆盖住贯首衣的翻领,下部也扎进腰带里。由前向后围裹蓝色围腰。至此,盛装全部穿戴完毕(如图9)。
共穿四件贯首衣,一条百褶裙,一件背牌,一条围腰,一个腰带。通过层层叠穿,相同款式的贯首衣组合出不同的立体造型,上大下小,极具建筑感和仪式感。当地人说在结婚时要穿七件衣服和七条裙子,两条围腰和两件背牌。
同一系统不同地区又有新的穿法,(如图10、11)为新添寨式盛装穿着,将后片下半部整个翻到后背上,背牌的功用也有所改变,用背牌捆绑固定兜住整个后衣片,这是近现代的创新。这样的造型和日本女子的和服如出一辙。而不管是新衣服新穿法,还是笔者在实地考察中所见的古老穿法,从层层复叠的造型所呈现出的不同仪式感中,可以窥见当年老祖宗设计这身款式的匠心独运,为现代设计造型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图3(笔者绘制款式图正、背面)
图4(显微镜下的衣下摆挑花针法)
图6(贯首衣结构净样)
图7(衣身、领子制作步骤图)
图9(平面到立体的转化)
图10《黔境古风》
图11《苗装》
结语
由几块矩形面料制成的贯首衣,并无起肩和袖笼部分,整件衣服可平铺于地,而通过穿着的二次造型,便神奇地具有了立体廓形。正如山本耀司所言“人力强制作用下的完美是丑陋的,东方美学的动人之处,大概就在于保存了一点自然、朴拙的东西”。用披挂、围裹取代裁断,开古典主义服饰先河的希顿(chiton),古罗马的托加(tunic)、印度的沙丽(sari)等,在裁剪方式及穿着效果上无不具备这些特质。研究传统服装的几何造型结构形式,有利于开拓时装设计师对空间立体造型的思维方式,传承的第一步首先是了解,通过对传统服装结构的解构、研究,探寻本源,从而汲古创新。
参考文献
[1]吴仕忠.中国苗族服饰图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472-474.
[2]曾宪阳.黔境古风[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53.
[3]贵州省文化厅.苗装[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150.
[4]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109、277、284
[5]刘瑞璞.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少数民族编[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6]张圣婷,李克瑜,刘卫.黔东南苗族挑花图案研究及设计应用[J].设计,2017,30(11):75-77.
[7]高培.从图形创意角度浅析湘西苗族刺绣[J].设计,2017,30(13):108-109.
[8]黄娟.探析湘西苗族服饰传统女装的结构设计[J].设计,2017,30(18):134-135.
[9]MaxTilke.OrientalCostumesTheirDesignsandColors[M].NewYork:ErnstWasmuthLTD,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