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巫文化影响下的湘西苗族女装探析

巴楚巫文化影响下的湘西苗族女装探析

       湘西苗族主要分布在凤凰、吉首、古丈、泸溪、花垣、保靖、永顺、龙山等地。著名文艺理论家曲六艺先生概括我国为六大文化圈,即西域傩巫文化圈、青藏苯佛文化圈、百越巫文化圈、中原傩文化圈、巴楚巫文化圈、北萨满文化圈,湘西苗族是介于中原傩与百越巫之间,属于典型的巴楚巫文化,其各种艺术形式都表现出浓郁的巫文化特色[1]。湘西苗族女装作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其“天人合一”整裁整剪的款式结构、“神意了然”的图案纹样和充满幻想的色彩配饰,无不受巴楚巫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湘西苗族所处的生活环境、民族信仰、审美观念以及各种社会制度。


    1“天人合一”整裁整剪的款式结构
    湘西苗族女装款式主要有4种形式:月亮山式、三穗式、古装式和松桃式[2]。其总体款式上衣略宽松较短,袖长齐过手腕,袖口大约在30cm左右,正胸前、袖口常绣花或加栏杆花瓣。前衣片右开满襟,无对襟式,布纽扣5至7粒,腰系花带围裙[3]。裤子短而脚口大,裤脚口边缘也有绣花,与衣服相似。礼裙齐脚踝而摆大,底摆沿边缘加栏杆及点缀花瓣,耀眼夺目。有些裙款底摆的栏杆花纹有8道,这与湘西地区信仰“八部大王&rdqu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