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巴楚巫文化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研究

基于巴楚巫文化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研究

    湘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东临洞庭,西接川贵,南望广西。湘西苗族其文化历史上限可推定在200万-60万年前湘西保靖县龙溪乡洞堡洞里居住的古人类时期,下限在7000年前高庙文化时期,以凤鸟、太阳、兽面图像的出土为代表,是一支具有神秘原始宗教特色的巴楚巫文化民族[1]。湘西苗族服饰纹样多种多样,在巴楚巫文化的影响下寓意深远,体现了湘西苗族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本文深入解读了巴楚巫文化,着重分析在巴楚巫文化影响下的湘西苗族服饰的表现形式,旨在为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的再创新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一、巴楚巫文化的解读
    《路史·后纪》卷一云:“巴威(灭)。巴子五溪流于黔而居之,生黑穴四姓。”(后注:“辰,酉,巫,武,沅是为五溪。”)据唐代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