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对服饰的影响——以苗族服饰为例

    各个地区的不同地理条件和文化环境导致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物质文化特征。对于苗族的兴趣来源可以追溯到沈从文的《边城》一书中讲到的地方——凤凰古城。从一群黝黑皮肤的孩子的歌声中穿过,就到了苗寨,苗族人的聚居地,对歌、拦山门、劝酒、进山,我惊异于这个民族生活中的仪式感,尤其对于她们身着的华美服饰产生了莫大兴趣。这个民族在历史的河流中竟然能够保持原态,拥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在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情况下,却把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特色服饰都保留下来,令人惊叹!

    经过历史考证,发现苗族服饰是他们民族“穿在身上的史书”,这就赋予了这种华丽服饰更深层次的意义,不仅是作为服装存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手段。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迁徙频繁、文化丰富的古老民族。仅就服饰而言,据不完全统计,不同款式有二百多种。服装款式之多居于世界各民族之首。我们应通过研究苗族服饰和其特色文化的关系来发掘服饰和穿着者精神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发现服饰中深层次的文化特点,对于今后的民族服饰设计方面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对于发扬本民族服饰文化乃至传统精神文化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纵观苗族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从社会体制刚刚形成的时候,苗族就作为一个和汉族不同的种族而存在,在生存中拥有自己独立的政权和文化体系,并且和其他民族产生一定的交集和对抗。由于人数相对汉族而言较少,所以在冲突中不占优势。史料也有记载,苗族在历史的冲突中是被驱赶和被防御的,被汉族称为“南夷”,“非我族类”。这就造就了苗族的历史是迁徙的、动荡的。在服饰中的反映就是铠甲的造型元素还在保留或者在服饰进化的过程中被简化,或者将战争和迁徙的画面保留在纹样中,苗族生活地区大部分的自然环境还是温暖湿润,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这就为纹样的选取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素材。随着迁徙,苗族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动荡时代的盔甲型服装到后期文化繁荣时期,服装也在迁徙的路上开始改变,去繁从简,尤其是男子服装,在时代的变化中伴随着适应劳作和徒步穿越不同地形地理条件的地区,变得越来越简洁,为了活动灵便,服装的结构也改变得更加适应人体。而女子的盛装还在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保留下来,在重大节日时作为节日盛装。虽然女子日常服装相对于男装的改变也不是很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服装的形制会随着制作人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结构或者纹样的变化。


    在苗族的迁徙中,会遇到不同的民族,有的友好和睦,苗族人会和他们交朋友,互相进行文化交流甚至是互相通婚,这其中的交流和影响必然会导致文化的互相渗透,不仅生活习惯和待人接物的观念会有所变化,穿着的服饰也会在不断地交流中产生变化。

    以汉族文化对苗族文化的渗透影响为例,汉服相比于苗族服饰发展更加与时俱进,汉服的形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良,在清末民国初期时候,辛亥大革命爆发之后,为了适应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民众开始抛弃长袍马褂改穿短装,用布条束腰、腿等,都是为了便于劳动。苗族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汉族人进行的交流例如贸易等都给苗族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来学习汉族人的先进生产和生活方式,尤其在服饰方面,汉族人的服装相比于苗服,可以大大的减少服装在生产活动中的束缚。苗族人学习汉族人的穿着,是一种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体现。文化影响服饰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归根究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影响,社会集团之间的影响,生活方式之间的影响,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碰撞。

    在文化繁荣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些民族特色文化的流失,也可以称作是文化发展必须的历程。主流民族的文化必然会占优势,相比于受众较少的少数民族文化,主流民族的文化在受众数量上就是它最大的优势。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服饰文化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这些民族的服装设计师有可能是部落首领,也有可能是部落中的手工艺人,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于自然的认知和自然材料的认知有着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服装有着不同的外观。还有一个巨大的影响就是文化研究中所讲的“图腾崇拜”。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自然环境包括各个部族生存的地理条件和所处地区气候的影响。比如湘西部分地区多山地、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气候温暖湿润,但是雨季潮湿,旱季干旱,冬季湿冷。湘西地区的苗族女子日常服饰多穿短上衣和百褶裙,这种服饰形制相对来说既便于在山地间活动、劳作,也利于保暖保湿。这是一种与自然长期磨合的生活智慧的结晶。

    我认为,每种特殊的服饰背后必然都存在着相对应的生活状态、文明形态。服饰是由人所创造的、用来改善生存条件或者是对抗自然环境的一种手段。它不仅代表着创造人的意志,也代表着创造人的思考。而创造它的人,必然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而创造人所拥有的文化背景在他创造服饰的时候,是或多或少地、自然或者不自然地就能够表现在服装上的。但是我们完全地把服装创造人的文化背景等同于服装的背景又是不严谨的。设想,我们在认识、研究特色服饰的时候,可以考虑在除去制作者刻意模仿部分的影响之后,将制作者本身所处的文化环境作为服装的文化支撑。

    而研究这种文化支撑无疑是有不小的难度的,但是并不影响它的可行性。所以试想,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模式用来研究各种特色服饰背后的文化支撑,包括地理环境的作用、生活环境中包括动植物的作用、气候的影响和社会关系构成、价值取向、生活崇拜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在服装中提取最大化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多种设计方式,将特色服饰的设计形成过程还原出来,顺藤而下,将文化背景因素的作用过程提取出来进行分析认证,来达到更深刻认识服饰文化的目的。我们服饰设计研究者顺着这个思路来研究一种或者几种民族特色服饰的形成过程,这将不仅仅是对于设计思维的营养的汲取,更是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进行的营养汲取。

    设计本身就是和生活条件、文化密不可分的。人类在不断的进步中创造文明、丰富文化。每种特色文化都会滋养出独特的设计。而服饰是生活的资料,它们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也许比文字记录更加深刻而久远。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工作节奏、生活节奏都变得快而又快,各行各业都在飞跃的道路上不断创造新高度,我们现代人类逐渐在被高速运转的生活所累,文化的滋养开始变得更加珍贵。我们每一代人的存在都肩负着丰富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我们新一代的服装人不仅要认识和知道传统服饰文明,更要在汲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养分的基础上来认识服装在华夏民族的作用和发展历程。并将这种历史的养分糅合到现代设计之中,做出真正的中国作品。

    这样再看一件褶裙、一件襕衫,顿觉内容厚重丰富......

    参考文献

    [1]摩尔根.古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林耀华主编《民俗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3]黄淑娉《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1996

    [4]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6]杨坤《民族学调查方法》,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

    [7]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8]《民族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