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民族文化融入服装设计的应用思路——以福州本土特色服饰为例

    随着信息以及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打破了国家之间的交流壁垒,促进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也促使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不断碰撞与交融产生新的火花。中国民族文化元素也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追捧,掀起了“中国风”的热潮[1]。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国元素被许多国际知名设计师引入到设计中,呈现出了百花争鸣的繁荣盛景,服装设计呈现出一种民族化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的民族众多,其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将本土的民族文化元素与服装设计相结合不仅仅是顺应服装设计发展的潮流,更是树立文化自信弘扬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福州本土的女性服饰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其“三条簪”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消散,因此将福州本土女性的特色服饰文化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通过服装这一重要的载体来展现其独有的魅力的同时,也有助于福州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可谓是一举多得[2]。基于此就着重对福州本土女性的特色服饰等民族文化引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价值以及应用思路来进行探讨,促进我国的服装设计更上一层楼。

    一、福州本土女性特色服饰发展与特点

    (一)福州本土女性特色服饰发展

    福州本土的服饰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与发展的。从青铜器时代左衽简单的款式发展至服饰款式多样化的今天。总体上说来,福州本土女性服饰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40年以前,第二个阶段是1840年至辛亥革命之前,第三个阶段则是辛亥革命之后,福州本土女性服饰发展的历程来看辛亥革命是重要的分界点[3]。

    在汉代随着大批的中原人迁徙至福州,福州的女性服饰逐渐趋于汉化。发展至隋唐以后,福州的女性服饰的制式基本固定,从唐朝发展至清朝末年福州女性的服饰基本上是上衫下裙的制式形式,服装都还保留着隋唐遗风[4]。在1840年至辛亥革命期间,因通商口岸的设立加速了西方服饰审美观念在福州传播,传统的服装制式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向简洁转变,腰身逐渐变窄来体现人体的曲线,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以清朝的传统服饰为主[5]。随后辛亥革命引发了变革风潮,尤其是学生运动的开展,上衣从传统的长袄变为短袄,上衣的袖子也逐渐变短,露出了女子纤细的皓腕,甚至长裙也逐渐缩短打破了传统的“敝膝”格局。可以说福州本土女性的服饰融入了西方的服饰优点,并与本土的传统服饰相结合,呈现出了本土化的特征。

    (二)福州本土女性特色服饰特点

    对于福州女性服饰的发展来说,福州的农妇以及疍民因生产劳作的关系,使得服饰更具有特色性,不同于福州市的妇女着装。福州的农妇,尤其是福州远郊的农妇的“三条簪”是其靓丽的风景线,著名作家冰心就曾对福州农妇的“三条簪”服饰夸赞过[6]。福州农妇的传统服饰,如下图1所示,其服装颜色主要是以黑色、白两色为主,服装制式是上袄下裤,上衣一般是对襟形式,服装的装饰仅仅是在袖口上,此外裤子仅过膝长,并没有过多的装饰,装饰性主要体现在头饰上。

    “三条簪”其材质多为银制,或用白铜,其形状如刀剑,剑身镂刻花纹,刀尖朝外[7]。福州疍民因傍海而生,其服饰颜色以蓝色为主,因方便下海捕鱼,衣袖和裤长都为七分,衣服为右衽。两者的服装材质均是以棉麻为主,具有很强的透气性与吸汗性。从福州本土的女性服饰来看,服饰风格简洁、干练,在此其中又透露出女性对美的追求。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西方审美对我国服饰文化的影响,福州本土的女性特色服装正在逐渐消亡,因此需要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融入到现代服装中,使其重焕生机。

三条簪
    图1福州农妇的“三条簪”

    二、本土民族文化融入服装设计的意义

    在文化趋同的大背景之下,将本土的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可谓是意义非凡的,主要是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服饰是一个具有文化、技术以及艺术的传播的重要载体,将本土的民族文化与服装设计相结合,例如将“三条簪”引入能体现福州人们的勇敢、坚韧的优良品格。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将本土文化元素与服饰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有助于人们提高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内涵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弘扬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8]。可以说,通过以“衣”为“媒”加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二)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文化的碰撞,产生了新的火花。许多的国际知名设计师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魅力,并将中国元素引入到设计中产生了许多不朽的设计作品,设计师文波2007年利用中国传统的京剧文化中的图案进行了简化直接用于男装,再如2015HollyFulton发布会上采用了畲族的文化元素对服装进行了设计。目前“中国风元素”成为了各大国际服装设计的宠儿,服装设计民族化已经成为了时尚潮流。将服装设计与本土民族文化结合是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三)推动本土服装创新发展

    服装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不断有新思维、新理念来融入其中。目前我国的本土服饰,缺乏创新导致服装辨识度不高,在国际服装领域内缺少本土知名品牌。俗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利用本土民族富有特色的元素不仅仅能提高服装的独特性,也有助于构建富有特色的品牌。通过对本土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提取,并与时代发展潮流相适应,利用本土文化元素可以打造本土自有品牌,这能极大地促进我国服装设计的创新发展。可以说将本土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是我国服装设计发展的根本需要。

    三、本土民族文化融入服装设计的应用现状及思路

    (一)本土民族文化融入服装设计的应用现状

    目前随着国际上对于中国元素的应用,尤其是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民族文化的缺失引发了人们的警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保护本土地域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对此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们将民族本土文化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导致应用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盲目堆砌,文化底蕴缺失

    随着中国文化元素在国际上的应用热潮的掀起,我国的服装设计也开始注重引入民族文化元素,但是呈现出一种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盲目堆砌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体现在服装设计中,在景观设计、包装设计上都有所体现。许多的设计师对民族文化元素并未深入的研究,对元素内涵以及寓意了解不通透,仅仅只是通过“象征主义”,盲目提取民族文化元素符号并使用,或者一味地对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堆砌,并未对民族元素与服装设计的契合度进行考虑[9]。以上的种种做法,在服装设计上往往造成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缺失,很容易让受众陷入“不知所云”的尴尬局面,使得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体系产生“紊乱”,这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无法起到预期的价值与效果。

    2.直接引用,个性设计缺乏

    对于我国本土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来说,许多的文化元素以及图案符号是不符合现代服装审美要求的,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们不断地推陈出新,在原有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创新,不断深化其内涵来适应现代的审美要求。但是纵观本土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现状来看,服装设计上更多的是停留在“拿来主义”形式上,对于民族文化元素符号采用的是直接引用的手法,虽无不可但是忽视了文化元素符号与时代审美之间的契合性与整体性,仅仅是机械式的复古与仿古,这使得服装设计作品缺少“灵气”,服装的个性化缺乏。单纯的拿来主义,是无法满足服装设计的创意性需求的,这也不能满足服装设计的发展需要。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来说,要想体现出独特的韵味,更多地是需要对民族文化元素进行重组、夸张以及隐喻等多种手法来进行处理,才能使得服装彰显个性。

    3.形而上学,实用价值不足

    除了以上的“拿来主义”之外,许多的具有民族风味的服装设计还存在严重的形而上学。在将民族本土文化借鉴引入到服装设计中时,纯粹是为了民族文化设计而设计,服装设计过于艺术性,未考虑服装穿着使用者与服装作品之间的联系,导致服装的实用价值不足[10]。例如福州本土农妇的衣服制式放在现代服装设计上实用性有所欠缺,在设计时需要进行改良,而不能直接采用。尤其对于人们的着装要求来说,服装的实用性功能是最重要的,其艺术性以及形式美是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对此在将民族本土文化引入到服装设计时不能脱离实际,需要将功能性需求与审美需求相结合,只有实现两者的完美统一,才能真正打动大众。否则仅仅只有艺术性而缺乏实用价值的服装,只能成为一个摆设,而无法得到受众的价值认同。

    (二)本土民族文化融入服装设计的应用思路

    1.文化积淀,彰显民族文化与内涵

    如何将本土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不缺少文化内涵,这就对服装设计者的文化素养提出了要求。设计师需要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这样才能掌握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从而与现代服装设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彰显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底蕴。如果缺乏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民族文化积累,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就会出现盲目堆砌、直接引用等现象,这不仅让受众无法理解本土民族文化,更会造成受众对民族元素的反感而不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对此,服装设计师们需要努力地提升自我的文化修养,对本土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以及素材搜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行萃取,为服装设计提供创意设计灵感,也能使得民族文化的内涵在设计中得以体现。例如在对福州的本土女性特色服饰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服饰体现了当地妇女干练、勇敢的特征,因此引入时需要体现这一内涵。只有在对民族本土文化了解的基础上通过量变引起质变,在进行设计时才能更得心应手。

    2.元素再造,实现设计创意化发展

    对于蕴含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服装,民族元素符号的创新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服装设计师需要对民族文化元素以及符号在不丧失其原本文化韵味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挖掘与重塑,通过对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符号进行提炼与创新,从而让元素重新焕发活力。通过对色彩、纹样以及材质等元素进行再造,以创新具有创意化的民族文化元素来彰显服装的创新性与个性化,从而推动我国服装设计以创意为突破口走向国家化市场。例如对于福州本土具有特色的“三条簪”元素符号可以进行创新再造,利用简化与意化等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创作,以适应现代人们对图案的审美要求。对元素的再造,要善于掌握解构、重组以及夸张变形等设计手法的应用,将其实践化,实现服装设计的创意化发展。

    3.立足生活,艺术与实用价值并存

    当前民族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出现了大量华而不实的创作作品。服装设计其目的是为大众服务的,需要立足于消费者需求上,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同。不能曲高和寡,孤芳自赏,应该立足于生活实际,实现艺术性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统一。例如设计时可以将福州女性传统服饰的制式结构进行改良,将上衣的长度缩减并在腰身处收窄,凸显女性身材曲线;同时裤子可以采用时下最流行的阔腿,采用黑色的雪纺材质,进一步体现出女性干练。此外,纯色的服装显得单调,提供绣有福州本地民族图案的细腰带来进行点缀,增加服装的装饰性,这样才能使得艺术价值的与实用价值。只有立足于生活,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与认可。

    四、结束语

    随着东风西渐,我国本土服装设计与本土民族元素相结合是打造自有品牌,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就主要对福州本土特色服饰展开研究,以期将特色文化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融合,了解福州本土文化特色的内涵以实现文化的再传播。并提出了有效的融入路径,为加快我国具有特色化的本土民族元素的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立川.解构与重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服装设计创新[J].美术观察,2017(4):96-99.

    [2]段然,刘晓刚.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数字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贵州民族研究,2016(10):127-130.

    [3]张姣.从汉服风貌观现代服装设计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运用[J].染整技术,2016,38(11):17-19.

    [4]卢娜.剪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纺织导报,2015(1):72-74.

    [5]石霞锋.新媒体视阈下的侗族服饰文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7,36(12):26-29.

    [6]吴永红.现代视阈下服装设计与民族化[J].民族艺术,2011(4):113-115.

    [7]肖立鹤.服装设计中的民族元素及其艺术表现[J].毛纺科技,2017,45(9):72-74.

    [8]唐弋凌.论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价值的创新应用[J].艺术评论,2017(8):171-174.

    [9]王飞凯.彝族服饰图案中的艺术元素与服饰文化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6(8):67-70.

    [10]王增乐.景宁畲族文化资源分析和特色化发展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16,35(07):6-9.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