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域下白族传统服饰手工艺扎染艺术的探索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反映,在特定的社会生活及自然环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白族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服装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饰配件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1白族居住地及文化概况

    云南作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汉人在古代将云南地区的人称之为“蛮”,所以在南诏统治时期的少数民族当时被称为白蛮、和蛮或乌蛮等,其中的“白蛮”指的就是今天的白族。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虽然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但白族人中的80%都聚集在该地区,其他散居在贵州等地。大理气候温和且一年四季温差较小,使得大理的植物非常丰富,这也为白族染整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染料。

    白族本身就有些汉族血统,使得白族人不管是在生活习俗上还是在服饰上,受汉族影响较大。其实无论是哪个民族,服饰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民族在交往或征战时,服饰文化也会受到影响,发生变化。经研究证明,一个民族服饰的形制与其生活环境是相统一的,其服饰的材料、工艺技术及款式都标志着该民族的发展水平,并可以直观地反映着装者的身份、性别、年龄以及贫富等差别。而服饰可以彰显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及文化。

    2白族传统服饰

    白族人在服饰上面保存了较完整的传统式样。男子服饰款式特点主要是头部多用蓝白色包头巾包裹,而外衣从款式上看则非常类似我国清朝时期的对襟马褂,在颜色上主要采用白族传统的白或浅蓝色,外套方面主要是以内长外短式样的青色坎肩或皮质坎肩为主;下装以青、蓝色的宽裆长裤为主,脚穿扣袢布鞋或布凉鞋。男子常用白、蓝等布巾包头,并在巾端下方垂一尺左右,节日时会加覆一种八角的绣花帕[1]。

    白族女性服饰通常采用刺绣和扎染的工艺手法,看上去较为精致。女子服饰以大襟衣为主,无领或小立领,以白色、淡蓝色以及深青色居多。白族女子与男子一样都喜欢在外面套坎肩,一般为前短后长的式样,在坎肩后襟袢系一种名为“三须”或“五须”的银饰,这种银饰含银量很低但制作精美。女子腰间的绣花围腰有点类似于汉族妇女的围裙,脚上一般穿翘头绣花布鞋或圆口绣花鞋,鞋上绣以花卉或动物图案,也有几何图形或二方连续,这些绣花鞋都是女子从幼时开始制作的,到女子出嫁的时候数量多达几十甚至上百双。白族妇女的头饰则起着区别是否婚嫁以及区分所在地区的作用。有些地区的已婚女性戴三角帽,有的已婚妇女则包一块挑花或扎染的帕子,她们都要绾髻;未婚女子一般喜欢把发辫编成辫子盘在头顶上。

    白族儿童的服饰与大人一致,但童帽较有特色。白族幼童的帽子大多为鱼尾帽,后来的虎头帽、猫头帽、青蛙帽、狮子头帽、兔子头帽等多种动物形象的帽子都是以鱼尾帽为雏形的,白族童帽不分男女都会使用彩绣做装饰,通常使用花卉图案,在帽的两端有的会缀上圆形银饰或动物造型的银饰,有的还会在帽尾加上银铃。



    3白族扎染艺术的起源

    扎染古时称为“绞缬”,早在三黄五帝时,这种染色技术就被人们运用到了服装上。据史书记载,大理民间衣服使用染织之法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了详细的记载,而白族先民更是在一千多年前便掌握了印染技术。通过翻阅史书资料,可以发现在唐代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宋代的《大理国画卷》中的人物所穿的服饰颜色非常艳丽,明显是使用了印染技术装饰服装;还有千年前《张胜温画卷》以及《南诏国传》,里面人物也均使用了印染服饰。白族民间扎染手工艺在盛唐时期美名远播,当时的扎染制品是南诏进贡朝廷的贡品之一。据唐书记载,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为皇帝诞辰献艺,其中艺人们所穿着的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就使用了扎染技术。还有宋代的《大理国画卷》中所绘制的武士头上所戴的布冠套,所使用的纹样就与如今蓝底的小团白花扎染非常类似。

    而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白族的扎染手工艺达到了顶峰,有一段时间曾是皇家御用品。据史书记载在十世纪宋仁宗时期,当时皇帝曾下诏严禁百姓使用扎染物品。而正是皇帝的禁止令让百姓对扎染物品更加趋之若鹜,促进了白族扎染技术的发展。白族染织业发展最兴旺的时期是在明清,当时白族的扎染技艺水平非常高超,甚至地方上还出现了染布行会,喜洲布和大理布也是清朝的畅销产品。

    从民国时期发展到现在,人们已经习惯性地称“绞缬”为“扎染”了。扎染在民国时期是大众化的居家产品,民国初期的《旧云南通志》记载:“靛出太和(今大理)。叶椭圆形,花淡红色而小。茎赤色有节……至蒸发时和以石灰搅之,注于缸底者即靛也。凡染青蓝色皆用之,获利甚大”[2]。改革开放后,周城、喜洲等乡镇以家庭扎染作坊为主体形成“自己扎花、自己制作、自己销售”的一条人力密集型产业链。20世纪80~90年代时期最著名的扎染是在“周城”,当时周城被州、市政府定为“对外开放定点接待单位”。其国有乡镇企业周城扎染厂从1984年兴建起始,为附近村庄近5000名扎花妇女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于是周城村有“手工织染村”之称,在当时可说是远近闻名。

    4白族扎染工艺的探索

    白族扎染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手工印染技术,主要特色在于制作的程序以及植物染料的运用方面。一般来说,在选择扎染布料时,以纯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的白布为最佳[3]。

    4.1白族植物染料的应用

    在扎染工艺中所用到的染料均为纯植物染料,其主要材料是用采自苍山上野生或者种植的板蓝根、艾蒿以及蓼蓝等植物制成的蓝靛溶液,其中以板蓝根用的最多。众所周知板蓝根是一种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药材,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对它的效用有过详细的记载。到了明末清初,白族人发现了板蓝根的染色作用,就将它用做了纺织品染料。经过反复试验,从直接将白布染成蓝色,到后来运用扎染方式做出一些花样,白族人逐渐习惯了这种把日常生活药用品用到服饰、生活当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4.2白族扎染的方法

    白族扎染的关键在于绞扎方法,人们凭着针线运用绞、缝、扎、捆、撮、叠以及缚等方法对布料进行处理后加以染色,纺织品花纹经过扎染后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色晕效果,这种色彩的变化效果是其他染色工艺达不到的。扎染中除传统染整技术以外,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有规则的具象化纹样,会采用一种类似于蓝白灰缬那样的、以花版确定花型和花位的方法,使扎染的图案更加丰富。这些扎染制品在使用植物染料染色后,都具有抗菌消炎以及护肤的作用,这也是有别于其他民族扎染手工艺的一大特点,而且白族扎染制品的色牢度较强,越洗越艳。

    4.3白族扎染制品的图案与色彩

    在图案的设计上,白族传统扎染制品以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为主,有的服饰图案中还曾使用历代王公贵族的形象。“葫芦花”、“泉蝶花”、“蛾蛾花”以及“鱼鳞花”等图案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图案古典又不失朴实。在色彩方面,蓝色为白族扎染制品的主色调(见表1)。在节日时,白族女性喜欢戴一种一尺见方的扎染头帕,蓝花花的一片,颇具民族特色。



    表1部分白族传统扎染图案

    如今,受“环保”、“回归自然”理念的影响,这些扎染制品由于是纯手工艺制品,加上使用的植物染料对人体皮肤有抗菌消炎等保健作用,深受外国企业和用户的欢迎,绞缬产品的80%以上远销日、美、英以及其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5结论

    白族的扎染技艺是一个古老的传统纺织染色技艺。它的表现手法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的染整范围,在各类纺织面料和成衣上运用可创造出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新图形[4]。白族传统扎染技艺,拙朴典雅、素雅,随着化学染料的推广应用和工艺的多样性,使染整艺术突破了色彩的单一性和工艺制约,白族扎染技艺蕴含的人文精神开始被重视,并使之向产业化方向推进。在服装界,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与创新上,将东方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从而创作出既有时代特色又有艺术品位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钟义娜.探析大理白族扎染技艺[D].云南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0

    [2]朱霞,李晓岑.大理周城传统扎染技艺及相关问题[J].大理学院学报,2009(09)

    [3]顾鸣.从“艺术染整”谈我国服装设计差别化.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议论文集,2006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