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服鸟章” ——苗族蚕片绣百鸟衣装饰研究

嘎闹
 
  苗族服饰历史悠久、色彩鲜明、图案讲究、工艺精湛,为世人所称道。贵州部分苗族地区“嘎闹”(意为“鸟的部族”)支系里,满绣百鸟图腾的盛装最为著名,以榕江摆贝苗族为代表的百鸟衣盛装,其典型特征是衣身多绣满了各式鸟纹,衣摆处还镶饰着绣有鸟纹的飘带、摆片和白色的羽毛。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鸟是他们的始祖。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黔东南地区的一位苗族首领东谢蛮首谢元深身穿绣有鸟纹的盛装赴帝都长安入朝参见唐太宗,随行的使团也都穿着“卉服鸟章”之服,一度惊动了长安城,唐太宗还命画师描摹,名为“王会图”,这是较早见于文献的记载。[1]


  卉服,古籍中记载为草织的衣,《汉书·地理志·上》:“岛夷卉服。” 颜师古注 :“卉服,  葛之属。”[2]意即 :卉为百草,  葛是南方一种用葛草织成的布,后卉服被认为是南方一种用葛越木棉布做成的衣服。卉服还借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鸟章,即衣着与旌旗装饰中印染织绣的鸟纹。古人喜在衣饰、旌旗等上绣绘出鸟形图案,《诗经·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斾央央。”郑玄笺 :“鸟章,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