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泥人岳”玩出精彩泥塑人生
泥塑/民国/艺术
山民
三千丑脸系列(局部)
岳云生接受记者采访
笑脸 哭脸
《山民三十六笑》系列荣获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特等奖
兰州牛肉面
老中医
铡草
粥棚
顽童
寂寞的泥人,因有了观众,才有了交流与共鸣;无言的泥人,因有了丰富表情,人们看到了它的心灵。走进兰州金城关“岳云生泥塑馆”,仿佛走进了一个微缩的大千世界,三千丑脸、山民、兰州民俗……数千泥塑作品演绎浮生百态。仔细观摩泥人脸上的表情,或年轻或沧桑,或通达或纠结,或傲气或霸气,栩栩如生的众生相瞬间让人沉浸其中,弹指间体验喜怒哀乐。这些惟妙惟肖的泥人出自兰州非物质遗产泥塑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金城文化名家岳云生之手,绝大部分取材于农村生活。岳云生童年时在农村度过的九年岁月,是他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是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他最想回去的曾经。
童年农村生活是灵感源泉
岳云生,1948年出生在兰州。三岁时被父母送到临洮农村,跟奶奶叔叔一起生活了九年。山里的沟沟坎坎跑了个遍,没有一处不熟悉,爬上树掏鸟蛋,鸟蛋攒了半抽屉,在山野间尽情撒欢,充分释放了爱玩的天性。
回到兰州,按部就班的学习和工作让岳云生变成了笼中鸟,无数次午夜梦回,乡下的一草一木,乡亲们淳朴的笑脸总是不断浮现。尤其是穿着松松垮垮的棉衣棉裤,扛着柴火的村民形象印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尝试将农村生活写出来、画出来留作纪念,但都差一些味道。二十岁时,岳云生想起了外爷王玉孝小时候教自己捏过的泥人,于是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