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服饰与穿著》老北京的儿童服饰

从小穿起,靓丽人生:老北京的儿童服饰

呱呱坠地,婴儿衣装知多少

    旧时,孕妇临产前的一个月,娘家母亲要亲自到姑爷家给女儿“催生”,祝愿女儿早日平安顺利地分娩。“催生”这天,要将做好的一整套铺盖褥子、衣服鞋帽,带到女儿家,送给即将出生的婴儿。

    为婴儿准备的衣物,根据娘家的经济状况,略有差异。一般家庭要给婴儿准备的衣物大致有:

    头挡儿:婴儿出生之后,为使头部不招风,所以用布袼褙剪成两、三尺长的“凸”形的“小围屏”,外表缝上红色的绿罗绸缎或布料的面子,有的大户人家还要绣上编幅、云纹等吉祥图案,或绣上“长命百岁”等祝词。等婴儿降生后,立于婴儿的炕前,将头部挡住。

    小枕头:用彩色花布或红绫缎缝制而成的直径不足三寸,呈小圆滚子式,上面挂着一个红布缝成的“小红葫芦花儿”,用以“压邪”。枕头里边有放绿豆的,据说是为了清小孩头火,也可以装小米或谷瘪子、谷糠等物。外边蒙上一块绣着吉祥图案的小枕巾。

    花洋布面、白洋布里的小棉褥子一条;小棉被、小夹被各一条。

    单、夹、棉对襟长袖小衣裳各一件,没有扣眼和钮扣,而是用小飘带扎系。

    开裆裤:单、夹、棉各一件。款式分为普通中式裤、连脚裤两种。连脚裤是裤腿有底,连脚兜住,脚脖子处系以细布带儿,形成裤、袜、鞋三位一体的穿戴物。

    尿布若干块:分大尿布、小尿布两种。大尿布的尺寸一尺多宽,二尺余长,多用蓝布裁成。婴儿降生后,大尿布将其腰部裹起来,用布带系好;小尿布垫在屁股后面,以戒于屎尿(可以随时换洗)。为防止婴儿腿部弯曲,双腿也用大尿布裹好。

    除此之外,婴儿满月时,姑家、姨家一定要主动给小孩做几件小衣裳。一般是姨家出钱买衣料,姑家出工制做。

    或者两家各买一块不同颜色的衣料,给小孩缝件衣服或裤子,将衣袖和裤腿故意做成两种颜色,为的是给小孩辟邪,据说小孩穿这样的衣服,可以祛病除灾。

    以前,出天花是小孩出生后的一大灾难,稍有怠慢,孩子不是丧命,就是会留下满脸麻子。所以,侥幸逃过此类之后,大人们就会到左邻右舍去收集些布头,做成百家衣,认为这样可以消灾避祸,长命百岁。

    俗中有雅,农村幼装多变化

    农村服装中的精华要数那里的童装,因为它不仅乡土味最浓,体现着当地的民风,而且俗中带雅,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民俗工艺品。

    婴儿的服装,鞋帽、饰物最具有特色。婴儿还没有出生之前,衣服鞋帽、被褥就已经准备齐全了。

    红色象征吉祥,所以婴儿衣服多为红色,并镶以黑色的“和尚领”(即大领),下摆只是沿底边缝上一行,外露毛茬,名为“毛衫”,用飘带代替纽扣。其实就是红底黑领的僧衣。

    还有用平日裁衣剪下的边角碎块,不拘颜色地拼在一起,连缀而成的“百衲衣”。这种衣身为求美观,多以红、黄、蓝、绿、紫等各种醒目之色进行搭配。衣领则多为黑、灰两色的大领。

    据说婴儿穿僧衣,阎王、小鬼便找不着,拘不去,比较容易养活。

    京郊乡下还有一种特有的婴儿穿戴物——婴儿沙袋。沙袋的上半部分跟坎肩儿类似,两侧肩钉有活绊(算盘疙瘩),以方便随时脱下来换沙土。

    如果天气较冷,要先将沙子在锅里炒热,然后稍晾一下,不烫手即可装入沙袋,给小孩穿上,盖上小棉被子。这样,婴儿的大小便就全部渗入沙土里了,只要随时换沙土即可,不需要经常清洗沙袋。

    通常一个婴儿要置备两、三条这样的沙袋,富裕人家更多。

    沙袋一般可以用半年以上,等到婴儿六个月时,会坐着了,才撤去沙袋。这时,可以将沙土炒热,倒在炕头上,作为婴儿的屎尿窝儿。

    婴儿的被褥古时称为“襁褓”。通常被子为花面白里;褥子为花面,镶有黑色或蓝色的边条。被、褥内的棉絮根据季节而定。

    婴儿的枕头套布质不尽相同,有钱的用花布,穷苦人家一般用色布。枕头里边装的是小粒的五谷杂粮,以免硌坏小孩的头。另外还要装一些枣、栗之类的“喜果”,取“早立子”之意。

    婴儿的小帽子是用花布做成的,而且必剪一条红布飘带或红布小葫芦,缝在上边,以祛病驱邪。

    小孩满月后,要“挪臊窝儿”即抱着回娘家。男孩要戴一顶虎头帽,女孩要戴一顶凤头帽。穷苦人家简而化之,妈妈带着小孩回娘家住上几天即可。

    1岁至5岁的幼儿,男女衣服开始有区别。男孩上衣为对襟的,女孩上衣为大襟的。裤子皆为活裆(即开裆),以便于屎尿。只是男孩的前裆开得稍大一点儿,女孩的前裆开得略小一点儿。

    未满周岁的孩子一般要穿连脚裤,脚上穿象征性的鞋,而且多用虎头、猫头、猪头等造型作装饰。

    凡是穿开裆裤的幼儿,屁股后边都要遮以“屁股帘儿”,以便防风保暖。屁帘

    儿冬天为棉的,春、秋为夹的,夏天为单的。

    农村的男幼儿夏天多光脚、光腚,个别富家幼儿到了冬天或深秋串亲戚时,有穿小长袍的。

    幼儿在冬天戴的帽子是很讲究的。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将帽子做成荷花状,花瓣做成一片片的,而且染成深浅相间的粉红色。有的帽子上边绣成牡丹花,还要缝制一只口中衔流苏的小鸟儿完全就是一件完美的民间工艺品。

    学龄儿童中,女孩一定要有衣裤,都穿女裆(挽裆)裤;男孩夏天可穿短裤。

    按习惯,女孩多穿红、绿等颜色鲜艳的衣服;男孩则多穿白、灰、黑、蓝等素色衣服。

    入冬以后,男孩是小棉祆、棉裤,如果是没有帽子,通常戴一幅布做的桃形“耳帽儿”,用绳连接下颌。有钱人家置备一件大棉祆(棉长袍);女孩穿花大棉袍,围个两头带毛穗儿的红、绿“围脖儿”。

   美观大方,学前童装秀花样

    旧时,儿童在夏天多穿白布汗褟,有小立领、挖领(无领)等样式,其中大襟的居多。胸前的整襟花样繁多。

    “挖莲花儿”是按莲花瓣形状剪透成洞,然后将挖透的花瓣边缘镶上粉红色或

    深红色的边,挖透的荷叶边缘镶上绿边,以衬托莲花,也有的在背面衬上粉红和绿色的绫纱。

    这种童装只要是大朵、整朵的花卉,便于下剪刀的都可以挖。如此裁剪一方面可以使小孩穿着凉爽,另一方面也可使衣服美观。

    此外,童装还有比挖花更精致的扎花和绣花,而且花色繁多,简易的有金鱼(大龙睛鱼)、绿藻、蓝水纹等花样;复杂的有大花篮内放着佛手、桃子、石榴的,连叶葫芦作团花图案的,彩蝶群舞花丛的等等。

    小孩的汗褟也有小领对襟儿的,不锁扣眼,而是钉上用布条做成的纽拌和“算盘疙瘩”,襟下有两个贴片明兜,长袖(散袖口)、短袖不一。通身不必非有挖花刺绣,整体较为朴素简洁。下边配上同一颜色、质料的中式单裤,即成为“小白蛾儿”。

    炎热的夏季,儿童多以兜肚代衣。通常是用一块方布上下对角垂直使用,将上角剪去一小角,成为两角做成,用窄布带系于上端两角处,用时,将带子套在颈上,兜肚自然套于胸前,再将中间两角的带子,在腰后系结,于是成了无领无袖、无后背的
前半片上衣。

    兜肚的主要作用是护胸口和护肚脐,质料因时因人而异。色彩有红、绿、黑、蓝各色,讲究的还会绣上各种花鸟鱼虫或人物的图案。

    天气转凉以后,儿童的衣装外边是大夹袄(作长袍款式),里边是中式小褂儿

    (即汗褐儿),大裤腰的夹裤,裤脚是用腿带绑起来的,以求行动利落。

    脚下穿双布袜子,一双家做儿的古铜色,前脸包着黑“虎头儿”(皮革或大绒不等)的布鞋。

    出门时通常在大夹袄或大棉祆外边加一件青(黑)色坎肩,清代则为石青色。头上戴一顶小帽头儿,帽顶正中安个大红绒球。

    百花齐放,学龄服饰显奇观

    旧时,按照教育局“训令”,各市区私立小学都于八月底开学,入学的儿童都要由父母带领参加开学典礼。家长们十分注重这个隆重的仪式,所以会给孩子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并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从头到脚好好打扮一番。这样,自然就使开学典礼形成了一个童装的“百花齐放”的大赛会。

    从孩子们的衣着打扮,可以反映出这个家庭是维新的,还是守旧的,也可以窥探出家长的文化教养和经济状况。但不论学龄儿童的装扮有多么不同,家长们的重视程度却是相同的。

    小男孩有的留个小平头,穿件豆青色的绸子大褂,下边露着蓝色西服裤,脚穿白线袜,青布鞋;有的光头,穿件蓝疙瘩呢的小大褂,露着白绸裤,绑着腿带儿;有的穿件灰色仿派里斯料子的小大褂,露着西服裤,穿一双青年式五眼小皮鞋;有的光
头,只穿一套白市布的中式裤褂,家做儿的青布鞋;有的留着小分头,穿件西

    式白汗衫,海昌蓝布的背带兜兜裤,白袜套,一带儿式扣袢黑皮鞋;有的穿一套或青或灰的学生服,青力士鞋。

    还有为数不多的留个小分头,抹了头蜡,烫了卷儿,穿一件短袖小花格汗衫,米黄色短裤,挂了西服专用的背带,脚上穿了一双小花袜子,还挂了吊带,一双奶白色的丁字袢小皮鞋……

    小女孩多数留小日本儿式的“孩发”,长短不一,还有的用火剪烫成了波浪式,身穿不同色彩和图案的小大褂(以花洋布的为多),脚穿花袜套儿,扣袢拌或丁字袢的小皮鞋或布鞋;有的穿竹布汗衫、白汗衫,黑裙子,脚穿力士鞋、运动鞋等;少数的
也有穿小洋衣裳,连衣裙,小红凉鞋或红边的小白凉鞋的。

    一些私立小学孩子们的衣着打扮要更复杂。基督教办的学校,新生一般穿洋装,而佛教利生会办的小学,学生则着小帽头和小长袍有的甚至还穿青布小僧衣或蓝布小道袍。

    青黑一统,国统学生素着装

    日军侵略中国时期,沦落区的各种物资都被管制起来,棉布奇缺。自1942年以来,市立小学一直没给学生订做制服。因而学生守则中关于着装的规定已流于形式。

    有能力的家长仿做原来的灰操衣,其他的则是五花八门,小大褂、小中山服、

    小马裤、小兜兜裤等什么样式的都有。

    1944年,教育当局筹措了一批青布,决定给各市立小学校的学生们统一服装。他们将这些服装统一做成大、中、小三号,让学生家长购买,如果穿着不合身,可以自己稍作改动。

    青(黑)制服与灰操衣的款式大体相同:立领、三暗兜、明钮扣、敞袖、散身,下身为西裤,不挽裤脚,只是没有帽子,可以自行佩戴。

    天气暖和时,学生所戴“学帽”,系以黑色软布制成,马粪纸蒙漆布的帽沿,帽徽为红圈蓝白国民党党徽标志。

    天冷则多戴皮面、绒面,两侧有耳帘,正面上端挂风镜的“航空帽”。

    脚上穿的也没有统一规定,四分之三的家做布鞋,四分之一的橡胶布面的运动鞋、力士鞋。这样就形成了衣齐而帽、鞋不齐的现象。

    有的学校要求将穿在青制服里边的白衬衣领子翻出来,覆盖在制服的立领上,有的学生不系脖领领勾和上端的钮扣,以致成为夏威夷式汗衫式的翻领。

    这种小黑老鸹式的学生服,完全抛弃了艺术审美价值观,是那个时代的畸形产物。

    新中国的少先队队服

    1949年10月13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议建立少年儿童队。第二年春天,北京开始在小学三年级以上,初中三年级以下的适龄(9~14岁)少年儿童中间建立少年儿童队(1953年8月21日,改称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少先队的服装根据当年学生着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统一的着装标准。既要整齐划一,又要突出少年儿童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经济情况。

    于是就在既已形成的便服基础上做了具体规定:5月至10月,男女生统一为西式白衬衣,深色制服裤子(炎夏可为短裤)。东北为黑色;华北为蓝色。

    之后女生装改为长及膝盖的深色裙子。1952年以后,改为花裙子(花色图案可以有所不同)。

    裙子的色彩,各校略有差异。如北京女子第三中学,1950年建队时为绿裙,下摆加两条白色的横道,而且队服、校服合二为一。区别队员与非队员的唯一区别是看是否戴有红领巾。冬季,男、女生一律为蓝制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生的裙子略有变化,出现了加上纵褶翘起的大宽背带的彩裙、粉、红、紫、绿各色都有,而且越来越艺术化。

    少先队的组织形式,分为大队、中队、小队。自中队起设委员会。

    大队委员会设主席(即大队长)一人,组织委员、学习委员、纪律委员、文体

    委员各一人,共计五人,左臂佩戴三道红色横杠的标志。

    中队委员会组织结构与大队委员会完全相同,主席与委员都在左臂戴两道红色横杠的标志。

    小队只设小队长、副小队长各一人,都在左臂戴一道红色横杠的标志。

    团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团区工委”)为少先队中队聘请辅导员,总辅导员则由团市委少年部聘请。

    小学里的少先队辅导员大多是由级任教员(即今天的“班主任”)兼任,初中里的少先队辅导员,除总辅导员外,大多由高中有团籍的学生担任。

    辅导员的服装样式、色彩与队员完全相同,搞活动时也要戴上红领巾。

    少年儿童经过申请、批准的手续才能加入少先队。凡符合队章条件的少年儿童,经队委会批准,要在入队仪式上宣誓,被授巾后,才能佩戴被赋予“红旗的一角,是以烈士鲜血染成的”政治意义的红领巾,成为正式队员。

    少先队队服是在当年儿童常服、便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少先队员的着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风俗习惯与艺术审美观上的变化,也在逐渐更新。

    20世纪50年代之后,一些学校少年队员男生可以穿白衬衣、白裤子,领巾也由布料的变为绸子料的。夏天还可以佩戴白色太阳帽,穿白力士鞋。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