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常识:学中国历史必须掌握的服饰词汇

服饰是人们用来装饰自己的物品的总称,包括衣服、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阳伞、发饰等。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初,服饰基本只有遮羞蔽体、保暖御寒等实用意义,后来随着物质生活资源逐渐丰富起来,人们对于服饰就不仅仅只追求其实用性了,还赋予了服饰审美的意义。

衣、衽、衿

衣指上衣,有方领、交领之分。衽即衣襟,指缀在上衣上、留下燕尾形的两条,用来遮掩下裳中的开口处。跪下时,衽就垂下来遮盖着双腿。衿即上衣的交领,交领处有结,腰间系带,男用革,女用丝。

裳是下衣,在古代指裙。先秦时代只有裳没有裙。裳又分为裳和帷裳。裳的大体样子是由七幅布联结而成,前面由三幅连缀,后面由四幅连缀,腰部带褶,褶的多少、大小以裳的上腰部与穿着者腰身粗细为度。

即袖子。敛袂,就是整理袖子,跪下称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为了适应游猎放牧的需要,由短衣长裤和靴子组成。战国时代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政令将胡服引进中原。

祷又写作“绔”,就是今天的裤子,古代又称做“胫衣”。没有前后档,只有两个裤筒,类似现在的套裤, 只能穿在里面,不能穿在最外层。

“裙”是汉代始见的字。裙是把几幅布帛缝合起来成一筒状。裳流行在前,裙兴起在后,二者可能有过短暂的并行期,但很快裙就代替了裳,那是汉代以后的事了。

帷裳

或称“帏”。古代朝祭时的服装,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帷即“围”。帷裳或帏是裳的最初形式。

裘、袍

这是古人御寒的冬服。裘是皮衣,古代穿皮裘毛朝外。但在行礼与会客时,则要在裘上加一件罩衣,罩衣古称裼衣。袍,最初是絮有乱麻的长袄,是穷困者之服。汉代以后,出现了绛纱袍、皂纱袍等,袍即成为朝服了。

衮、褐

衮是天子与贵官的礼服。衮上绣有蜷曲形体的龙,后代的龙袍就是从衮演变而来的。 褐是指平民百姓所穿的衣服。

龙袍

古代皇帝的服饰与其他大臣的不同,以示尊贵。从唐代时起,皇旁穿黄色的衣服,上绣金龙,俗称龙袍;皇后也穿黄袍,上绣金凤。其他人不得用此颜色,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官服

历代官吏都有固定的着装,但各代又不尽相同。汉代文官一律穿黑色衣服。到北周时,开始出现了“品色衣” ,就是按官阶的不同穿不同的衣服。后代沿袭,但每一朝代的各级官员穿什么样的官服又各有各的规定。

缙绅

古代高级官吏的装束。缙是插的意思;绅,大带。后来人们把“缙绅”作为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的代称。

胡服

胡服亦称“胡衣”。 泛指古代北方及西域少数民族的衣冠服饰。由于地理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原因,这些少数民族服装形制较为紧窄,服装质料较为厚实,冬季以皮毛为多;服装色彩以间色为主;装饰纹样较为粗犷,题材以禽兽为多。与汉族的褒衣博带、高冠浅履的服饰形制有很大的区别。战国末,地处西北的赵国国君武灵王为推广骑射,在国内普及胡服。魏晋以后,战争频繁,南北交融日益广泛,胡服空前流行,男女均喜穿着。及至隋唐,胡服不仅被当做常服,且被当做公服及朝服。五代以后,中国先后建立了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这些民族的衣冠服饰也被称之为胡服。

深衣

亦作“申衣”。即长衣。由上衣下裳合并而成。中国传统服装在形式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一为上衣下裳制,一为衣裳连属制。深衣属后者。深衣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于战国、西汉时期。不论尊卑、男女,皆可着之。其地位仅次于朝服。东汉以后多用于妇女。魏晋以后,则为袍衫等所替代。深衣制度遂随之湮设。古代深衣大致有如下特点: 一、衣裳相连。制作时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间缝合。腰缝以上称做衣,以下称做裳。裳有十二幅,一般认为代表十二个月。 二、矩领,即领子的形状为方形的式样。三、续衽钩边。衣襟接长一段, 做成斜角,穿着时由前绕至背后,以免露出里衣。制作深衣的质料,最初多用白麻布,战国以后,多用彩帛制作。

汉服

汉服即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以前,汉族(及汉族的先民)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服饰体系,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等类型。

点击验证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