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清代人都穿啥?
以沈阳故宫藏品为例
入关之初,清统治者强制推行“剃发易服”以别逆顺,维护统治,遭到汉人抵制。为缓和矛盾,清统治者采纳了明降臣金之俊“十从十不从”的建议,即“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幼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此说虽未见正史,却广为流传。它缓和了当时的社会与民族矛盾,也形成了清代服饰的满汉两式。
1
袄是从襦演变而来的一种短衣,最初多作为内衣,称为“襦袄”。最早见诸《魏书》的记载。它长于襦,短于袍,是秋冬之服。内有衬里的称夹袄,纳絮丝绵的称棉袄。袄的款式为大襟或对襟,袖有长短之别。一般穿于长衣之内,男女皆可穿用。宋以后较为流行,至明清时期大兴,逐渐取代了短襦。女袄则成为士庶妇女的主要便服,多与裙搭配穿着。
乾隆年间,袄较宽大,长度一般至膝下,嘉道以后趋于短窄。袄的领、襟及袖口都以镶边为饰,袖口依时尚或宽或窄变化。随着满汉融合,至光绪中晚期,宫廷及民间广泛效仿汉族穿着。有打油诗描写当时情形:“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脚跟形式先融化,道说莲钩六寸长”。张爱玲《更衣记》中描写晚清衣着风尚:“袄子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之别,镶滚之外,下摆与大襟上还闪烁着水钻盘的梅花、菊花。袖上另钉着名唤‘阑干’的丝质花边,宽约七寸,挖空镂出福寿字样”;光绪三十二年后:“诸大商港的时新款式迅速地传入内地。衣裤渐渐缩小,‘阑干’与阔滚条过了时,单剩下一条极窄的。扁的是‘韭菜边’,圆的是‘灯果边’,又称‘线香滚’”。
此外,晚清时期,袄的形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除原来的短袄外,又出现了一种长及膝盖的长袄。民国以后,袄的长度又恢复到及胯的高度,延续至今。
图1:清红锦地团花纹绸女棉袄
身长69厘米,腰宽56厘米,袖口宽29厘米,袖长63厘米,下摆62厘米。女款棉袄。圆立领,琵琶襟。面料为暗团花卍字地绸,领缘、袖缘、襟缘镶黑缎彩绣花蝶边和白地蝴蝶纹绦,前襟开裾处盘饰如意云头装饰。边饰繁缛而醒目,与素净的暗花面料互为陪衬。内衬蓝绸里,絮棉。缀铜鎏金圆錾花扣五枚。
此袄为立领。立领最早起源于明代,是沿颈部一周竖立的领型。经历在清代坎肩、马褂、袄、袍等满族服装上的应用,并与近代西风东渐演绎融合,发展为旗袍的立领。此后则成为中式服装常用的一种领型,是中国服装构成元素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视觉上,立领增加了脖颈的修长感,体现了中国服装欲显还掩的含蓄式优雅。
图2:清藕荷缎卍字地镶边棉袄
身长76厘米,腰宽73厘米,下摆宽77厘米,袖长69厘米。袖口宽25厘米。女款棉袄。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藕荷色缎面上织暗卍字纹,间以团花及蝙蝠纹饰。领口盘饰假翻领,开裾处盘饰如意云纹。内衬蓝绸里,絮丝棉。领、袖及底边钉蓝缎边,前襟处以蓝缎盘作上下相对的如意云头装饰。棉袄里外均有花绦。缀铜镀金錾花圆扣五枚。现为沈阳故宫国家二级文物。
卍字原为一种符咒、护符,后被印度佛教用作吉祥标志,是“太阳”或“火”的象征。梵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吉”。佛教传入中国后,广泛用作装饰纹样。唐武周时,将其读音定为“万”,寓意“富贵不断”、“富贵万年”。常见纹样为纵横排列相连状。明清服饰广为应用,多用于贵族衣物。
图3:清红缎平金龙女夹袄
身长101.5厘米,腰宽69厘米,下摆宽88.5厘米,袖长46厘米,袖口宽17厘米。清代后妃便服。圆领,大襟右衽,平袖端,左右开裾。面料为红缎,其上平金绣金龙,彩绣云蝠等图案,间以“长春”、“富贵”等团字。两肩前后绣正龙四,前后身绣行龙四,下幅绣八宝立水。衬桃红色绸里。钉缀红色丝盘扣二枚。现为沈阳故宫国家二级文物。
图4:清红缎彩绣平金龙纹女袄
图4:清红缎彩绣平金龙纹女袄
身长73厘米,腰宽50厘米,下摆宽66厘米,袖长58厘米,袖口宽31厘米。清代后妃便服。圆领,大襟右衽,平袖端,左右开裾。
点击验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