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区志》|人口 民族 宗教—民族风俗(一)

一、回族风俗

(一)服饰

服饰颜色 在服饰的颜色上,回族一般以白、黑、绿为主。回族崇尚白色,一是来源于中世纪阿拉伯人崇尚白色的风俗;一是受汉族视白色为纯洁、高尚的传统文化心理影响的结果。这两方面文化传统的双重影响,强化回族视白色为最洁净、最纯真和最清白的颜色。回族把绿色视作神圣的颜色,绿色显示青春和活力。回族也穿戴黑色的衣物,黑色象征持重,给人以高雅、大方、庄严的感觉。从服饰的颜色上,可看出回族追求的是一种质朴无华、纯真大方的美。

服饰种类 回族的服饰,根据性别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根据年龄可分为幼儿服饰、成年服饰和老年服饰。在妇女服饰中,则分未婚少女服饰、已婚中年人服饰和已婚老年人服饰,还有由于地区的差异、季节的不同和宗教职业形成不同的服饰。

男子服饰 回族男子喜爱戴白色无沿圆帽,这已成为回族的重要标志。圆帽有平顶的,也有四角或六瓣的。内蒙古地区的人称“白帽顶”。讲究的人,在白帽顶上镶有金边和精美的花纹图案,或在帽前正中用金色或绿色线绣有阿拉伯经文“真主至大”,有的则绣着“清真言”。帽顶也可是绿、黑或蓝等色,质地有布料、平绒、呢子,也可是棉(丝)或毛线钩织的。热天以戴白色为主,冷天则戴深色厚料的。戴白帽顶,最初与伊斯兰教有关。回族在礼拜叩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为了方便,就戴无沿圆顶帽。后来回族男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戴这种“白帽顶”,作为回族的外观标志。阿訇、“海立凡”及资深乡老也有戴“泰斯塔勒”(波斯语译音,意即清真寺的教长或阿訇头上缠的布),一般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日常生活中多戴“白帽顶”,礼拜时才戴“泰斯塔勒”。

经济条件允许的回族老人,还有穿“麦赛海”(“麦赛海”为阿拉伯语)袜,意为皮袜子,一般用柔软的薄牛皮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保暖性好,而且伊斯兰教规定穿“麦赛海”袜,洗小净可以免去洗脚的程序,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抹一下即可,俗称“打袜子”。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坎肩以青色居多,也有蓝、灰等色。根据季节选用不同的面料做成夹、棉或皮的。工艺一般都很简单,只在襟边、袋口处用针扎出明线,使各边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装造型的线条美。对襟两边的小包扣,采用和衣服相同的料卷条盘结而成,显得雅致和谐。皮坎肩的选料比较讲究,在夹坎肩内挂一层羔皮或其他贵重动物皮,穿上轻便保暖。这使回族人经常洗手脸、洗小净、练武艺或干活儿都免除挽袖子的麻烦,十分方便。

妇女服饰 回族妇女一般都不外露头发,戴白圆撮口帽,过去更多的是戴盖头。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和脖项,因为回族视这些为妇女的“羞体”,必须全部护严。这种习俗源于阿拉伯地区,最初是为防风沙、讲卫生;《古兰经》中也有有关戴“面纱”的信条。回族妇女在戴盖头前,把头发盘在头顶或留把把头,把头发盘在脑勺后,戴上帽子,再戴盖头。盖头的颜色分绿、青、白三种。未婚少女戴绿色盖头,显得清俊秀丽;已婚中年妇女戴白色盖头,显得干净持重;老年妇女戴黑色盖头,显得素雅端庄。而且老年人的盖头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盖头可以根据经济条件和季节选择不同的面料,讲究的还要在上边镶上金边,或绣上风格素雅的花草图案。回民区的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俗虽仍保留着,但在平时为数已不是很多,只有在宗教活动场所和回族过节庆时,在回族聚居区内,回族妇女戴起绿、白或黑色的盖头,参加各种活动。

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样式比较单一,大多是大襟衣服,只是装饰内容较为丰富。特别是妙龄少女和年轻媳妇的衣服上,或嵌线,或镶色,或滚边,有的还在前胸、前襟上绣花。衣服的颜色,一般老年人多着黑、蓝、灰等色,中年妇女喜欢鲜亮些的。中老年妇女也常穿坎肩。回族妇女一般不穿短袖衫、短裤和裙子,即上衣露不过肘,裤子露不过膝,忌赤脚行走。

此外,回族的女子也戴耳环、手镯等饰物。

(二)饮食

主食 回民区回族的饮食习俗是在承袭先辈传统的基础上,采纳汉蒙满等兄弟民族饮食习俗和品种,又适应当地自然气候等条件的影响,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饮食结构是粮食作物作为主食的重要原料。主食以面食为主,也食用米或豆类。如江米凉糕、绿豆糕、烫面饺子、稍麦、油香(节庆或过“乜贴”时炸油香,平时食用只做油饼,做法略有区别;另有一种烫面油香,和好面后在滚油中炸熟,撒上白糖,即炸即食)、馓子、麻花、蜜麻叶、白焙子、千层饼、荞面圪团、荞面饸饹等,都是回族人民居家饮食的主要食品。其中有很多已成为代表回族人民食俗特色的风味小吃。

副食 回族的菜肴原料有蔬菜、鱼肉、禽蛋、调味品四大类。这几种原料经过精心调制,既保留民族的特色,又注重中国传统菜肴色、香、味、形的烹饪特点。根据不同的手法分别制成大件菜、馏炒菜、炸菜、凉菜、氽羊肉、红烧萝卜、过油肉等,都是回族人家的日常菜。

饮料 茶是回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已成为回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呼和浩特地区的回族喜欢喝茉莉花茶,用以止渴解乏,提神醒目;吃肉后,则多饮砖茶,是为了能帮助消积化食、去腻降脂,起到保健作用。也有喝“盖碗茶”的,简单的是在茉莉花茶中加上冰糖或方糖等;复杂些的则要在茶叶(以陕青茶为佳,亦可用茉莉花茶)中配上桂圆、红枣、核桃仁、葡萄干、芝麻、果干等及冰糖或砂糖。这些配料都具有药用价值,能滋肾养肝、明目清心,常饮可起到防病、治病、健身作用。

盛夏时节,呼和浩特地区的回族还自己制作饮料,如绿豆汤能够降火解毒、清热祛暑;酸梅汤有防暑解渴之功效;稀果子干喝起来酸甜可口,别具风味,成为小吃摊上的热销品。

肉食 回族认为,饮食之物有善者,有不善者;有洁者,有不洁者。因此除不吃有毒性的草木之类外,果品、谷物、瓜类、蔬菜可食。在肉食方面,回族认为禽类凡吃谷的,有胃的,似鸡嘴的其肉可食,如鸡、鸭、鹅、鹑等;兽类凡吃草,反刍的,四蹄分瓣并且性情温顺的其肉可食,如牛、羊、骆驼、鹿、獐等;在水产中回族唯食有腮、有鳍、有刺、有鳞的鱼,如鲤、鲫、草、鲢等鱼和虾。在可食的禽兽中,也必须按照伊斯兰教的屠宰方法,所宰之物才是合法可食的。凡宰牲者必须请阿訇或懂得宰牲规戒的穆斯林,这是宰牲的先决条件。在宰牲前必须洗大净和小净。宰牛、羊、驼时,须用绳子捆其两条前腿一条后腿,并摆成头南、尾北、面西的姿势。在宰牲时必须先念诵主名,俗称“道太思米耶”,“必思敏俩习、安拉乎艾克白勒!”意即“以安拉之名,安拉至大!”然后割断禽兽的食管、气管、血管,并须控净血液之后方可剥皮或拔毛收拾,禁止用滚水烫皮、烫毛。回族的宰牲习惯,从古至今一直没有改变过。凡不按照这种方法屠宰的,即使是牛、羊、鸡这类“可食禽兽”,回民都不吃。回族在饮食中还恪守的一条就是可食之物在食用时也不能过分和毫无节制。这种习俗源于《古兰经》:“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马坚译《古兰经》第七章第31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

饮食禁忌 回族有诸多禁忌,有四类物品禁忌最严,那就是《古兰经》中先后四次反复强调的:“只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宰的动物……”。禁猪是回族风俗习惯的最突出的标志,一直未曾改变过。禁猪的习俗既来源于回族先民把自己祖辈早已养成的严格禁猪习惯和遵循的宗教信仰的规定带到中国的结果,而且也是由于“豕”是畜类中最污浊的动物。回族不吃任何自死物,包括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下的动物。认为凡物自死必有毒;而且自死的、窒息死的、冻死的、野兽咬死的和死于火器(火枪,火炮等)的属于腐肉,即没有放血的肉类,这些自死物的血液没有从体内全部流出,血液中难免存有病菌、病毒,食之不益于人身健康,所以回族忌食此类死物。这也是禁食血液的基本原因。

回族对动物中的性情凶恶、喜食污秽、形状怪异、暴目、锯牙、钩爪、鹰嘴、四蹄不分瓣、食生肉者皆不吃,如虎、狼、豹、蛇、蟒等。对海里的动物,则不吃形状不端的,如螃蟹、鲨、龟、鳖等,也不吃食小鱼的大鱼。

酒亦为回族之大忌。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回族严格禁酒,无论是烈性酒,还是果酒、啤酒,都在严禁之列。

回族也不抽烟,特别是严格禁止吸鸦片、吗啡、海洛因等麻醉品,认为这是一种犯罪。

(三)婚嫁

回族的婚礼,大致有以下几个程序:

选择对象 回族家的姑娘长到谈婚论嫁时,就会有亲友上门提亲。男女双方选择对象,以双方的人品、才干和家教为重。

使媒妁提亲 如果男方相准某家姑娘,认为合适,就要请“古娃喜”(媒人)到女方家提亲。

男女见面 经媒人多方说合,相互了解后,便安排男女见面。

订婚 男女双方同意结亲后,即选择吉日(一般要选择节庆日或“主麻日”即星期五)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不立书帖,不订婚约。仪式前,“古娃喜”已穿梭于男女两家,将聘礼(彩礼)等事宜议妥。

下茶 这是一项正式择定婚聘日期和交送聘礼的仪式。下茶仪式一般在迎娶新娘的前一个月进行,以使双方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婚礼准备。

催妆 即送嫁妆,一般在结婚典礼之前进行。催妆有两个含义:一是男方告之女方家庭,结婚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二是询问女方接待娶亲客人有无困难。

婚礼 回族的婚礼称写“伊扎布”(阿拉伯语,应允的意思),或称写“尼卡哈尔”(阿拉伯语,意为证婚)。一般在娶亲的前一天,与催妆同一日进行。当女方陪送的嫁妆送到男方家中后,男方即派媒人恭请新娘的父、兄、伯、叔、舅和姑夫、姨夫、姐夫等男性至亲到家中参加婚礼写“伊扎布”,并邀请2~4阿訇做证婚人,举行证婚仪式。

娶亲 回族结婚不看“黄道吉日”,通常都选“主麻日”即星期五,现在亦多选节庆日或星期天。娶亲当天,新郎要洗“务苏里”(大净),并理发、修整。新娘也要洗大净,这叫“离娘水”。还要请老年妇女为其“开脸”(即绞除脸上的汗毛)。回族的结婚是“等亲”,新郎不能亲自到女方家中迎娶,而只在家里坐等。剩下的仪式与汉族的相差无几。如“三天没大小”、“闹洞房”等。

回门 一般在娶亲的第二天进行。这天拂晓,新郎、新娘要早早起床。新郎的嫂子已将烧好的热水,“汤瓶”等放在门口。新人们沐浴后,吃过早饭,婆婆要领上媳妇认婆家大小。之后,新郎带上备好的点心等礼品,陪新娘去娘家“回门”。 这一天,娘家的亲戚朋友也要“耍女婿”。娘家会准备丰盛的席筵款待新婿。临行,岳父还要赠给女婿礼物,并给亲家带回点心。

至此,办喜事的程序结束。此后,聘、娶两家的女性长辈和嫂子、姊妹还要分别举行宴请,名曰“会亲”。新郎家的亲戚还要一家挨一家的请新娘、新郎作客,有的还要赠送新娘礼品。由此婚事圆满结束,一个新的家庭就此诞生。

(四)丧葬

回族的丧葬程序习惯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停尸 回族人停止呼吸后,由阿訇(或师娘)或至亲骨肉给亡人瞑其眼,合其口,顺其手足,理其发须,还要整好尸体。买贴(阿拉伯语,即亡故的人)所着衣服由同性亲友脱下,只盖一条洁净的白布单;人亡后要速派人到清真寺搬“水溜子”(即浴床,专用于停放和洗浴亡人的木板床),将亡人停放在通风凉爽的大厅,或架床停放在地边。停尸必须使亡人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西。同时点香,以避浊气。

报孝 人无常(即“死”)后,要尽快通知亲友及邻里乡亲。报孝时,由死者的一位亲属带领孝子(长子或长孙)将死者的亡故时间和发送时间通知亲友。凡接到报丧的男亲友都要“务苏里” 后去做“塔尔吉业”(阿拉伯语,即吊唁),丧家的男性亲友都列队在院外或屋外,吊唁者要先向男丧主说“赛俩目”,然后攥手,做“都阿宜”(祈祷)、摸脸,表示为亡人的求祈和对主人的安慰。这时有的丧主家要送给吊唁者一顶白布做的四角或六角的圆顶孝帽,吊唁者戴孝帽即可离去。女性亲友去吊唁称“吊孝”,不做“塔尔吉业”,而向丧家女主人表示慰问,丧主家送一条白纱罩头。属于亡人至亲的妇女前去吊孝的,则多有哭诉之人,以为悼念。凡亡人的近亲夫妇,必须都前往吊唁;一般亲友,夫妻多为去一人慰问即可。

守夜 回族在人亡后当天不能埋葬的,就要守夜。守夜一般是近亲中深谙伊斯兰教义的人来守护。守夜者要身上干净(洗过大净),不断地点燃香支,并要诵念《古兰经》。守夜者不能睡觉,更不能大声喧哗或做其他的事,可和一同守夜的人研讨、讲解一些《古兰经》、《圣训》中的劝诫行善、助人等箴言和故事。丧家主妇们则大多在这个时候缝制“孝帽子”,裁剪白纱,做葬礼的准备工作。

料理 俗称“洗买贴”,即给亡人沐浴净身,料理要按亡人性别,请阿訇(或师娘)及有经验的中老年人共3位进行。阿訇(或师娘)为“拿重”者,要戴上专做的手套双手轻轻为亡人沐浴,另两人一人灌水,一人帮助冲洗。手套备两副,洗上下正身分别用,洗时不许汤瓶落地。净身时,除料理的3人,其他人一律不得入内。沐浴完毕,即为亡人穿“可凡”。亡人“可凡”用3丈6尺纯白布裁制,男“买贴”的为三件:一件叫“皮拉汗”(波斯语,坎肩之意),是覆盖前身的白布;一件是卧单,垫在身下相当于褥子;一件是大卧单,在外层包裹整个“买贴”。女“买贴”的“可凡”还要增加作盖头和胸罩 (也称缠腰)的两块白布。还要为男亡人做一顶白布帽戴头上;女性亡人则为其做白布袜穿上,并将腰部、头、足都用白布带子扎紧。在给亡人穿“可凡”时,要在“可凡”上撒一些麝香、冰片、樟脑、红花等。其目的是为防腐驱虫。也反映生者对亡者的怀念。此间,允许亡人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等至亲与亡人见最后—面,但不许夫妻关系者看望决别。“买贴”经过料理后,由近亲轮流每4人一组,抬往清真寺。

殡礼 回族称站“者那则”。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都在清真寺内礼拜殿前举行,仪式庄严隆重。殡礼一般由阿訇主持。仪式开始,将“买贴”抬于最前面,头北面西,主持仪式的阿訇靠近“买贴”站立,其它参加者也都随后面向西方站立。在主持阿訇的带领下,先各自举意。表明是为亡者而礼拜,求安拉赐福于亡人,恕其罪过,而后抬手入拜。这种礼仪与其它拜功的不同点是不鞠躬、不叩头、不跪坐,陆续用阿拉伯语念“赞主词”4遍,中间由主持阿訇默诵经文,第一次赞主后念《古兰经》首章《法谛哈》,第二次默诵“赞圣词”,第三次诵“祈祷词”,第四次赞主后即将脸转向右侧与左侧,念“祝福词”,“者那则”即结束。有的接着还要举行“转费达”仪式,即所有阿訇、海立凡围成一圈,亡人的长子(或长孙)双手托盘,盘中有《古兰经》或贵重钱物,象征性地向亡者“转费达”,即替亡人求祈赎罪。丧家出散“乜贴”(施舍)后,“买贴”由亲属抬往墓地。抬送过程中,不许落地停放休息,可轮流替换。此外,回族的殡礼妇女不参加,但可旁观。

埋葬 回族的墓穴是南北方向的长方形坑,长两米有余,东西宽约1.5米。墓深视土质而定。呼和浩特市回族的墓深两米有余。这部分称“明坑”。另一部分是在明坑底部的西南角挖一窑洞,称“拉哈尔”,长度与亡人等身。待亡人抬到墓地后,阿訇开始诵读《古兰经》,发送亡人的亲人都跪在四周,亡人的近亲将亡人从买贴匣子中抬出,先脚后头,慢慢送入明坑中。有两人(一位是下葬阿訇,一位为深谙伊斯兰教规的长者或亲属)则在明坑中将“买贴”慢慢扶送入“拉哈尔”内,解掉“可凡”上的腰带,并将亡人的脸转向西方,称之为“改脸”。在“拉哈尔”内撒些冰片、樟脑、红花等,即用土坯将口堵住,称“叉拉哈尔”。随即以土掩埋,填平堆高呈长形马脊状,并留以标记。在亡人下坑直至掩埋完成的整个过程,各位阿訇均轮流诵读《古兰经》,众人亦跪听。最后全体接“都阿依”,亡人家属向阿訇、海立凡发散“乜贴”后,葬礼即告全部结束。

纪念亡人 亡人发送毕,丧主家要请阿訇给亡人过“三日”、“五日”、“七日”、“月斋”、“四十日”、“百日”、“周年”。之后,每逢开斋节、宰牲节或亡人的周年(逝世日)、铭记(诞辰日),都要请阿訇“游坟”、过“乜贴”,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五)节庆

回族有三大传统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开斋节 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土尔”的意译。回民区的回族称开斋节为“大尔代”节。这是回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按伊斯兰教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即莱麦丹月)为斋月。在斋月中,成年的穆斯林男女必须斋戒。月首以见到新月为准。斋月期间,穆斯林每天在日升前直至日落至地平线下,禁绝一切饮食和房事,同时斋月中也禁止说伤害别人的话、干损害别人的事。斋戒的目的在于通过尝到饥饿和干渴的痛苦,以此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廉洁守法的操行,以及忍苦耐劳的精神。同时,由于斋戒者亲身体验到饥饿和艰苦的情况,便能够推己及人,养成宽厚仁慈、互助互爱的品行。由此,特别鼓励人们在斋月里多行善事。斋戒满一月(30天),这天的傍晚要“望月”。但见新月,次日即可开斋。故回族称“见月封斋,见月开斋”。

为迎接开斋节,每个回族家庭都提前清扫室内外卫生,布置房间。主妇们则炸一些油香、馓子、麻花等作为过节的必备食品。

开斋节这天,男女穆斯林都要起大早,人人重新沐浴,并换上节日盛装。男人们要赶赴清真寺参加会礼(回族称“礼尔代”),并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散“乜贴”。礼拜结束,走出大殿,众人向阿訇道安,全体穆斯林也互相问好、致贺。人们用亲切的道“赛俩目”和攥手,表示庆贺和祝愿。接着,穆斯林们纷纷去公墓“游坟”,请阿訇诵读《古兰经》的有关章节,悼念逝者,为生者祈求平安吉庆。

开斋节,晚辈要挨家挨户向长辈“拜尔代”,亲友、邻居间也走家串户,互相祝贺问候,并送油香、馓子。收到礼物的人家,也要回赠自己的油香、馓子,称做“回份儿”。这一天,也成为举家团聚的日子。临过节前,离家在外的回族都要尽量赶回来,与亲人团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不少新的内容。回族聚居区特别是清真寺周围,成了商业贸易的繁荣地带;清真寺前的广场上,则总进行回族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特别是摔跤和武术比赛,吸引来许多观看者。

古尔邦节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或“尔德·阿祖哈”,意为牺牲、献身,故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或忠孝节。回民区的回族称之为“小尔代节”,时间在伊斯兰教历每年的12月10日(即开斋节后70天)。相传,先知伊卜拉欣老年仍无子,便祈求安拉赐给他个儿子,后来果然得一子,取名伊斯玛仪。一天夜里,他梦见安拉命他把儿子宰掉献祭,以试其信仰是否虔诚。当伊卜拉欣遵命执行时,安拉派天使哲卜拉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代替伊斯玛仪的牺牲。从那以后,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每年宰牲献祭的风俗。伊斯兰教后来继承这一风俗。从这个节日的最初形成看,同开斋节一样,无疑也是一个宗教节日,但久而久之被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接受,就不再是单纯的宗教节日,而又具有民族节日的意义。

“小尔代节”的活动完全和“大尔代节”一样,这—天回族人民的欢乐情形不亚于“大尔代节”。聚礼之后,唯一不同于“大尔代节”的,就是这一天回族除炸油香、馓子外,都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宰牲”。或者是一人宰一只羊,或者是七人宰一头牛或骆驼。经济条件差的,也可宰一只鸡、鸭或鹅代替。所“宰牲”之物,都要挑选健壮和体形美观的。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羊羔和不满三岁的牛犊,也不允许以肢体残缺的牲畜充代。所宰的牛、羊、驼肉,要按三份比例,分别用作自食、馈赠亲友和施舍济贫。宰杀的牲畜血液、粪便以及食后的骨头等残余物都要深埋。

圣纪节 圣纪,亦写作圣忌。圣纪节是回族穆斯林纪念伊斯兰教传播人穆罕默德的盛大节日,在伊斯兰教历每年的3月12日举行。相传穆罕默德诞生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51年(公元571年)的3月12日,逝世于伊斯兰教历11年(公元632年)的3月12日,生殁均在伊斯兰教历同一日,故圣诞和圣忌合称为圣纪节。圣纪节一般在清真寺进行,回民区的各个清真寺根据各自的情况,分别在伊斯兰教历3月份中的不同日子分男、女两天举行。内容为:穆斯林群众沐浴净身后,在清真寺内由阿訇诵读《古兰经》;吟诵《奥拉德》、《卯路德》、《穆合麦斯》等赞圣经文诗词;进行演说,讲述先知生平业绩和懿行,学习先知的崇高品质和美德。回族人在一年一度的纪念典礼中,通过听阿訇讲“卧尔兹”(或读作吾尔祖,劝善止恶的道理)和相互间的交流、议论、探讨,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更加发扬谦逊无私的情操,团结友爱的作风,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廉洁俭仆的美德。

圣纪这天,各坊都要宰牛宰羊,炸油香。圣纪的特点是众人赞圣,众人捐散,众人一起进餐。回族人民把这天的义务劳动视作行善做好事,因此大家争先恐后,不分辈份长幼、不论地位高低、不讲贫困富裕,和睦亲切地聚在一起,表达喜悦的心情。

回族除上述三大传统节日外,还有法图麦节(每年的伊斯兰教历9月14日)、阿舒拉节(伊斯兰教历正月10日)、登霄节(伊斯兰教历7月27日)等。这些节日具有很强的纪念性特点,回族在这些节日中,通过礼拜、诵经、求祈并施舍、聚餐,或分别过“乜贴”等,以对先人的纪念,为生人祈求平安,为未来追求幸福。

(六)信仰禁忌

回族民居内部的布局分配体现“以西为贵”,西房通常为老年人居住,西墙是老年人在家礼拜时面对的地方。当老人做礼拜的时候,切忌旁人从正在礼拜的老人前面走过。

回族把人的去世称做“归真”,实行土葬、速葬、薄葬。送葬时众亲友争抬“金匣”,不穿孝服,不戴孝帽、黑纱,不哭丧,不鸣鞭炮,不搞吊孝活动。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