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古(商朝军队中奴隶与贵族区别如此巨大)
·衣、裳、舄根据四川广汉商代祭祀坑出土青铜像和石边璋线刻人像复原;
·胄采用江西新干县商墓出土实物;
·甲参考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遗迹;
·兵器参照《中国古代兵器图集》。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岁月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与自然界的斗争,逐步学会和掌握了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技能,其中包括缝制衣服。
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古人类遗址中发掘出一枚骨针,据此推断,山顶洞人在一万八千年前就已经开始用兽皮缝衣服了。
至于用皮革做甲衣来保护身体,《史记·夏本纪》曰:“少康崩,子帝予立”。《索隐》注曰:“作甲者也”(《夏本纪》)。予即杼。杼是夏代(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第七代君,因此,甲似乎在夏前期(约公元前19世纪前后)就已经有了。
而《管子·地数篇》则说甲是蚩尤发明的,并“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史记·五帝本纪》集解注),同时又是青铜冶炼的发明者。这种说法把甲和青铜兵器的出现,又推前了几千年。究竟哪种说法比较可靠,现在尚无法确证。
1935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墓的南墓道中发现了商代的皮甲残迹,出土时皮革已腐烂,只有甲面用黑、红、白、黄四色漆彩绘的图案纹理仍遗留在土上。残迹的最大直径均在40厘米左右,据此认为是整片的皮甲,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比较可信的一个实例,时间可以推定为商代后期(图1-2)。
与皮甲残迹同时出土的还有140顶左右的青铜胄,它们和兵器放在一起。铜胄都是用范浇铸的,合范的缝在胄的正中间,胄顶有竖立的铜管,用于安插羽毛之类的缨饰,胄的左右两边和后脑部向下延伸,用以保护耳、面颊和后项。胄的剖面为“〇”形,表面都经过打磨,但是里面却很粗糙。这说明胄的里面是有织物或皮革做内衬的,否则不堪使用
除了安阳出土的铜胄外,近年在江西新干县大洋洲乡商墓也出土了一顶青铜胄,造型与安阳的略有不同,这是南方地区发现的第一件青铜胄
由于殷商前后的甲,既没有较为完整的实物出土,又没有发现其他的资料可作参考,因此很难描绘出当时甲的形象,只能根据现在还保存有实物的、20世纪初还在使用的一些原始状态的甲进行推测、想象。这种原始甲胄有两个实例:
一是20世纪30年代云南傈僳族使用过的皮甲,这种皮甲用两块长约1米的长条形生牛皮相叠、缝合而成,在约2/3处开挖一条舌形缝,沿剖开的缝将1/3的皮革向下折而做成胸甲,另外2/3的皮革与竖起的舌形做成保护后脑、项的颈护和背甲。使用时,将头套入孔内,前后两片用带在腋下系牢。
二是台湾兰屿耶美人用藤条编织而成的藤甲,形如现代的坎肩,穿时在胸前用麻绳系扎。为了增强防护效能,还在藤甲的表面蒙上鲀鱼皮,胄也是用藤条编成的
这两种原始甲胄的制作方法都很简陋,而安阳发现鱼皮的皮甲残迹,从甲面的彩绘花纹来看,应该比这两种甲胄制作要考究,技术要进步一些。胄的出土实物较多,进行复原比甲要可靠得多。
商代有没有戎服,现在尚无形象资料可以证实,但根据古文献记载和商代卜辞进行分析和推测,至少在商后期已经具备了。
原始社会晚期以来,随着氏族部落的不断兼并,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
商代的卜辞曾记载一次出兵的人数可达3000—5000人,多时曾到1.3万人,并“王作三师(师,商朝军队的基本单位),右、中、左”。《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到武王伐纣时,“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七十万人,现代学者认为是十七万之误)。规模如此庞大的军队,又是几支部队配合行动,如果没有统一的服装,指挥起来必定十分困难。
再从商朝军队的组织成分上看,也能发现戎服存在的可能性。
商军的主干是由贵族王室的全体成员组成,贵族包括商王族的本族成员与低于王族的子族阶层成员,师中的士卒则由居住在商都及周围地区的自由民担任。自由民是商军的基本来源,奴隶也有从军的,但只能服杂役,不能编进师中。
根据这种情况,徒兵和杂役没有戎服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作为师的这部分军人,特别是王族成员,必定有较统一的“兵事之服”。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知道商代戎服的形制,可有一点能基本确定,即这种戎服必定是上衣下裳制。
上古之人为了遮羞蔽体,先在下体前后围以毛皮,是谓“蔽前蔽后”,后又把整张毛皮中间开孔,套入头中做成上衣。
骨针发明后,开始用它把蔽前蔽后两片连缀缝合起来,形成下裳。裳就是现在的裙子,这种衣裳据说到黄帝时“始去皮服布”(《魏台访议》),并“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经·系辞下》),成为古代服饰的最早形制。
这一点能从1986年在四川广汉商代祭祀坑出土的一座2米高的青铜立人像身上的服饰得到证实。
像高2米,头戴花形冠,束回纹额带,后脑额带下有两个斜方形孔,原来可能插有笄,上穿V形领左衽上衣,衽边似有钮束衣,衣领处有带,从背后绕过左肩斜横胸前系于右腋后。下着裳,裳后两侧垂有燕尾形尖角。衣、裳上都有阴线刻的花纹,衣上为龙纹,裳上为回纹和异兽纹。小腿上戴有脚镯,耳上有孔,原来可能戴有耳环。
这尊像铸造精美,除面部、手的造型比较夸张外,其余各部细节都很真实,衣服上的花纹图案和系衣用的绳带、衣纽都刻勒得十分清晰,是非常难得的服饰研究参考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人下裳左右下垂的燕尾形衣裾,与徐州狮子山和陕西咸阳出土的汉代兵马俑上的袍服样式十分相似,这或许是在提醒我们,战国时期和汉代的袍服曲裾正是从商代流传下来的。
我们的祖先,历来没有修剪头发的习惯,认为发肤是受之父母,与生俱来,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从很早的时候起,无论男女都要辫发,发辫梳好后,还要用簪笄把它盘起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各种首饰、冠饰。
商代男子的冠饰主要是额带。
额带又称(kuǐ)。安阳出土的玉、石雕像和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很多铜人头像上都有这种。从这些人像的衣饰造型上,可以分辨出有的是奴隶,有的则是奴隶主。由此可见,商代无论贵贱,都普遍使用它来束发。此外,就是发辫妆束。
商代之前(包括商代)的人物雕像中,除河南安阳的个别石像和四川广汉的青铜立人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是赤足外,脚部的刻勒一般都比较模糊,很难辨别脚上是否穿鞋。只有广汉三星堆出土的一件石边璋上,有两个线刻人像,脚上穿着鞋尖翘起的厚底鞋雕刻得十分明显。
鞋在古时候称作“舄”“履”。《古今注·舆服》把舄解释为:“舄,以木置履下,乾腊不畏泥湿也。”舄在三千多年前的人类生活中,是一件奢侈品,只有贵族奴隶主才能享用,一般平民和奴隶,蔽体之衣尚不能具备,怎能顾得上脚下?军队中的贵族武士足下穿舄是完全可能的。
商代崇尚白色。《通典·历代所尚》说:“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白马),牲用白,以白为徽号。朝燕服冔冠而缟衣……”
既然军队的主力都是贵族子弟,而商王、贵族厚底鞋的服饰以白为主,那么戎服很可能也采用白色。白色中肯定也要掺入一些诸如红、黄、黑等其他的配色,既作为服饰图案、镶边的色彩,又能使各师之间的服色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