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连山壮族春节有哪些习俗,足可以让游客过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年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地处南岭五岭之一的萌诸山脉之中,位于粤、湘、桂三省(区)结合部,有着独特的壮族风情,是广东唯一的壮瑶风情县。壮乡瑶寨不但山美、水美、人也美!且壮族、瑶族人民热情好客,壮瑶风情别具民族特色,壮瑶民俗风情活动丰富多彩。2018年春节,连山金子山举办首届财神文化节暨第二届壮瑶民俗文化年,将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的财神文化相结合,让游客不用出省就可以过一年壮族民俗大年。下面,小编为小伙伴们整理了连山壮族过年的习俗。

年晚歌。“年晚歌”是连山县壮区上帅乡群众性的对歌赛歌活动。对于“年晚歌”的含义,顾名思义,就是每年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春节除夕之夜至元宵节期间的夜晚,在溪边或河岸对歌,各村寨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少都可参加。有约定时间的,也有不约而起的,一般是以一个村为一方,也有几个村联合起来为一方的,各方不甘示弱,都请来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歌师”、“歌娇”压阵,在旁教唱或出谋献策。但由于双方都不服输,所以往往是唱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也有连续唱几个昼夜的,越唱人越多,规模越大,边邻近乡镇的歌手亦闻讯而来参赛。

年晚歌对唱,内容主要以知识歌(如拆字、猜物、猜谜、计数等)为主,亦有很大部分是随机应变随口而出的杂歌。年晚歌多用高调演唱,有一定格式和韵律,文字结构整齐,比兴很多,声音高亢悦耳,悠扬动听,别具一格。如(年晚歌):“新年新,新年新岁庆新春,读书下是孔正是孔夫子,唱歌正是刘三音。”

2.闹年锣。闹年锣是连山县小三江、加田等壮乡村寨,在春节前后夜间进行的传统文艺活动。一般以青壮年为主,由五六人组成一个铜锣队,每队有4-6面铜锣;其中有大锣、小锣、有平锣、芒锣。此外,还配有一对绕钹和牛皮大鼓。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至正月初五进行这项活动。晚饭后,村里的青少年聚集在一起,选定一个避风地方,烧起一堆篝火,众人轮流敲打,有时也游动敲打。闹年锣开始时,钹领锣响,以“喳——锵——喳——锵——喳喳——锵”的节奏,高中低音和谐配合,音质浑厚、尖脆、悠扬,往往敲闹到深夜。至除夕之夜,听到放炮竹迎新岁之时,闹年锣活动便进入高潮,炮竹声一停,铜锣队就开始到各家各户去拜年。每到一家,主人都放鞭炮迎锣队,由主人领人厅堂互相叩首恭贺,接着全体队员和随从人员再向主人表示贺意,主人以糖茶、糖环糍热情接待。离开主人家时,主人又鸣放鞭炮欢送。

3.赛铜锣。赛铜锣是壮族人民在闹年锣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处敲锣比赛活动,同样在春节前后进行。有村与村对赛,也有几个村联合为一方对赛。赛前,比赛双方在野外海滩或草坪选定场地,搭好锣架,并烧起一堆篝火。赛时,由挑战一方先敲锣。另一方立即敲锣应战,参加比赛的人轮换敲锣,如果哪一方锣声稍弱,对方就会哄声取笑,双方赛锣队越敲越起劲,谁也不甘示弱,坚持赛到天亮。若哪队能一直保持参赛人数和雄亮的锣声,就算获得最后胜利,还鸣放鞭炮庆贺胜利,另一队则扫兴停锣收兵。

4.炸火狮。按照壮家传统习俗,炸火狮是为了驱赶岁末常出来危害人类的“年”这种独角兽,是流传多年的风俗,当地群众用炸火狮表演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在炸火狮时,地下鞭炮纸越厚,则代表生活越发红红火火。只见勇敢的舞狮人赤膊上阵,手举火把上场。领狮人点响两排爆竹,投向舞狮人,头炮一打响,现场围观的壮民与游客纷纷点燃爆竹向“火狮”进攻,舞狮人使出看家本领,之字步、梅花步、八字步轮番转换,动作敏捷而又不失优美。过一番热身后,加入“炸狮”的游客越来越多,面对四面八方的进攻,舞狮者慢慢有些招架不住了,同队舞狮者立马冲上去替换。整个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两个小时下来,地下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鞭炮纸,按照壮家传统习俗,在炸火狮习俗中,地下鞭炮纸越厚,又代表生活红红火火。

5.抢花炮.是壮族春节举办庙会时的传统体育项目。参赛队每队8至10人,比赛时,将一个直径8公分的铁花环,放入装有火药的铁铳内,然后点火发炮,将花环送上天空。花环掉落,双方队员即猛烈抢夺或藏或掷,气氛紧张而热烈,在规定的时间里,待裁判员鸣锣或吹哨宣告比赛结束时,花环在那一方手中那一方就是胜利。花环归胜利方保管,比赛时交回炮会进行比赛,帮名“还炮”。

6.追天灯.追天灯也是壮族传统体育节目,活动时间多在春节晴朗天气进行。天灯亦称“孔明灯”,先用竹笏编织成底部直径0.33-1米、高1-2米的圆筒形或圆锥形框架,后以纸粘贴紧密,状似火箭,内吊一个用铁丝结成烧火蓝,供放松柴燃烧。制作天灯,要求上下匀称,左右平衡,轻便,使天灯上升时平稳,圆锥形天灯还要设一个方向舵。放飞时,点燃烧火蓝内的松柴,人们敲锣打鼓吹唢呐,群情激昂。天灯渐渐升上天空,当其底部的鞭炮一响,人们便开始追逐,不管“天灯”飘向何方或飘游多远,都穷追不舍,以先抢到天灯为胜。当天灯被抬回时,人们同样敲锣打鼓吹唢呐迎之。

看完壮族春节丰富的民俗,你还会出省吗?根本不用,在广东省内就可以欣赏到如画卷一新的少数民族民俗,过一年民俗文化年。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