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傣族蒙面情歌为爱情而歌唱

目前“红河谷-绿汁江全媒体宣传活动”走进元江。在哀牢之麓、元江之滨一个名叫者嘎的村庄里,记者听到了生活在这里的傣族古老支系水傣用本民族语言吟唱了千百年的蒙面情歌。

在村庄深处,身穿傣族服饰的妇女,每人手持一块精美的刺绣方巾遮住脸部,围坐在石桌旁,口中哼唱着悠扬而婉转的曲子,吸引了周围的人们驻足,静静聆听这美妙的情歌。

01

表达爱意的蒙面情歌

据了解,蒙面情歌起源于元江的水傣,水傣人自称为“傣喇”。在元江,水傣主要分布在澧江街道的江东、玉河、龙潭、那整、南洒、南昏6个村(社区),红河街道的桥头、红河、凤凰3个社区,以及曼来镇的部分村子。这些村寨都分布于元江沿岸,元江人称为“摆依十八寨”。由此可见,河谷地区的村寨是蒙面情歌流传的核心区域。

其实,在傣语中,蒙面情歌是一种被称之为“哈”的民歌。65岁的白琼兰老人是者嘎村里唱蒙面情歌的“高手”,她告诉记者,她从十二三岁开始便跟着母亲学唱蒙面情歌,算下来她已经唱了50多年。

据白琼兰介绍,在者嘎村里,关于蒙面情歌的来源,还与一个传说有关。相传,旧时者嘎的傣族群众并不太擅长唱歌,村里有一个年轻的小伙经常到邻近的汉族村寨去听歌、学唱,回到村子以后,就集合了三四个小伙跟他一起把这些曲子都改编成傣语的歌曲,然后便到自家屋顶上去唱。说到此处,白琼兰老人有一丝激动,她说:“这一开腔不得了,一下子就把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吸引过来听歌了。”

但是这几个唱歌的小伙长得太俊美了,所以有很多人在听歌的时候总是会转移注意力,过多地关注他们的外表而忽视了歌曲。所以几个年轻人就想了一个办法,唱歌的时候拿一块手绢遮住脸部,这样就会让人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他们唱的歌曲上。

在几个年轻人的带领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唱歌,男女老少都有。一开始是闲暇的日子唱,后来便统一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和端午节,青年男女们精心打扮后成群结伴到村里的僻静处或风景优美的地方唱。后来,这样的唱歌方式渐渐成了村中年轻男女互表心意的最佳方式。因为年纪还小,姑娘们唱歌的时候总是害羞地低着头,不敢抬头面对自己的意中人,所以她们便借鉴了那几个年轻小伙的方法,唱情歌时用一块手绢遮住脸部,之后就有了“蒙面情歌”的叫法,遮脸的手绢也被称为“羞巾”。

据白琼兰老人介绍,蒙面情歌的曲调比较单一,重中之重是歌词内容,在基本调式不变的基础上,扩展歌词内容,现编现唱。蒙面情歌的演唱形式灵活多样,可单独对唱,也可集体对唱,田野里、果树下、村寨旁都可作为对唱地点。通常是男唱一调、女回唱一调,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互相表情达意,博得对方的好感和爱慕,建立稳定的情侣关系。在吃完定情饭之后,便可正式提亲,然后组建新的家庭。

02

傣家人的情人节——傣族蒙面情歌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和五月初五成为了水傣人心中默认的“情人节”,他们会在每年的这两个日子里,举办隆重的傣族蒙面情歌会。每到节日时,村里的年轻男女都会穿上最隆重的节日盛装,到固定的场所去唱情歌,抒发对爱情的向往。

据白琼兰介绍,傣喇男子穿着相对单调一些,通常是土布缝制的深蓝色衣服即可。与男子相比,女子的穿着就显得精美、庄重,她们要头戴花色傣锦制成的包头,身穿自织的布做成的服饰,上衣必须是衣襟开向右侧的宽大短袖,袖口还要绣上花边,还有马褂、裤子、腰带等都是自己亲手缝制的。

穿上节日盛装以后,少男少女们就到傣族蒙面情歌会上吟唱蒙面情歌,希望借此一展歌喉,找到自己的意中人。这样的集会,成了年轻人结交异性朋友、寻觅终身伴侣的良辰佳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参加傣族蒙面情歌会对傣族青年男女来说是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

水傣人在傣族蒙面情歌会上通过对唱这种方式来寻找意中人,其实也体现出了他们自然崇拜的生态观以及和谐的人生哲学,反映出了傣族的民族性格和审美观、价值观。从他们用手绢遮面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来,虽然一开始遮面是为了掩饰害羞,到了后来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寻找终身伴侣不应该过度看重外表的意思,而更应该考察对方的人品,注重内在修养。这样说来,傣族蒙面情歌会其实蕴含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如今,傣族蒙面情歌会承载着元江水傣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已经不仅仅是者嘎群众相亲交友、以歌会友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展示和传承傣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增强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增进民族情感、促进与其他民族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最后,白琼兰表示,随着社会的进步,青年男女们结交异性有了更多便捷的方法。所以会唱蒙面情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是老一辈人还是希望年轻人能够认同以歌会友这种方式,并把蒙面情歌传承下去。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