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五”“端阳”“重午”。《荆楚岁时记》云:“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划船竞渡,是为救他。”端午这天,人们包粽子,喂江中鱼,以防鱼吃屈原身体;戴香包、抹雄黄、门窗插艾叶是为“避邪”。唐宋以后,端午被规定为传统节日,朝廷常给百官以赏赐。
端午节起源又有一说与屈原投江无关,2012年6月19日《读友报》载:先秦时代,认为五月为“毒月”,五日是“毒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为重。古代认为“五月子者,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记:“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作者王充记载:“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起名“镇恶”。先秦后,此五月初五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抹雄黄、以避疫,戴老虎、狮子香包以克邪,小孩身背五毒香包以逼凶恶,就合情合理了。秦朝以后,人们忌讳“端五”,香包所以把“端五”改叫“端午”。
庆阳端午节
庆阳人把端午叫“单五”。千百年来,庆阳人一直保留着过端午,吃粽子、戴绌绌的这种习俗。每逢端午节,人们提早要为小孩做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香包(即绌绌)、购雄黄、拈花绳、碾黏米、扳粽叶、买红枣、称蜂蜜,为端午这天奔忙。端午清早,农村人早早起来,把院墙外种的带有露水的艾草割下来,拿到集市上去卖。城镇上人再买上艾草、粽子(也有自己包的)、油糕、香包、雄黄、香草、花线等回家,先给小孩胸前戴各种香包、脚手上拴花线绳、上衣双肩缝老虎狮子、衣背上缝蝎子、长虫、青蛙、蜈公等五毒香包。然后给门窗插艾草、吃粽子、吃抹蜂蜜的黏米饭。这天街市上到处是买卖香包的,中午后就撤光了。2002年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举办后,每年或隔年办一次香包节。各县带香包集中到庆阳市的各街市展销,精品集中于固定展厅,每县区一大展室。庆阳市政府邀请中央及有关省市专家前来参观、研讨,指陈得失,推介宣传,使庆阳香包名传天下。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庆阳民俗里的大节日,除包粽子、擦雄黄、门上插艾等习俗外,庆阳人的端午还有一些特殊的节俗。这天庆阳的乡村一般都做糯米饭或黏米饭,用本地的小杂粮粘糜子碾的黏米做成,浇上土蜂蜜或糖稀,叫“黏米饭”,若包成粽子,旧名“角黍”,别有风味。端午节是孩童们除春节外最开心的节日。这天所有的孩子都要戴上“花花绳”和“耍活”(香包),打扮得花枝招展。“花花绳”是用五色丝线捻成的五色花丝绳,戴在孩子们的脖颈、手腕、脚腕上,俗传可以避毒虫。其俗由来已久,据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礼异》载,唐时民间即有戴“宛转绳”(又名“长命缕”)的习俗。清乾隆时合水知县陶奕曾编的《合水县志》“岁时”载:“端阳插艾,饮雄黄酒,佩续命丝。”所说的“续命丝”就是俗名的“花花绳”。“耍活”又名“绌绌”“荷包”,以各色布或绸子缝制成十二生肖、五毒(蛇、蝎、蜥蜴、蜘蛛、蜈蚣)等各种动物,或以各色丝线盘成粽子,内均填充各种中草药配成的香料(名“香草”)。孩子们的前胸后背、双肩上挂满的各种颜色鲜艳、香气袭人的耍活,既体现了以毒攻毒、趋吉避凶的民俗心理,也是对他(她)们母亲、祖母或外祖母针线手艺的展示。俗语云:“五月端午耍线哩,八月十五耍面哩。”说的正是这种民俗。小小的耍活使得这个传统的民俗节日在庆阳变得活色生香、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