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五”与“午”吴语中谐音,午时阳气最盛,故又有端阳和重午(五)之称。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于是人们纷纷避疫,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习俗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而乌镇是吴越之地,端午习俗更多的却是与伍子胥有关,伍子胥是春秋时吴国的大将。相传,他曾建议吴王阖间先立城治兵,后兴霸成王,为吴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夫差继承王位之后,伍子胥又辅佐其实现了称雄东南、争霸中原的伟业。后因他敢于直言相谏,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尽。伍子胥死后,他的尸体被装人皮革所做的袋子投人江中。此日正是端午。吴越地区百姓十分怀念这位忠臣良将,每年端午节,都要在江河之上举行龙舟竞渡等活动,以示纪念。
嘉兴清代诗人朱彝尊的《午日吴门观竞渡》:“胜日衔杯罢,轻舟解缆初;尽传迎伍君,不比吊三间。”从中可以知道,直到清代,端午竞渡还被看作是纪念“伍相”的一项民俗活动。而在桐乡,端午节龙舟竞渡早已无迹可寻,代之而起的是被赋予了蚕桑文化的踏白船(或称摇快船),形式上把划桨改成了摇稽,时间从端午改成了清明。如崇福芝村水会、洲泉双庙诸的“蚕花胜会”、乌镇的“香市”(竞渡在西栅高桥附近举行),等等。
除了赛龙舟这样热闹的民间庆典外,端午这天并不是个讨人喜欢的日子,以前在民间有很多禁忌。传说这一天黄色当道,需吃黄鱼、黄鳝、黄豆腐干,连道士送来贴在门上驱鬼的“端午符”也是用黄纸写的;未满周岁的孩子端午这天要到外婆家去过,称为“躲午”,据说这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月”,酷暑将临,瘟疫蔓延,而“重五”是个最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当日将未满周岁的)L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家长还要给孩童戴老虎头帽子、穿老虎头鞋子等等。
民国《乌青镇志》记载:“五月为端午节,一名天中节,道家以天师符分送施主,堂上悬张真人像或关圣、钟馗像,门插葵艾,食角黍,饮营蒲酒,穿赤豆,缀辫鬓作百索……妇女剪彩增为人形谓之健人……”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在门媚或窗沿上悬挂艾篙、葛蒲及大蒜头,以避邪祛毒,清人项映薇的《古禾杂识》中记载:“重午日,梁间贴朱砂辟邪符,胆瓶供葵花、艾叶,正午饮葛蒲雄黄酒。闺人做蟾赊袋、蒜葫芦、金蜘蛛、绢老虎、钗梁缀、健人符;市上筛锣击鼓,跳黑面钟馗、红须天师;南湖观竞渡。”
菖蒲雄黄酒,把雄黄研末和菖蒲根屑一起加在烧酒内调和,即为“雄黄酒”,俗信饮用可以攘瘟驱毒,除饮用外可洒于墙壁床帐边。此外,还可用雄黄酒涂抹小儿的额头,或涂抹在小儿面颊耳鼻,认为这样就可以驱避毒虫。
最典型的习俗是在小儿额头画“王”字,借雄黄避毒,又借猛虎镇邪。
戴香囊是端午习俗之一,旧时绣制香囊是一项极重要的女红,每到端午节前夕,闺阁女子媳妇细嫂们就要早做准备,在自己做好的香囊上设计新奇的文饰,再巧加刺绣,如十二生肖、狮子、双鱼、盘肠、花草、珍禽、瑞兽、蔬菜、瓜果等吉祥图案,香囊形状则长方形、正方形,也有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斗形、月牙形、扇面形等等,上绣有花、草、虫、鸟及罗汉钱等,款式极为精美,或者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香囊多以棉布、丝绸为材,工艺讲究,需裁剪、刺绣、挖补、粘贴、缠绕,闺阁中各展手段显示本领,争奇斗巧,一旦完成,到时候拿出来交流品评,互相馈赠。
端午香囊常用中草药,除了雄黄、朱砂、香药外,还有其他中药材,如化浊驱瘟的苍术、白芷、营蒲、冰片、牛黄、川芍、辛夷、艾草等,以驱虫避瘟防病。以前乌镇农村制作的香囊别有讲究,一般为小孩子佩戴,由孩子的母亲亲手做成,里面要放7种谷类(大麦、小麦、玉米、燕麦、大米、粟米、高粱)和一本折叠的历本,再加上小孩的生辰八字,以及端午当天摘下的艾叶或桃枝之类的物件,称之为“历本香袋”,据说,放谷类是希望小孩长大后崇尚农耕文化,而历本(古称皇历)象征威严,能够镇妖驱邪,小孩佩挂着可以护身。
清人蔡云的《吴觎》诗:“蒲蓬卵蒜挂床前,芷术香芸地下燃。还怕夜来眠不稳,碧纱帐外点蚊烟。”点蚊烟也是乌镇人过端午的一种特殊习俗,也称“打闷烟”或“打蚊烟”,在端午节这天中午,人们在堂屋内点起炭火盆,将从野外采来的艾篙、蚊子草(花形似蚊)等放人炭火盆,使其生出袅袅浓烟,散发出呛人的烟味,据说打过蚊烟之后,人夏蚊子就少了。镇上人“打蚊烟”则加人了蒜皮、苍术、白芷、鳖甲、芸香等药用植物。在乡村,有小孩的人家会利用“打蚊烟”的时候“煨鸭蛋”给小孩吃,取一只青壳鸭蛋,于一端敲出一个孔,再捉一只小蜘蛛塞进孔内,用纸把洞口封好后,放进炭火盆偎烧,待鸭蛋偎熟之后,取出蜘蛛尸体,让小孩吃蛋,据说端午吃偎蛋可以除湿气、祛毒素,夏天还不会生痒子和疥疮。与乌镇一塘(白马塘)之隔的石门人丰子恺先生在《端阳忆旧》一文中回忆说:“我幼时,即四十余年前,我乡端午节过得很隆重……我的母亲呢,忙于‘打蚊烟’和捉蜘蛛……买许多鸡蛋来,在每个的顶上敲一个小洞,放进一只蜘蛛去,用纸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烟的火炉里喂。偎熟了,打开蛋来,取去蜘蛛的尸体,把蛋给孩子们吃……”
端午节吃“五黄”,这“五黄”的内容各地不尽相同,乌镇人的“五黄”是:雄黄酒、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其中雄黄酒是必不可少的,在古代,水乡乌镇地属湿热气候,草木繁盛,沼泽遍布,端午一到,蛇虫百脚(蜈蚣)出洞了,而雄黄正是古人对付蛇虫的绝佳良药,雄黄酒能驱解百毒,而且威力无比。现代人已知雄黄有毒性,就不再喝雄黄酒了。
人们之所以要食“五黄”,有一种观点认为,“五黄”能克“五毒”,以前的人们在端午这天,会用纸剪“五毒”图像贴于门或窗上,“五毒”是指毒蛇、娱蛤、蝎子、壁虎、蟾蛛,人们还把“五毒”图像贴在墙上,是表示要把这“五毒”钉死在墙上。认为这样做了,“五毒”就不会出来为害了。还有一种习俗就是以毒攻毒,比如吃蜘蛛蛋、吃癫蛤蟆(蟾蛛)、吃蛇肉等都属此意。清《吴越风土录))记载:“端午日,药市收癫蛤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民间俗信蟾赊为疮科圣药。蟾蛛有毒,而中医讲究“以毒攻毒”,蟾赊自然成为中药之一种,可见旧时嘉兴端午即有蟾蜍入药之说。
在乌镇乡村,每当端午节到来之际,给家中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这种虎头帽用色布制成,一般做成圆箍形(即只有帽沿,没有帽顶),帽的正前面用五颜六色的布线缝成老虎面形,虎眼圆瞪,虎须上翘,虎额上书以“王”字,形象逼真,有些虎头帽还在帽沿四周用彩线绣上“五毒”图像,寓意以虎克瘟降魔。认为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就可以防止“五毒”的侵害。尽管这些习俗有着或多或少迷信的成分,但不能否认它是古代人民在艰苦环境中积累的生活经验。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唯有端午节的别称最多:端五、重五、重午、端阳、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娃娃节、五月节等等,在两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无论是从名称、内容还是到象征意义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不管怎样变化,端午节的本源是质朴而纯粹的。江南的气候恰好在端午前后由冷变热(湿热),为了让生命更能适应温度、湿度的骤然变化,抵御自然界邪毒之物的侵袭,端午习俗便应时应地而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习俗所承载的内容、形式越来越多,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