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木雕工艺:突出特色 雕刻经典
2012年,贯岭战坪洋黄杨木雕工艺列入第二批福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贯岭地处闽浙边界,传统文化受浙南影响较深,民间工艺美术艺术也积淀较多。近几年来,贯岭民间工艺美术在省内外屡屡获奖,引起业内人士的兴趣和关注。2013年,贯岭的木雕作品《世俗百态》获得福建省“争艳杯”金奖;此前,《雀之灵》也获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评比金奖;不少作品选送台湾参加艺术交流展,被福建珍品馆收藏。去年厦门文博会上,贯岭木雕又喜获“最佳技艺奖”,作品独特风格吸引海内外收藏家的眼球。所有这些成绩,都说明了贯岭木雕有着不菲的工艺实力。
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贯岭木雕工艺属于黄杨木雕的一种,以黄杨木为原料而得名,主要作品品种来自于浙江温州地区,作为立体雕刻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其工艺形成始成于元明时期,追本溯源,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黄杨木雕以圆雕为主,技艺娴熟,明清以后,经过民间雕刻大师的创造,还衍生出黄杨根雕、劈雕、拼雕等多种形式,使之成为我国传统木雕中最具活力的工艺品种。1996年,贯岭人温作平跟随浙江黄杨木雕第六代传人吴尧辉学习黄杨木雕技法,十年之后,他回到家乡,创办“乡村工艺”黄杨木雕个人工作室,创作木雕作品在各地专业美术展参加展览并获奖,也带动了木雕工艺的发展。
贯岭传统木雕工艺题材内容十分丰富,以直接表现乡村生活为主,涉及耕种、收获、桑蚕、纺线、织布、放牧、狩猎、情爱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还表现人们熟悉的如鸡、鸭、鹅、兔、猪、牛、马、鹿、蝙蝠等飞禽走兽,以及植物花卉、蔬菜瓜果之类。也有表现吉祥图案、戏曲人物,供人们欣赏品味。总体来说,贯岭木雕有它独特鲜明的风格,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造型上大胆夸张,以“大巧若拙”的方式表达了一种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特别是着意表现人物动态的传神写照,使形象充满生气,很能打动观众。
讲究制作方法与步骤
创作一件作品,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据贯岭黄杨木雕工艺师介绍,木雕工艺有严格的制作流程,要根据木头的特性选材,对木材要独具慧眼,注重选择适合于所表现作品的材料。雕刻师最讲究的是雕刻技法,即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对材料做“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只有掌握技巧并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刀法。好的工艺师采用木雕传统工具,主要有平口刀、圆刀、环型刀、三角刀、斜刀等刀具,而不使用电锯、电钻、刀片等现代工具。他们认为现代工具都是对传统雕法的冲击,用现代工具创作的作品会生硬、无神、死板,无法达到传统技艺创作的作品高度。黄杨木雕工艺师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结合了传统木雕的各种特点,做到构思精巧、刀法纯熟,作品往往具有一种天然之美。
民间木雕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这说明,黄杨木雕在传承上,讲究制作方法与步骤。通常要画创意稿,再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木雕师说,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要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和线条已趋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随后要经过修光、打磨、着色上光。木雕着色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质和花纹在颜料的覆盖下还依然可见,其颜料用量依据作品材质酌情而定,要求尽量体现出作品内容形式的需求。有些木纹通过着色则更加清晰,更符合天然木质的种种美感。
质地坚韧色黄清润
温作平从小在父辈根艺熏陶下成长,热爱绘画、工艺美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他深刻体会到要创作一个好木雕作品,在考虑作品题材与应用手法的同时,更要对所选择材质有深入正确的理解。在木雕现场,可感受到木雕工艺师往往视作品为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每每完成一件称意的作品,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和成就感。他们对作品有如孕育生命的诞生,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细细品味似经历一次死生过程,这便是创造艺术的魅力。但是真正感受到它的这种无穷魅力,需多雕多练,多琢磨,熟能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贯岭乡村工艺工作室采用的黄杨木雕,质地坚韧、色黄清润,有如象牙效果,且经久不褪色,适用于雕刻人物、飞禽走兽、花卉等比较纤细的工艺品,用黄杨木所创的作品还能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温作平在掌握这些传统技法的同时,更是把西方美术、学院雕塑元素结合到现在所创每一件作品中,使黄杨木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温作平希望能培养出新一代年轻木雕艺人,传承和发扬好这个艺术门类,使传统黄杨木雕也能继续散发新的生命力量,让传统雕刻技法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