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中国服饰:丰富多彩、南北交融——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服饰是我国古代服饰的大变动时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继承自己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族服饰,改进、创新自己的服饰,这就使得魏晋南北朝服饰丰富多彩。
褒衣博带,魏晋风度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战乱频繁的时期,政治形势非常混乱,人们生活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文人士子们空有忠君报国的志向,却无用武之地。他们不再过多地局限于儒学的条条框框,而是开始“叛散五经”,强调人的个性解放,追求自我。于是出现了褒衣博带的流行时尚,形成一种独特的魏晋风度。男子坦胸露臂,追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女子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尽力展示优雅和飘逸的风姿。关于这点,《洛神赋图卷》中的人物造型就是最好的体现。
《洛神赋图卷》局部(东晋·顾恺之)
奢靡异常的女装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衣裙有不少的新式样,新奇诱人是当时的时髦风尚。南朝女装已经从深衣制度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贴近人性。女装虽然还是由襦衫和长裙组成,但已经不再合为一体,而是各成体系。当时女装上衣逐渐变短;衣身变得细瘦,紧贴身体;由掩襟改为对襟直领,露出较多的脖子和胸部;衣袖也变得又细又窄;在小臂部开始突然变宽;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颜色的边缘饰品;腰间用一条帛带系扎。 在女装家族中,裙子地位之重要是毫无疑问的。自有服饰历史以来,裙子一直紧紧追随着女性,通过长久的互渗,已经成为最具女性气质的服装:温婉,妩媚,飘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似乎深谙其中的道理,在有限范围内,大展裙子之魅力,使得女性柔美和裙子的韵味相得益彰。
《洛神赋图卷》局部(东晋·顾恺之)
《烈女图》(东晋·顾恺之)
汉族男子的主流服饰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对当时的服饰潮流曾做过这样的描写“自从西晋末年的战乱以来,衣服鞋帽的式样经常变换,没有常规,忽长忽短,时宽时窄,有时风行粗大高昂,有时风行低小精细。人们追随着时尚,争着去效仿新的式样。”这段描写不难让我们看出“褒衣博带”并不是当时唯一的流行服饰款式,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服装。由于当时社会追求奢侈享乐的风气日盛,加上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不断融合,所以服装式样多变复杂。
军旅服饰:明光铠、裆衫
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兵防护服中出现了比秦汉时期更完备的钢铁铠甲。
裲裆铠衣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筒袖铠、裲裆铠和明光铠。筒袖铠是在东汉铠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铠甲。在三国时期,它是最常用的一种钢铠。它的基本特征,是用小块的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前后相连,穿缀成圆筒状的身甲,并在肩部装有护肩的筒袖,所以叫做“筒袖铠”。穿筒袖铠的人,一般头上都戴有护耳的兜鍪,顶上还有装饰的长缨。南北朝士兵的服制是头戴兜鏊,身穿祷褶,再配裲裆铠。这种装束也是武官的甲制。“裲裆”,既可以理解为“裲裆衫”,又可理解为“裲裆铠”。
明光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