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

  明代端午节食俗为吃角黍,即粽子。有关粽子的最早文献记载,是晋周处枟风土记枠,枟太平御览枠卷三一引该书:“仲夏端五。端,初也。俗重五日同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秫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从文中阴阳尚包裹未分之象的意思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