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的部落有哪些?裕固族的部落介绍

作者:林林

清中期,原来的7个鄂托克演变为:大头目部落(即诺彦·鄂托克)、罗尔部落(浩尔凯·鄂托克)、八个马部落(乃曼·鄂托克)、杨哥部落(杨哥·鄂托克)、呼郎格部落(呼郎格·鄂托克)、五个马部落(巴岳特塔吾·鄂托克)、亚拉格部落(亚拉格·鄂托克)。后来,这7个部落又形成了10个部落。在尧熬尔人语言中“部落”仍叫“鄂托克”,本地的汉语把“部落”习惯叫做“家”。到民国初年时,尧熬尔人的10个部落集团,分别操蒙古语、突厥语、藏语和汉语。

以下是清朝康熙雍正时划分的尧熬尔各部落牧场,这种状况延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4年。

(1)大头目部落(诺彦·鄂托克(non·otogh))

属蒙古语族的尧熬尔。这一部落也叫做“什开鄂托克(xike·otogh)”,意为“大部落”。清中期以后,因为这个部落和其直辖的鄂金尼部落(曼台部落)、谢金部落共同向清朝交纳15匹茶马,所以在汉语中称这个部落为“十五个马家”,也因大头目(尧熬尔诺彦)在此部落,而叫做“大头目家”。

这一部落是由“阿勒坦·乌日古(altan·urevh)”氏族(牙孙)组成。后来这一氏族也叫做“安江牙孙(anjang·jasen)”或“安章兀鲁斯(anzhang·ulus)”即安江氏族。据说安江是西域地名,因为尧熬尔汗和诺彦的大本营曾长期在那里,后来成了王族姓氏。另一说安江即“安定”的转音,因是安定王后裔故称安。尧熬尔的台吉们均属这个部落。游牧社会的特点,使这个氏族自然成为一个部落。这个部落是全体尧熬尔的政治中心和最高世袭首领的大本营。

早在16世纪初,尧熬尔人初到这里后,就在黑河上游建立了古佛寺(黄番寺),尧熬尔人叫“鄂金尼·苏美”。是阿勒坦·乌日古氏族的汗、诺彦和台吉们敬奉香火的地方。他们就是后来的大头目部落的前身。当时,他们游牧于西拉告图(金瑶岭)、察汗乌苏塔拉(野马川)、乃蛮额尔德尼(八宝山)、八字墩川和苏日托莱一带,并以这一地区为全体尧熬尔人的政治中心。在今祁连县附近,还有他们祭祀过的鄂博,后来叫做“诺彦鄂博”。清雍正年青海事变后,这一部落渐趋衰微,大部分人马被迫迁到了黑河以西。黑河以东只留下了少数人口,后来这些留在黑河以东的民众自成一个部落,叫做“鄂金尼·鄂托克”,即曼台部落,这一部落在后面另外介绍。大头目部落的另一部分人迁到了游牧在西部的亚拉格部落中,这一部分人叫做“谢金·鄂托克”,谢金部落很小。一说他们是大头目派往亚乐格和呼郎格部落的人口。他们的茶马和大头目部、曼台部一同交纳。他们游牧在距离曼台部落、大头目部落很远的亚乐格部落草原。后来他们依附于亚拉格部落,没有产生多大影响,所以也没有列为一个单独的部落。后来,谢金部落渐渐融入亚拉格部和呼郎格部,在清末已改操突厥语。现在他们的后裔仅有几十户人家,其姓氏有:安江、苏勒杜斯、阿克塔塔尔、阿郎、卡勒克尔等。分布在今肃南大河区东岭、西岭、光华以及皇城区马营等地。

清代中期,因战乱和瘟疫,大头目部落人口大减。为了补充人口,大头目从其它各部落抽调了部分牧民到自己部落。这些人有西部操突厥语的尧熬尔,也有东部操蒙古语的尧熬尔。他们带着自己的眷属来到了大头目部落。后来,他们就成为大头目部落的组成部分。大头目部落除安江氏族外,其它氏族大多数都是这个时候迁入的。

清雍正年以后,黄河上游以北的蒙古人和尧熬尔人等衰落。藏族部落渡河北上。19世纪中叶,藏族阿柔部落从阿尼玛卿大雪山迁徙到了尧熬尔的希克日·巴尔斯(今门源狮子口)、西拉告图草地,以及蒙古默勒王的草地。几十年后,整个尧熬尔草地的黑河上游各支河流流域都遍布藏各部落的牧人。藏族人与尧熬尔人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因为此时尧熬尔人已彻底衰落。藏族人轻而易举地占据了大片的尧熬尔草地。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大头目部落人口急剧减少到了20余户人。除了因各种灾难减少人口外,“王族”大头目部落因不断派遣,也遍布其他各部落。当时,大头目部落游牧于康隆寺周围、巴彦郭勒、阿热勒郭勒(今泉源河)、布尔汗温都尔(东牛毛山)、白音博格达(西牛毛山)、大瓷窑、亚地大坂(九个泉),拉盖大坂等梨园河以东的地区。中心在康隆寺。

大头目部落的后裔现在主要分布于今肃南县康乐乡康丰、巴音以及康乐乡所在地和县城红湾寺镇。

(2)乃曼·鄂托克(naiman·otogh)

属蒙古语族的尧熬尔。这个部落在汉语中叫做“八个马家”,后又叫做“东八个马家”,以区别于“西八个马家”。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叫法,因为该部落的尧熬尔名称“乃曼”一词,在本族语中是“八”的意思,有人便望文生义地解释为“八个马家”,认为该部落交纳八匹茶马。实际上,该部落向清、民政府纳马23匹,并无交过8匹马的历史。

乃曼部落除游牧生产外,狩猎比重很大,牧民同时也是猎民。他们长期游牧狩猎在祁连山腹地的深山密林中。清代中期到民国时期,他们游牧的范围是南到祁连山南侧的黑河上游胡鲁斯台、下八字墩、察汗布拉格,北及祁连山北侧的布尔汗温都尔(东牛毛山)、大瓷窑坡,西至拉盖大坂。民国时期,他们有140余户。

乃曼部落的人口现分布今肃南县康乐乡红石窝村、大草滩村、寺大隆村、皇城镇营盘村、大湖滩村、皇城镇所在地、康乐乡所在地以及县城红湾寺镇。

(3)鄂金尼·鄂托克(ijini·otogh)即曼台部落

属蒙古语族的尧熬尔人。“鄂金尼·鄂托克”是“主人的部落”、“君主的部落”之意。“鄂金尼”意为“主人”、“君主”之意。民国时期,人们又叫这个部落为“曼台部落”、“曼台(montei)”是一句藏语,意思是“弯曲的角”。据说鄂金尼部落的一个头目头顶长着一只小角,所以周围的藏族人叫做“曼台”,视为吉祥之角,后来“曼台部落”这个名称便流传代替了旧的名称。其藏语的名称流传的另一个原因是,自清末民国时期,鄂金尼部落四周迁来了藏族游牧人,藏族人远远多于他们。所以鄂金尼部落深受藏族人的影响。迄今为止,部分人家在家庭生活中使用藏语。

前面已说过,曼台部落、谢金部落和大头目部落最初是一个部落,同属阿勒坦·乌日古氏族后裔。是自清朝雍正年后分离而形成3个部落。最初,曼台部落和谢金部落的头目是大头目的堂兄弟。曼台部落和谢金部落系大头目直辖的两个特殊集团。这3个部落的“茶马”赋税由大头目统一收交。

曼台部落、谢金部落和大头目部落在没有分离以前,游牧范围是一样的,即东起西拉告图(金瑶岭)、希克日巴尔斯(门源狮子口),西至苏日托莱山脉主峰、巴彦尼库和阿木尼尼库、黑河源头等地,南起乃蛮额尔德尼(八宝山)西南的乌兰木仁(大通河上游),北起腾格尔达坂(青大坂)和阿尔斯郎达坂(红达坂)一线。上世纪50年代在青海祁连县附近曾出土一块石碑,上面用汉、满、蒙古、藏文字刻着以上所写到的地名和尧熬尔等各部族的名称。

清朝雍正年间分离为3个部落。同治年间又遭萨尔塔兀勒起义时的战乱,民国时期马步芳部队侵占。曼台部落的牧场已缩小到了鄂金尼郭勒(八宝河)以北,黑河以东的狭小群山牧场。

曼台部落在民国初人口已减少至40余户。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曼台部落全部迁徙到了祁连山北侧的皇城滩。现分布于肃南县皇城镇北极、北峰以及皇城镇所在地和县城红湾寺镇。

(4)杨哥·鄂托克(yangg?·otogh)

属蒙古语族的尧熬尔人。据说是来源于古代突厥──蒙古部落“汪古”“雍古”等。他们曾游牧在八字墩川,那里曾建有西拉尧熬尔早期的寺院曼曲告巴,也叫曼曲苏美,塔日巴佛爷主持。这一寺院今有其遗址。这一带鄂博遗址也不计其数。杨哥部落游牧的范围是:祁连山南麓的八字墩川到苏日托莱及乌兰木仁上游。民国初,他们游牧范围缩小到了八字墩河以北的库库郭勒(长干河)、黑藏大坂、热木乔大坂、小白泉、羊沟大坂、黑河滩一带。向清朝、民国交纳茶马23匹。民国末年,人口已减少至20余户。

现分布在肃南县康乐乡杨哥村,皇城镇向阳、皇城、营盘和大湖滩村一带,以及皇城镇所在地和县城红湾寺镇。

(5)赛尔丁·鄂托克(sairdin·otogh)

属蒙古语族的尧熬尔人。汉语中也叫“四个马家”,源于这个部落曾交纳过4匹茶马。这个部落是清代中期以后,以赛尔丁氏族为主,从大头目部、罗尔部以及其它部落分离出来的新部落。“赛尔丁”(现在写作“赛鼎”)是这一部落氏族的古名称。一说“赛尔丁”即“赛尔德格”,意为:(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峰。另一说,这个氏族源自蒙古族的塞尔丁部落。蒙古族的塞尔丁部分布于青海海西和甘肃肃北一带。他们游牧在大头目部落以东,南起石窑河,西到梨园河,西南到孔刚木达坂。民国末年仅剩8—9户人家。

现分布于康乐乡赛鼎以及康乐乡所在地和县城红湾寺镇。

(6)浩尔开·鄂托克(guurhekie·otogh)

属蒙古语族的尧熬尔人。汉语中叫做“罗尔家”。罗尔部与杨哥部原为一个部落。在清代中期他们的头目有两个妻子。两个妻子居住两处,后来部落也渐渐分为两个部落。“浩尔开”就是“两个母亲”之意。罗尔部紧临赛尔丁部落,他们游牧于南起孔刚木、海牙沟,北界纳赫图达坂(松木山),东到石窑河,西到东柳沟、九僧牙孜一带。向清、民政府交纳9匹茶马。民国末年仅剩18户人家。

今分布于肃南县康乐乡上游、隆丰以及康乐乡所在地和县城红湾寺镇。

(7)巴岳特塔乌·鄂托克(biedtawen·otogh)

属蒙古语族的尧熬尔人。汉语中叫做“五个马家”。“巴岳特·塔乌”是“五个巴岳特氏族”之意,“塔乌”就是“五”之意。而“五个马家”是以讹传讹的叫法,因为“塔乌”是“五个”之意,有人便理解为交纳5匹茶马,所以叫做“五个马家”。实际上这个部落自清到民国始终交纳23匹茶马,并无交纳5匹茶马的例子。

巴岳特·塔乌部落游牧于梨园河以西,与大头目部落、赛尔丁部落、浩尔开部落隔河相望。牧场范围是东起梨园河、西至红湾墩、南到土坡郎、北至炭寨子,中心在榆木山附近的经窑寺、红湾、大滩。民国时,该部落人口减少到了3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划阶级成份时,巴岳特·塔乌部落成份较高的牧民都被划分搬迁到了大岔牧场。

这个部落因处于东部和西部两种尧熬尔的交接地,风俗习惯均有影响,这里的大多数人都会讲两种尧熬尔语言(即突厥语和蒙古语)。现分布在肃南县大河乡的大滩、红湾、光华、大岔及皇城镇西城村、大河乡政府所在地、皇城镇所在地和县城红湾寺镇。

(8)萨格斯·鄂托克(sakh?s·otogh)

属突厥语族的尧熬尔人。汉语中叫做“西八个马家”,萨格斯部落也叫“阿日·乃曼”。“阿日·乃曼(arnaiman·otogh)”是“北部乃曼”和“北方乃曼氏族”之意。萨格斯和乃曼都是“八”之意,“西八个马家”的名字由此而生,并以讹传讹地流传。这个部落是由操蒙古语的东部尧熬尔和操突厥语的西部尧熬尔人混合形成。后来操突厥语的西部尧熬尔人逐渐占了多数。从服饰上仍可以看出风俗习惯互有影响,如妇女的帽饰仍然和操蒙古语的东部尧熬尔人相同。

萨格斯部落曾游牧于祁连山南麓的八字墩川、苏日托莱及乌兰木仁一带。清末,他们迁徙到了梨园河上游两岸及红湾寺周围。东接浩尔开部落,南临杨哥部落,东北接巴岳特·塔乌部落和亚拉格部落,西到水关的呼郎格部落。民国时仅剩30余户。向清、民政府交纳茶马23匹。

今分布于大河乡松木滩、大岔、老虎沟,皇城镇西水滩、皇城镇所在地以及县城红湾寺镇。

(9)亚拉格·鄂托克(yavhlakh?r·otogh)

属突厥语族的尧熬尔。汉语中叫做“亚拉格家”。他们游牧于巴岳特·塔乌和萨格斯以北的地方,摆浪河[bieranghol]两岸到红崖子、新坝、暖泉以及走廊北缘的戈壁沙漠包括东、西海子一带。后来牧场缩小,并分为明海一片,东岭、西岭一片共两部分。民国时,亚拉格部落有190余户人口。向清、民国政府交纳13匹茶马。

今分布于大河乡西岭、东岭、光华、大岔村(年龄较大的人大都兼通东、西部两种裕固语),明花乡明海片,皇城镇金子滩,以及大河乡所在地、明花乡所在地和县城红湾寺镇。

(10)呼郎格·鄂托克(hhorongghed·otogh)

属突厥语族的尧熬尔人。汉语中叫做“呼郎格家”。他们游牧在亚拉格部落以西,夹山以南的戈壁到南山水关一带,部分地区连接着藏族的哈拉图格部落(即今祁丰藏族)。后来牧场缩小,分布在莲花寺一带和南山的西岔河一带。向清、民政府交纳茶马18匹。今分布在肃南县明花乡莲花、前滩片,大河乡西岔河,明花乡所在地、皇城镇马西城一带以及县城红湾寺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各部落基础上成立了各乡政府。这种状况到1959年,因草原边界的划分而迁徒后,打乱了原来的状况。

除以上10个尧熬尔部落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集团。酒泉市黄泥堡尧熬尔属突厥语族尧熬尔人,目前全部使用汉语。据记载,明代1488---1506年就有裕固人生活在那里。他们从清代中期开始经营农业。部分人口是清代1636年---1662年迁去,还有部分人口是清朝几次西征准噶尔和青海时从梨园河一带的南山逃难到了那里。主要以萨格斯部落和呼朗格部落的人为主。当时在酒泉地区的南乡、北乡、嘉峪区、上黄泥堡和下黄泥堡等地有许多尧熬尔人。1958年酒泉上黄泥堡和下黄泥堡共有112户人家。现分布在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