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敲击体鸣乐器砻有什么起源?乐器砻的制作材料

作者:姜和

砻,壮族敲击体鸣乐器。壮族称榔。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流域的天等、平果、田阳等地。

历史悠久,起源于农民用以舂稻谷的一种长槽形器具。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静江(今桂林)民间,……屋角为大木槽。将食时,取禾舂于槽中,其声如僧寺之木鱼。女伴以意运杵成音韵,名曰舂堂。”后来,这种舂堂发展为庆贺年节和祈求丰收的舞蹈,砻也就成了专为舂堂舞伴奏的主要乐器。

用龙眼木、榨木等整段坚硬原木挖制而成,外形为一长方形敞口木槽(图)。槽长20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槽壁厚6厘米,槽口朝上,槽下两端支有木制或铁制脚架。砻体做工精致,槽壁外侧还绘以各种花卉和图案纹饰。使用木制击棒撞击,每根击棒长150厘米,外形与乐杵有些相像,两端较粗,中间手握部分较细,直径只有5厘米。

砻

演奏时,由八或十人(男女各半)分立砻的两侧,每人手执一根击棒,撞击槽底、内壁,或敲击槽边、外壁。发音响亮、铿锵有力,虽无固定音高,但由于敲击砻体部位的不同,在音高和音色上也有一定的变化。奏者还以棒互击,或交替击棒、击槽、击地,节奏清晰、明快,而砻的特色也就表现在这些丰富多彩的节奏变化上。多在节日或喜庆场合用于民间舞蹈《打砻舞》的伴奏,奏者边击边舞,乐舞结合,并有锣鼓参与伴奏,舞姿豪放粗犷,气氛热烈欢腾。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