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端午节风俗

端午节谈五的习俗

  五在我国的民俗中,一般认为是一个凶数。但是,辩证地来看,在很多地方,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它又是一个吉祥数。为趋吉避凶,人们从吉祥的方面多谈五之祥瑞。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有文化依据的,如天上有五大行星,人有五个手指,脚有五个脚趾。五就被赋予了应天合人的自然之数,天上星星是五角形放射,地上的花朵多是花开五瓣。

  人们重三贵五,一三五七九,十以内的奇数中,五处在正中的重要位置  脓书》曾指出“天之中数五’。

  《周易·系辞》中对十个数字进行分析评断道‘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种意识在历史上又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现象。

  据史料记载,殷商遗箕子向周武王纵论治国之大法方略,他把金木水火土视为万物的基本元素。战国之后,五行学说兴起便把它视为实物,此后在生活中便又形成了五谷、五畜、五果、五味、五脏等众多的名词意识。在民俗中,用“五世其昌”赞美家道兴旺,祝颂子孙繁衍五世同堂  《尚书·洪范》还把幸福的生活和人生概括为五福,即寿、福、康宁、美德、长寿天年。这种风俗后来又延伸为福禄寿喜财。

  天地问三五之夜,天庭月圆,二月有十五,八月有十五,洋溢着团圆、欢乐、喜庆、美好的元宵节、花朝节、中秋节三个民俗节日。因此,端午节人们相聚也习惯性地谈五这个数字的吉祥内涵和寓意,成为习和寓意,成为习俗,成为一部分人的风尚。

端午祭

  祀神,端午节也是一个祭把诸神的节日。其中有曹娥、陈临、蚕神、农神、白娘子、张天师、介子推和钟旭之祭。曹娥是浙江地区祭把的神灵之一,她是孝女的楷模,并把她与龙舟联系起来。浙江地区认为白娘子盗仙草救了许仙,也救了百姓,所以当地在端午节也祭白娘子。钟炮是端午节的另一位避邪之神,钟炮既可打鬼,又可驱疫,所以大家祭拜他。浙江有的地方认为五月五日是药王神农的生日,所日,所以届时祭拜。湖州等地还祭财神。福建等地称瘟神为大帝,修建庙宇供奉,端午举行大帝诞。端午祭主要是祭屈原,也有祭伍子胥的,活动丰富多彩,使端午节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苏州人把龙舟下水称为“出龙”,事先要迎神演戏,称为“下水”。

  江边搭建五米高的彩台,用作举行舞龙祭龙仪式,拜过涛神伍子胥,比赛就开始了。上岸时也要举行送神仪式,叫作“拔龙头’。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制作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以乐人,使祭仪成为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浙江绍兴一带,在端午节纪念曹她  《后汉书·列女卷》等文献记述,曹娥父亲在汉安帝永初二年(公元l08年)五月五日迎波神时被溺死。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沿江寻找父尸,日夜哭号不止,没有找到,便投江了。数日之后,曹娥抱父尸浮出水面。曹娥的孝心与当时当地的风尚相同,受到旌表,入孝女之列。后来绍兴一带,龙舟竞渡时,在龙舟上悬挂曹娥像以示纪念。

  端午节纪念陈临,也见于惦汉书》的记述:陈临任苍梧太守,勤政廉洁,移风易俗,政绩突出,百姓感念。他调走后,苍梧百姓在五月苍梧百姓在五月五日为其送别,后来每年怀念他,逢他调出的端午节这一无‘今小童洁服舞之”,以资纪念。

  后来,祭祀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其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民主女革命家秋理。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各种祭仪,都保持了原生状态。这种原生形态正是端午祭的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美学价值所在。民俗文化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前进,有许多新的内容自然会补充进来。端午祭的祭把活动内容越来越少,而文化内容越来越多,如吃棕子和赛龙舟已分别演变成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体育竞技活动。

  端午节也以桃印为门饰。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假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碗京岁时湖:‘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民间还有悬镜于门以避邪之俗。在唐朝,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所以后世多于门前挂镜驱邪。

端午节和诗人节

  端午节活动丰富多彩,其中一个重要活动是纪念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于楚国丹阳。

  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理的后代,任三间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屈原一生中创作了众多著名的爱国诗篇,主要作品有漓脚《九勃《九歌》等。他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峙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屈原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创立了‘楚辞”,还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人文传统。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到沉、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部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投江,端午节就是他的忌日。

  抗日烽火熊燃的时代,1941年端午节时,郭沫若、冰心、老舍等四百余名诗人、作家签名发起建议把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定为“诗人节”,弘扬以屈原为代表的优秀民族文化与抗战进步文化传统,发扬爱国精神,并将诗人节打造成为我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诗歌名片。

龙舟竞渡

  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之一o  《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朝赵哗候越春秋》也认为,龙舟‘宠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

  清朝诗人邵长菌有“五月胥江怒,水嬉欢竞渡”的咏叹。

  南北朝时,竞渡习俗广泛传播唐敬宗曾下沼命地方官修造龙舟二十艘;宋太宗淳化三年到开封金明池观看竞渡;明清两代,宫廷中端午有龙舟表院清朝自顺治康熙起,每年端午,大都要在西苑以龙舟竞渡酬节。

  龙舟本身就是看点。据硷间民俗史话》记载,竞渡龙舟“一般用质地轻巧的杉木制成,长七至十一米,也有长至十几米的,宽约一米至数米,前装木制龙头,后装龙尾。大型的龙舟中舱有三层彩楼,高至九米,雕刻或彩绘,十分精细,旗幡绣伞,罗列前后,锦绣满船。

  但也有一些贫穷的乡镇,因无力置办龙舟,使用农船或渔船临时改装,用纸扎的龙头龙尾装于木船前后,再用绘满鳞甲的布幅围之,因草草而成,被称为革龙’。参赛的龙舟起码是两艘以上,一般有五艘,分为青、红、黄、白、黑五色,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也有六艘或七艘的,至多十几艘”。

  竞渡时,船上结彩张旗,桨手奋力划船,锣鼓喧天。而从前苏州竞渡更分‘试赛’‘文赛”两种。武赛时龙舟上划手随鼓乐大作,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拼命划桨,两岸鞭炮齐鸣,河边观者如云。优胜者到达终点时获锦标,无限风光。较特别的是之后的文赛,比赛的是龙舟卖相,台阁优胜。

  候县志》记‘端午为龙舟竞渡,游船聚集,男女喧哗,管弦杂杏。投鸭于河,龙舟之人争入水相夺,以为娱乐。”清朝苏州人袁景澜在误郡岁华纪丽》里也说‘画肪游客争买瓦罐掷谙河,视龙舟中人入水泅取,以为娱乐”,清末民初,苏州龙舟竞渡尚保留类似的“放标”--将鹅鸭放在河里,众人在水中追逐为戏。这其实是有来历的,早在宋朝,宫廷就有掷银瓶于水中令人争夺的做法,后相沿成俗。

  <旧唐书·杜亚传》记‘江南风俗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亚乃令以漆涂船底,贵其速进。又为结罗之服,涂之以油,舟子衣之,入水不儒”《清嘉录》记载,苏州龙舟赛会奇特之处还在于日夜兼备‘入夜,燃灯万盏,烛星吐丹,波月摇白,尤为奇观”。俗称‘订划龙船”。

  与苏州不同,明朝万历时进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写过一部赋陵竞渡略》,记载荆楚、楚湘一带龙舟竞渡风俗,分缘由、船式、人数、技术、歌词、赌赛、祭把、L岁等。龙舟会也是一年一度的狂欢‘士女舰妆焙服,倾城出游。藻川缉野,楼幕尽启,罗结云积。七里山塘,几无驻足;河中船挤,不见寸涸”。盛世光景,龙舟竞渡的日子也是一个大市集刘、饭大欢,笆费万钱,欢笑远闻,杯盘狼藉。岸则居奇列肆,搏士为人,劈绍为衣,幅师百变,应指而走。童孩戏耍之具,吴人见惯弗骂,远客偶观,张止哆口,移暑弗去”。所谓‘商贩贸易,所在成市,半月始罢”,苏州人把这半月统称为“划龙船市”。

端午食棕

  端午踪是端午节津津乐道的美食。到了端午节,便是棕子的世界了。棕子有甜的,有咸的;形式有圆的,有方的,有长的,有尖的。

  可谓色、香、味三绝,诗记‘可笑诗家与画家,珍懂也要笔生花。玫瑰酱蘸水棕白,雪岭似披一抹霞。”

  误郡岁华纪丽》是清朝苏州人自己写的一本风俗志,里面提到:

  吴俗,角黍以器裹糯米为之,或用苑叶,有三角、一角两种,形制甚多。

  三角者为菱角踪,一角者为秤锥踪,以扼叶裹黍为之者,谓之英棕。

  吴门端五节,争以角黍为节物,巧制各种俱备。又有枣子踪、火肉踪等新制。

  黄石在端午礼俗史》中指出,角黍本是农民把祖的供奉物。

  《吕氏春秋·仲夏绷:‘仲夏之月……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春秋时期,人们用茄叶(英白叶)包这种早黍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棕。

  东汉,用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茄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碱水棕。梁吴均的髓齐谐记》开始将角黍与屈原之死相联系。晋代棕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晋人周处在讽土记》中称棕子为“角黍’‘仲夏端午,烹驾角黍,端,始也。”(烹琶是吃野鸭之肉)“谓五月初五日也。又以扼叶裹粘米煮熟,谓之角黍。”这时包踪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棕子称益智棕。南北朝时期,是各民族文化习俗交融的年代,踪子的味道越来越丰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踪天《齐民要术》记载,有将粟与黍混合起来做踪子的方法。米中开始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添加各种果实、草药,做成各种形状的踪子。

夏至,映之。粘黍一名拣’,一曰Je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象。”

  两条记载说的都是‘察”,黍是世界上一种古老的粮食,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三千多年前就有了,但今天已经很少上桌,做酒为多。

  黍在古代被列为五谷之一,地位祟高,诗经里著名的游离》篇有“彼黍离离,彼程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历史吟唱,可见黍是有王者风度的粮食。明朝李时珍体草纲目》中说‘粗,俗作棕。古人以茄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樱搁叶心之形,故曰樱,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

  最早记载用糯米做踪子是在唐朝,踪子用米已“白莹如玉”,踪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唐朝韦巨源著有脸谱》,提到长安有‘蜂蜜凉踪子”,由唐朝唬尾宴”上的“赐诽含香踪”演化而来。此踪妙在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凉甜芳香、沁人肺腑。这样的踪子渗透着盛唐时期的大气。

  宝历元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端午节的苏州棕子让这个风流刺史印象很深刻,在俐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中,他满怀感慨地回忆起苏州的这一风味”亿在苏州日,常谙夏至跨。踪香简竹嫩,炙脆子鹅鲜。”

  唐朝时,棕子已经逐渐成为百姓的日常食品,品种繁多。唐人姚合诗云‘猪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开元天宝遗事》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于此戏。”

  宋朝的秽时杂记》载‘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茹叶裹粘米,名曰角黍,相遗,俗作踪。或加以枣、或以糖。近年又加松、栗、胡桃、姜、桂、爵香之类。近代多烧艾灰淋汁煮之,其色如金。”苏东坡在端午帖子词》中咏道‘不独盘中见芦梅,时于棕里得杨梅。”陆游有“盘中共解青茄棕,哀其将替艾一枝”的佳句。

  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多要浸糯米、洗踪叶、包棕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棕子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饮食,以踪为主,宋朝以后又逐渐增添了糖糕、菜饺、菜角、麻叶、麻花、菜蚌等油炸、热蒸的食品。

端午节不同的踏青习俗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这是宋朝苏辙鹏青》一诗中的佳句。它描绘的是新春时节,碧草遍野,人们迎接春天,走向田野。这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踏青春俗,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新春的时节根据地域的不同有早有晚,踏青民俗在江淮流域,一般在二月二春龙节、上时节、清明节;中原和黄河流域一般在清明节之后;而在我国的北方,北京以北和东北,是在端午时节。根据各地不同的习俗风情,分别对该习俗做较详细的介绍,方便大家根据当地的情景过好不同的踏青节。

上巳,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楔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据楷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唐宋时兴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王午,幸昆明池踏青。”杜甫也有诗句‘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孟浩然汰堤勒: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白居易也有椿游》诗‘2h国三月冰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元杨允李腕京杂酣:‘富柳岂堪供过客,好花留待踏青人”《瑞鹧鸪》:‘首时曾从汉梁王,淄锦江边醉几场。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当初酒盏宁辞醉,今日愁来不易当。暗想旧游浑似梦,英蓉城下水茫茫。”明刘侗、于奕正啼京景物略·春娜:‘三月清明日……是日替柳,游高梁桥,曰踏青。”明朝王象春在脐音》中也有鹏青》谅‘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裁。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清李授勋储prl竹枝词》:‘6u花押昌踏青行,儿女相逢各问名。”《东周列国志》第八回‘财值春月,柳色如烟,花光似锦,正士女踏青之候。魏氏不合揭起车幢,偷舰外边光景。”这些诗词都生动地描述了不同地域的踏青风光。

  春天是美好的节日,人们走向春天,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如春天般温暖,让生活、让人生,如冰浴春风,充满阳光,不管天南地北,关内关外,人们都希望在春天的节日里踏春游乐,根据地域的不同,踏春时节的早晚,在我国还出现了被人们认可、认同的踏春好去处。

春去云南赏茶花

  云南应该是春游的首选,那里遍地鲜花盛无‘谱滇南花卉,椎第一,是山茶”。大理山菜栽培的历史悠久,每到二月至五月,各个品种陆续开放,争奇斗艳,甚为壮观。来到这里您完全可以品味到郭沫若的诗韵认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

  烟花三月下杨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这座历史名城自古就是骚客文人汇集的胜地。三月的扬州城更是美艳动人,百花争艳,桃红柳白,柳絮如烟,烟雾迷蒙。可说是,赏日月双影奇观、赏花、品江南文化。

桂林三月看漓江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漓江风光的美,不仅充分展现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而且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春天的桂林,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在仙宫,如入梦境。位于桂林东南部的恭城县,以精美的古代建筑群、瑶家风情和生态旅游项目大岭山桃园而闻名。万亩桃花印着如诗如画的青山秀水,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可说是,赏古建筑,赏瀑布。

杭州西湖赏春景

  杭州西湖,是一处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琅琅丰蕴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交融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春三月,营飞草长,苏白两堤,gS柳夹岸,花开时翠彩相问,千姿百态。两边是水波激湘,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篱含翠。正是应了白居易那首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可说是,品江南文化,赏湖光山色。

武昌珞珈山上赏樱花

  每年三月中下旬,一千多株樱花在武汉大学的校园内竞相开放,极为壮观。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至,流连观赏,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之意。樱花花开满枝,花繁艳丽,但是花期极为短暂,只有七天,因此樱花带给人们的总是烂漫到极致后的那种谈淡的帐悯。武汉大学的樱花道,位于前理学院和老图书馆的下方。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每年的三月至四月初,繁花满枝。樱花花期仅为一周,每到落花时节,落英续纷的樱花又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浅浅的‘花毯”。每年开花时节,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可说是,体味春花烂漫,赏樱花。

端午节卖花、买花的风俗风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香花美,人爱美,人也爱花之美,特别是在春天,春城无处不飞花,五彩续纷的花色,堪称是春天的笑脸,芬芳的花香,是春天的信息,百花是春天的美,花之美是春天美的象征。

  陆游曾说‘为爱名花抵狂死。”民歌也曾唱‘死在花下也风流。”因此便形成了买花、卖花的习俗风情。孟元老的陈京梦华录》中载:

  ‘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核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开,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

  在我国,喜迎春天,特别是在春天的上时、清明和端午节日里,花之俗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民间人们最常见的是卖些什么花呢?宋人笔记腰粱录》中曾有记载‘是月春光将暮,百花尽开,如牡丹、芍药、橡棠、木香、酪、蔷蔽、金纱、玉绣球、小牡丹、海棠、锦李、徘徊、月季、粉团、杜鹃、宝相、干叶桃、诽桃、香梅、紫笑、长春、紫荆、金雀儿、笑居、香兰、水仙、映山红等花,种种奇绝。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

  人们爱花、赏花,便热哀于买花,戴在头上,佩在衣襟;买回家中,养在瓶里,扮美了生活,愉悦了精神,市面上也就有阵阵卖花声。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这便是陆游撰写“卖花声”的佳句。这种习俗风情,随着时代兴衰演变,当今,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的诉求也就提高了,各地的花市、花会也显得活跃而兴旺。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仍应当很好地传承我国爱花、卖花、养花的习俗。

  在现实生活中,卖花声少了,我国过去的卖花声,生动地留在了诗人的诗词里。歌颂花、赞美花的诗词,美不胜收。描写卖花、买花的诗词,也是甚多的,择其要,做简明介绍,供赏之。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卖花声为何‘景销魂”?卖花声起,意味着春意正浓,同时,也就暗示着春天即将逝去。春逝、春愁、春恨,是萦绕在中国古典传统文学中的一个永恒意象,没有任何人能逃开它:岁月更替,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知道美好多么短暂,却无从挽留的哀伤。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