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树节

  植树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3月12日举行。中国历来有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习俗。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规定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及其对开展植树活动的倡议,当时的南京政府把植树节改在3月12B。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确定了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3月12日恰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农谚说:“伏天栽树株株死,馆蛰春分株株生。”每逢植树节,各行各界的群众,都参加植树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带头参加植树活动。

清末明初时期的植树节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后,维新思潮风靡一时,朗野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发展实业,提倡植树造林。辛亥革命以后,植树造林比以往更受到重视,朝野人士纷纷宣传、提倡。
  民国初年,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国的凌道扬任职于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他利用这一机会在上海、南京和浙江省的一些城市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并且编印了一些宣传林业的小册子广为散发,在青年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民国4年(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提但在全国范围内招树造林。农商总长周白齐曾率领农商部全体职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