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亦称“端阳”。
宁波地区各家门口插曹蒲及艾,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有用菖蒲根削制成葛莆人孩,悬于未。相传是日为楚国爱国诗人、三间大夫屈原投汩罗江身亡的日子,为纪念屈原,民间有悬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此日,药铺结清赊帐,并向老客户赠雄黄、香料粉。民间姑娘忙于制作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各种香袋,内塞棉花掺人香粉,挂在孩童胸前或悬床帐或摇篮上,谓可驱邪。此日午时有喝雄黄烧酉解百毒的习俗,先将雄黄酒晒在太阳下,并掺放切细的曹蒲根,每人嘿一口,谓可解毒。又有喷雄黄酒于屋角,亦有倒写“蛇”字贴壁上,乡间还有吃“五黄六白”习俗,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称“五黄”,豆腐、菱白、白条鱼、白斩鸡、白切猪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
端午日午时前(尤以午时为佳)捉到的癫蛤蟆、蜗牛、娱蛤均可人药,故端午节又称“药送节”。有将蛋钻个小孔,把蜗牛肉塞进蛋内,封口后清炖,谓食后可清凉解毒。这天,家家都裹粽子,吃粽子。宁波旧时习俗,女婿多备“端午担”送岳父母家。少者四色,多者八色,其中鱼要成双,鹅头颈涂红颜色,路上鹅叫得越响越好,说越叫越发。这天大人给小孩手臂系上手绳,叫“健绳”,待以后弃绳时,要粘上糯米饭,抛至屋瓦上让飞鸟含去(粘去),谓孩子可无病无痛、长命百岁。
民国张延章《郸城十二个月竹枝词》说:“五月端阳老虎画,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红酸高梁酒,苍术还须正午烧。”描端午老虎、做布老虎是宁波过端午的另一习俗,就是用百兽之王老虎来镇住蛇、娱蛤、晰蝎、蜘蛛、蝎子“五毒”。是日,用雄黄在婴孩额上写上“王”示兽中之王,有给孩子穿虎纹的衣服,缝制布虎和老虎枕头,谓“年年端午五月五,剥过粽子做布虎”。与别地稍异者,宁波的端午老虎雕版印刷花色特多,在约四五寸见方的纸上,绘有一虎一孩、一虎二孩、一虎三四孩,有二虎一孩、二虎二孩、二虎三四孩。虎、孩姿态各异,尚有李存孝七岁打虎、杨香虎下救父等故事图。30年代,曾有人收藏至150余种。将黑色版画“端午老虎”纸供孩童添上红蓝等颜色戏玩,称“描端午老虎”,描好后贴在门或墙上,谓可辟邪。
解放后,端午节迷信色彩大减,吃粽子、小孩挂香袋、悬蒲艾仍行。近年,宁波未婚男青年(俗称毛脚女婿)向女方家中送端午节礼品又重新风行。
五月初五,也称“端阳”。此日宁波各家各户都要在门户上插菖蒲剑和艾旗,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有的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悬于床头。儿童买“孩童跨虎图”白描稿纸着色,称“描端午老虎”,贴于门壁。宁波的端午老虎雕版印刷花色特多,在约四五寸见方的纸上,绘有一虎一孩、一虎二孩、一虎三四孩,或二虎一孩、二虎二孩、二虎三四孩,虎、孩姿态各异,有的还是李存孝七岁打虎、杨香虎下救父等故事图。有的人家还给孩子穿虎纹的衣服,缝制布虎和老虎枕头,所以有俗谚“年年端午五月五,剥过粽子做布虎”的说法。就是要用“百兽之王”的老虎来镇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五毒”。姑娘们则以香料、棉花、彩绸制成六角、鸡心、粽子、麒麟等形状的香袋,以五彩线挂于颈项以驱邪,并臂缠五色线,称“缠手绳”,又叫“长寿绳”“健绳”“长命缕”等。家人将秫米饭丢在屋瓦上由飞鸟衔去,意为保儿童无病无痛。有的用线将菖蒲根串成人形,蘸以雄黄酒,挂在床沿或帐钩上,称“菖蒲孩”。家中的中堂挂钟馗像,书符咒“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虫蛇污秽尽消灭”。各家烧苍术、白芷以祛蚊,俗称“熏蚊烟”。午时有喝雄黄烧酒解百毒的习俗,先将雄黄烧酒晒在太阳下,并掺放切细的菖蒲根,每人啜一口,谓可解毒。又有的喷雄黄烧酒于屋角,亦有的倒写“蛇”字贴壁上。成人用手指蘸以酒、雄黄渣在婴儿额上书“王”字或涂于手足、臂间以避祟。乡间还有吃“五黄六白”习俗,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称“五黄”,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猪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另外还有人吃蜒蚰螺炖蛋和清炖癞蛤蟆,以为可清凉解毒,还有将蜗牛嵌入点心食之以避百毒。各家都用乌馒头祀祖,裹粽子互送,称“送节”。
女婿多备“端午担”礼送岳父母家,少者四色,多者八色,其中鱼要成双,鹅头颈涂红颜色,路上鹅叫得越响越好,认为越叫越发,称“吭吭鹅”。民国张延章枟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枠描绘了旧时宁波人过端午节的景象:“五月端阳老虎画,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红蘸高粱酒,苍术还须正午烧。”
宁波端午还要赛龙舟,一般在五月初一至初八,龙舟桡手每舟12人或16人,经严选后身着一色号衣参赛。
端午节史话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也叫“重午”、“午日”、“中天节”、“沐兰节”、“解粽节”、“诗人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我国古代称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依序而称,初五则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夏代的历法以正月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五月初五就叫端午节。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原是南方少数民族祭祀“图腾”的节,距今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那时候,居住在我国江南的部落,不断受到水旱灾祸和瘟病虫害的威胁,便以“龙”来作图腾神,在每年五月五日,举行龙祭,赛龙舟,吃粽子。后来人们又把这个节日和屈原投身汩罗江的日子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了。屈原是爱国诗人,所以抗战初期,一度以端午为“诗人节”。
相传战国时候,楚怀王不接受大夫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张仪骗到秦国软禁,逼他割地献城。楚怀王又羞又悔,忧虑戊疾,不久就死于秦国。这个消息传到楚国,忠贞的屈原悲愤欲绝,上书新即位的顷襄王,望其近忠远奸,选将练兵,为怀王报仇。谁知顷襄王宠信奸按,反将屈原削职放逐。秦国一看时机成熟,便立即出兵攻楚,在很短时间内,楚国失地千里,百姓尸横遍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感到心如刀割,于公元前278年农历5月5日投身i日罗江而死。
屈原在汩罗江怀沙自沉之后,当地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怕江里的鱼虾、蛟龙伤害屈原的遗体,便在岸上鸣锣击鼓,驱逐鱼龙。并造下龙船,四处打捞屈原尸体。后来沿袭下来,便成为龙舟竞渡的民间体育活动了。还传说老百姓为了屈原不致饥饿,就用竹著包米煮成“粽子”,投下江去供屈原充饥。但又怕鱼、龙抢去吃了,因此,在粽子外面扎上红绒线。红绒在水里飘动,使鱼龙不敢靠近。粽子就这样成了端午节的特定食品。
此外,民间又做了许多香袋,挂在床前和人的胸前,纪念屈原的节操品德,永远喷溢馨香,流芳百世。
端午除毒
挂的方面有香袋、菖蒲孩、菖蒲叶、艾叶等,利用这些物品中蕴藏的药味杀空间的细菌、毒虫。
香袋
姑娘们用彩色布角料做香袋,内塞棉花,装有谁黄、樟脑、冰片、香料等药物制成布老虎、黄瓜、大蒜头、鸡心和用蚕茧壳做成染色的公鸡,挂在小孩胸前和床前,以驱毒辟邪。
菖蒲孩
用菖蒲茎切成长寸半两根小方条和一个正方形,蘸雄黄粉。以线穿成一直一横加小方块成人形,下悬红绿色布条若干,挂在床前驱蚊。
艾旗
把艾篙与菖蒲剑同悬于门媚,并用艾叶、艾根做成老虎样子挂在门媚中央。《荆楚岁时记》曾说:“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
菖蒲剑
把曹蒲做成宝剑形的菖蒲剑挂在屋檐下或门媚上,或在门中间贴一张姜太公像,意为“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诸邪回避。
喷涂雄黄酒
端午清晨,人们用雄黄酒或雄黄水喷在屋子里外,涂在小孩耳、鼻、头额或面颊等部位上,以避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替蒲额头王。”即是说孩子额头用雄黄写了“王”字以避邪防病。
熏艾篙
中午时,还要用菖蒲、柏子、青艾等作熏料,放入缸里,点火阴燃熏“五毒”,烟气散尽之后,留下一股清香,可熏杀蛇、蝎、娱蛤等“五毒”。
龙舟史话
“端午节”这一天,我国盛行水上运动—龙舟竞渡。相传是为了拯救溺水的屈原。其实,早在西周穆王时期已出现了龙舟。《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的记载。后来,人们为了表示对屈原的怀念,才渐渐地把龙舟竞渡运动集中于端午节前后了。
初唐时,参加竞渡的龙舟都比较简单轻便,人称“飞亮”。被封为燕国公的诗人张说在岳州观看龙舟竞渡时,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为后人传颂的诗作《岳州观竞渡》,其中的“画作飞尧艇,双双竞拂流”两句,就生动地再现了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宋代,端午赛龙舟盛行,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金明池龙舟竞渡夺标的记载:皇帝和群臣坐在大龙舟上观看,锦标插在离大龙舟不远的水中“稍出水面”,一名指挥官在大龙舟上“挥舞令旗”,指挥几十艘小龙舟在水面上摆出各种“竞技夺魁”之阵势。随后,待“号令一发”,这些小龙舟都敲锣打鼓划向锦标,夺得锦标者便向大龙舟上的皇帝“山呼拜舞”。整个夺标过程十分热烈,众多观众立于两岸,摇旗呐喊,观阵助威。
时至今日,端午赛龙舟,已成为民间的一项体育盛事。大江南北龙舟锣鼓处处可闻。
毋忘日寇端午烧大皎
1941年4月19日,日寇铁蹄踏进宁波,宁波的军警、机关都撤往四明山区,大皎一带住满了国民党官兵。
眼看就要到端午了。日寇在占领郸江桥、凤番、横街以后,有个把月没动静。大皎人也就高高兴兴地挂蒲剑,做粽子,准备过端午节。
谁能料到,就在5月29日(农历五月初四)深夜,四五百日寇,分别从蜜岩、大皎岭、六盘、半坑、茶岭岗、下塘偷偷包围了大皎。国民党党政军警,事先有内线送来情报,悄悄于半夜溜走。等东方发白,日寇一边用机枪封锁道路,一边向村子搜索,当场有30余人被打死。
全村男女老小都被赶到村头的大晒场集中,然后分队抢劫。洗劫之后,鬼子在屋上泼上汽油纵火焚烧。一时烈焰腾空,哭声连天。大火从上午六时烧到下午二时,全村1600多间房屋,除6间孤处一隅的简陋小屋和半个祠堂幸存之外,村庄成为一片瓦烁。有个70岁的老太和一个七八岁小孩被活活烧死,有2个农民被刺死后抛进火场。临走,鬼子从被围在晒场的居民中,挑出年轻力壮的男子,强迫他们把抢到的财物,挑到勤江桥、凤吞、横街的据点去。
大皎村就在这个端午节,被鬼子一把大火从地图上消灭了。
日军火烧大皎之后,老百姓无家可归,只好四处逃亡,很多人出外讨饭、流浪,其中外出要饭的就有三百多人。这年大旱成灾,时疫流行,贫病交迫死亡的不计其数,全家饿死的就有10户。民国三十一年(1932)3月6日、11日,大皎乡一、二、三保保长夏方水、杨习恒、杨全生向郭县县长俞济民请求贩灾的呈文中说:“本保等人民,灶无炊龚之粒,身无蔽体之衣,在此刺骨之际,日住倒墙茅棚,夜睡草堆破絮之中,发肿者如鼓,饥饿者如柴,患病在榻者约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冻死、饿死者已有二百余名,号哭之声随地可闻,死亡埋葬之事时有所见。其凄惨之状,非笔墨所形容……。”
1997年2月,郸县政协副主任俞舜民采纳一位姓周的退休教师的意见,建议郸县人民政府在大皎山区建立一座“毋忘亭”,刻碑记史,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一火海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