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历史分析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史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刘向《战国策》而得名,两者以"三家分晋"为分水岭。

春秋战国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时期。社会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经济急剧变化,学术文化异彩纷呈;华夏文明在这一时期呈爆炸性发展,空前绝后,留下了极为灿烂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一)国际关系

周王室推翻商朝时,为了加强统治区域的控制,创新地提出分封制。扩大分封七十一个诸侯,控制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法制。春秋时期已演裂为170个政治实体。

有的欣欣向荣,发展壮大;有的每况愈下,日薄西山;甚至破产消亡。平衡一旦被打破,不再势均力敌,便开始弱肉强食的兼并。手段就是战争。

春秋时期战争至少二百多场,且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如郑庄公伐宋的理由是"宋公不王(不朝见天子)",齐桓公伐楚的理由是楚国没有按时向周王进贡茅草,影响了王室的祭祀。这些理由被当时的舆论认为很正当。

一旦战败,国君递上降书,任由战胜国处置。春秋早期,只要认输,胜利者会放他一马,歃血为盟、做我的跟班即可。春秋晚期,就开始亡国,有时臣民还会被迁出祖国,沦为奴隶,甚至商品。

大国不断崛起,小国站队跟随。大国要的是领导权,小国需要的是保护伞。诸侯各国盟会便是称霸的标志和仪式。其中,歃血是重要程序。

具体做法是,牵一头牛,割下左耳,放在盘子里。参加会盟的代表,依次用手指蘸血涂在嘴旁,叫"歃血为盟"。排在第一的,被认为是盟主。盟会诞生了五位春秋霸主: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齐桓公称霸的葵丘之会,晋文公称霸的践土之盟等,便是典型的例子。

春秋无义战。诸侯宣战的目的主要是炫耀武力,震慑对方,拉帮结派,争当霸主。最卑鄙的动机也不过是掠夺财富和扩张势力。唯一极端的是自称蛮夷的楚文王,为了倾国倾城的息夫人灭了息国。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签署命令,册封晋国大夫赵、魏、韩三家为诸侯,昔日头号霸权大国分裂为三个国家。历史进入战国时期。

北方诸国纷纷见贤思齐,不甘寂寞,相继称王,秦和齐甚至一度称帝,均不再把日薄西山的周王室放在眼里。

大家都是王,等于没有王。因此,国王们只能频繁发动战争,打出一个新的天子来。战争的目的变为赤裸裸的兼并。比如秦国,从献公至嬴政,大规模战争十五次,敌方死亡总人数一百多万人。

因此有人说,春秋开口闭口是礼,战国开口闭口是利。春秋还只是礼乐崩坏,战国则是道德沦丧。

错综复杂、尔虞我诈的国家关系与如今的国际形势如此的接近,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的诸侯吞并充满了无耻和暴力。

中小邦国做墙头草的后果,是挨打的次数更多。有时为了自卫,有时是侵略,有的是迫于霸主的命令,有的是因为自己左右摇摆得罪了霸主。

晋楚争霸几百年,夹在中间的小国吃尽了苦头。郑国参战次数为七十二,宋国为四十六。

城濮之战晋胜,邲之战楚胜。特殊的地理关系,夹在中间的郑国做为小弟,自动或被动地臣服和依附于胜利者。失败的大国就要教训这些见风使舵的小弟。小弟扛不住,只好归顺原来的老大。这边新的老大当然也不干,帐越算越乱,越积越多,最后两个大国再打一仗,算总帐。

弱国虽然挨打,但未必无外交。正因为弱势,更要善于运用外交手段。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一批极为优秀的外交家,如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毛遂、蒯通等。他们不仅刚柔并济、智勇双全,更有君子气节和贵族精神。以布衣之身庭说诸侯,以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以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多次化干戈为玉帛,使国家转危为安,争取了最大程度的保全。

小国,如何夹缝中生存?大国,如何生存得有尊严?超级大国,凭借什么称霸世界?在当今的世界版图上,中国该怎样定位自己,该怎样应对世界形势,这恰恰需要春秋的智慧。

(二)君臣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亦非太平盛世。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诸侯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君臣疯狂地追逐着权力,又都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丧 失了权力。

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为: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

人人都正其位,安其事,才能叫"正治"。否则,君臣失位,长幼失序,伦理失常,社会则动荡不安。

君臣父子,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理念、道德规范和制度设计。自西周以来,就被着力打造、建立和维护,不容动摇。

春秋时期尚无三跪九叩和山呼万岁,没有奴才主子和卑躬屈膝。君臣平起平坐,"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君臣关系不是随便建立的。成为他人之臣,首先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简策上,叫"策名"。其次,要向人君敬献礼品,叫"委质"。表示一旦确立关系,就忠贞无贰,永不变心。

晋国公子重耳受骊姬之乱,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登基做国君。逃难期间有一批文武精英跟随,如狐毛、狐偃、赵衰、先轸、介子推等。饥困之时,介之推曾"割股奉君",煮成汤端给重耳喝。

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晋国很快就强盛起来。后经关键性的城濮之战,晋文公重耳终于在花甲之年称霸中原。

另一位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在莒国避难。政变来临时,小白和公子纠争抢时间赶回齐都临淄继位。公子纠的家臣管仲,半路拦截公子小白,但箭射在了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倒下,骗过管仲,之后轻车别道先入国,当上了国君。

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重用管仲为相,成就一代霸业。管仲可谓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设计完美严谨的治国方案,迅速带领齐国登上霸主地位。内阁制、福利社会、减免农业税、控制通货膨胀、鼓励商业、盐铁专卖,都是管仲带给全世界管理者的启示。

中国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孙武,亦来自春秋。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孙子兵法》至今是全世界军校的必读课本。

从伍子胥助吴胜楚,范蠡助越灭吴;从孙子兵法到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机智权谋、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世风豪迈、尊才纳贤的时代,是一个文风鼎盛、百家争鸣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改革家、文学家、外交家等。

读古人,读历史,认真感受到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崇高的人格魅力,领悟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非凡的智慧。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和军事家们的必修课程。太史公曾言: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三)思想文化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政局的动荡,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其代表阶层为士。他们的社会地位虽然较低,但深有学问和才能。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或政治家、军事家。

士的出身和立场不同,因而政治主张和思考方式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奏响了华夏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华彩乐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百家争鸣的议题虽多,汇总后却只有两类:一是如何治国,二是如何做人。

治国之法,道家主张自治、墨家人治、儒家德治、法家法治。

治国之道,道家讲天道、墨家讲帝道、儒家讲王道、法家讲霸道。

天道是上古;帝道是尧舜;王道是商周。这些都是倒退。只有讲霸道,才能走向秦汉。于是法家胜出。

然而法家的独占鳌头只是昙花一现。汉初贵黄老,武帝尊儒学。此后历朝历代的治术,其实都是兼取儒法,杂用王霸。

做人的哲学即生存之道。

首先是人性论。人性善恶的问题,经过三百年,甚至后来两千年的争辩,始终没有结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需要全人类来共同思考。

其次是方法论。韩非主张"斗争哲学"。人性本恶,德治和礼治都不管用,只能靠严刑峻法。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需向善疾恶,尊贤敬长,明辨是非。孔子不提人性善恶,主张仁爱,讲求"中庸之道"。中是不走极端,庸是不唱高调。 孔孟共同的价值观是仁爱与道义。

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说,矛盾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就是恶,恶就是善。故主张无为而治。

墨子主张自食其力,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机会均等。荀子主张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轻重有别,贫富有称。

回顾中华史,诸子争鸣是华夏文明思想最活跃的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称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些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之作,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让后世只能仰视而无法企及。

由311首优美的诗歌组成的《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奠定了中国诗词抒情咏志的优良传统。

春秋战国500年,还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和成语故事。如孟子讲的杯水车薪,庄子讲的朝三暮四,韩非讲的守株待兔、老马识途和郑人买履等。以及诸侯混战时发生的退避三舍、围魏救赵、一鼓作气、纸上谈兵、负荆请罪、暗渡陈仓、破釜沉舟、窃符救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等。

那是一段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岁月。

(四)战争

战争,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头戏。

春秋时期的战争,名义上是维持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实际上,为争当江湖老大,获得话语权。老大就要以德服人,以身作则,事情就不能做得太过分。因此,流血而不嗜血,有血性而无血腥。

这时的战争更像是竞技体育,只要决出胜负就各自收兵,因此时间很短,原则上只有一天。晋楚争雄,最著名的城濮之战,就只打了四月初二这一天。初三、初四、初五,胜利了的晋军原地休整,吃完楚军留下的粮食,就启程回国了。春秋时最短的战争甚至只有一个早上,叫"翦灭此而朝食"。

大战之前,要先派使节宣战。态度客客气气,用词极其讲究。不宣而战,是战国时代才有的。

打仗时极讲礼仪,甚至有打到一半停下来行礼的。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大夫郤至三次遇到楚王,每次都下车行肃拜之礼,表示对一国之君的礼貌和恭敬。

春秋战争规则:1.不斩来使。2.不以阻隘。不在阻隘地阻击敌人,一定要在开阔地决战。3.不鼓不成列。对方阵势摆好之前,敌人不能击鼓进军。4.不重伤。5.不擒二毛。不俘虏花白头发的人。6.不逐北。敌人败退时,不能追。追也可以,五十步为限。春秋时,五十步笑一百步,是因为,逃跑五十步就安全了,你跑一百步干什么?

然而,这些规则在战国时期被破坏的一干二净。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是兼并他国,当然要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打歼灭战。

战国时期,一场战争打几个月,很常见。杀人上万,也很平常。最惨绝人寰的是秦将白起在伊阙之战中斩敌首级二十四万,长平之战活埋赵国降卒四十万。屠城这样的野蛮行径,也是战国的发明。

战争离不开参战人员。

春秋的是君子,即士人,是贵族。

战国地是小人,即庶人,是平民。

士,既参战也作战,所以叫"战士"。

卒,只参战不作战,只是跟着跑,所以叫"走卒"。

战场上,士批甲胄,乘车作战。卒无甲可披,只穿件布衣,衣服上会做记号,甚至写个"卒",鞍前马后跟着跑。

春秋时期,"战士"是高贵的,体面的,也是骄傲和自豪的。贵族男子如果不能从军,被视为奇耻大辱。春秋时的战争是贵族的游戏。平民称为战士,也是极大的荣耀。地位更为卑贱的工匠和商贩是没有资格参战的。

战国时期,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大量平民参战;甚至有军功,平民也能拜将封侯。特别是秦国,军功是按人头计算的,杀敌一人晋爵一级。这样的"虎狼之师",哪里还有对手?

六国之败,也就理所当然。

第一家,公元前230年,秦灭韩。

最后一家,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嬴政称帝。

嬴政对自己建立的帝国信心满满,在称帝后的第一份诏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内容是废除谥号制度。

以后如何区别不同世代的君主,他自负地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然而,事实如何?

公元前206年,秦二世即位的第二年,秦亡。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