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灶神过小年
“二十三、灶上天”,这是东北年俗谚语的头一句。
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过小年这天起,就算是正式开始了“过年”的筹备,“小年”相当于“大年”的序幕。
在我国,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这源于人们对火神的崇拜。
在我国古代,火神、灶神和炊神是同一个神。如炎帝,活着的时候是火神,死后则成为灶神,(管子·轻重戊》又说他“钻隧生火,以熟荤躁,民食之无兹之病,而天下生之”。还有一个掌管火的大神叫健人氏,《韩非子·五蠢》篇中说:“上古之世,……民食果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缝取火,以化腥躁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缝人氏。”由此可见,炎帝和隧人氏都被人们尊称为火神,这是因为他们发明了火种的采集方法。继而他们还是将食物由生变熟的发明者。所以他们不仅是火神、灶神,还是炊神。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这天,设案焚香以祭之。
上古的小年祭灶活动十分简单,到了宋代,虽有仪式,但也仅限于在自家举行。到了明清两代,祭灶活动达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清代,祭灶礼仪十分繁杂,讲究也多。清代东北,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锅台边的东墙上(或北墙上)供有灶王爷像。画像上一般不只是“爷”一个人,还有他的两位夫人“灶王奶奶”,有的还加上“金童玉女”和其他民间崇拜的神仙,都是木版刻印,单色或双色,两边还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小年这一天,在灶王爷神位前放一张桌子,上面放上林米、谷草、一碗干净的清水,供品中最主要的就是灶糖。
灶糖,也被称之为“糖瓜”,是以糖稀加麦芽、江米等做成的怡糖或称“场”,民间称为“灶糖”。东北各地在“小年”之前有专门的小作坊制作贩卖,正宗灶糖其特点是甜、脆、黏。
这种糖之所以要做得黏和甜,是因为祭灶时人们要用它抹在画像中灶王爷的嘴上(还有的抹在灶门上方),意思是让他上天后“嘴甜”,多说几句“甜言蜜语”,多汇报所在之家的好处,而到说“坏话”时嘴就被糖粘住,张不开嘴,为供灶之家“隐恶扬善”。所以,东北民间的顺口溜说得好:“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这也是人们对灶王爷的希望和祈求。总之,灶王爷作为联系人间与天堂的使者,是这一天最重要的被照顾对象。由于灶神是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正月初一五更回来,所以腊月二十三便被定为谢灶日。
当日掌灯时分,人们在灶神像前点灯焚香,然后向灶王爷磕头。人们在送灶时,要特意用林秸(高粱秆)做成马、狗、鸡,为给灶王爷领路和代步之用。烧香、跪拜、抹糖等诸项仪式结束后,就把灶神像取下,连同这些狗、马、鸡一起焚烧“升天”,并放鞭炮为之“送行”。
过去东北新媳妇过门第二天正式下厨房做饭之前,首先得给婆家的“灶王爷”磕头行礼,对其恭敬有加。按理说,整天围着锅台转、烧火做饭的家庭主妇,是和灶王爷“朝夕相处”的人,祭灶应以她们为主。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辞灶”的规矩。传说,灶王爷长得英俊潇洒,女人辞灶,有“男女之嫌”,所以祭灶只是家中“老爷们儿”的事,妇女没有资格参加。
过去雇长工、伙计的人家,一般都是从这天开始放假回家,准备过年。而自家在外地的人,也都在此后陆续归来,准备团团圆圆地“过大年”了。
俗语说:“二十三,把猪杀”。这一天,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并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将此举动称之为“杀年猪”。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过年和杀年猪吃肉的心情。
祭灶日既然是“过小年”,当然全家人也要吃一顿比平日丰盛的晚餐,有的人家还要包顿像样的饺子吃。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排骨、后锹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灌制的血肠、粉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由于民间有正月初一到初五前不能动刀的习俗,一般在除夕前就把这几天要用的肉料按用途切好剁好,放在缸内的盆碗里,到用时拿出来 “缓”(解冻融化)一下就可以加工了。东北冬季寒冷,年猪肉从腊月存放到二月初也不会变质。精打细算的人家就会把这些肉按“计划”食用,则民间视为“过年”的整个正月里,都应“不断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