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图腾是什么形式?满族图腾含义简介

作者:姜和

图腾文化是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曾经存在过图腾文化。它对后世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图腾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图腾”(tutem)一名,为北美印地安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方言。其他民族也有与“图腾”意义相同的名称,如在澳大利亚,有的部落称之为“科帮”,有的叫它“穆尔杜”,也有的叫“克南礼”;我国的鄂温克族则称之为“嘎布尔”。由于印地安人的“图腾”一词最早出现在欧洲学术文献中,因此,学术界把后来出现的所有这一类物象统称为“图腾”,其他名称均为“图腾”一词所代替。

我国最早介绍和研究图腾文化的学者,并将“图腾”一词的引进,是我国清代学者严复,他于1903年翻译英国学者甄克思的《社会通诠》一书时,首次把“totem”一词译成“图腾”,成为中国学术界通用的译名。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中国古代也有与澳大利亚人、印第安人相似的图腾现象。图腾标志或称图腾徽号、图腾族徽等,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的象征和区分群体的标记,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自然现象与部落、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部落、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原始人类群体最初是无任何标志和象征的。图腾概念产生之后,原始人为使图腾不伤害自己或得到它的保护,就把自己打扮成图腾摸样。他们或以图腾动物的皮毛制作衣物,或以羽毛、树叶等装扮成图腾摸样,或以布和其他材料制成图腾形状的头饰和鞋,或模仿图腾体肤而断发纹身。他们还在住宅上、器物上、柱子上、旗帜上雕刻、绘画图腾形象。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图腾才会把自己当作亲属、子女或同类,才会得到应有的保护。

图腾柱为图腾标志的一种,即在柱子上雕刻动物或半人半兽形象,以象征其氏族的图腾祖先。中国目前有史可椐的最早的是少嗥氏的鸠图腾柱。王嘉《拾遗记》卷一:“少嗥以金德王,母曰皇娥。……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之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于水际,与皇娥谨戏。……帝子以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薰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大概这就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图腾柱。“龙”是汉族人公认的图腾,汉族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只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龙”是许多动物的集合体,它有马一样的面,蛇一样的身躯,鹿一样的角,鹰一样有力的爪子和鱼一样的鳞片。在我国到处可见的“龙”柱,就是汉族的图腾柱。

满族图腾柱(满语“斑吉”柱)的多样化是与满族信奉的多神教—萨满教有直接关系的,萨满教是原始多神教,即万物有灵。

满族图腾主要乌鸦、柳枝、野猪、鱼、狼、鹿、鹰、豹、蟒蛇、蛙等。满族的古姓多为氏族和部落的名称,即古代的图腾名称。如地处长白山、英额、珲春等地的“钮祜禄”氏,其意为“狼”;世居哈达、赫图那拉、宁古塔等地的“萨克达”氏,其意为“母野猪”;居住在辽阳的“尼玛哈”氏,其意为“鱼”;生活于黑龙江的“绰罗”氏,其意为“桃子”等。

满族人家院落里的“索伦杆”也似由图腾柱演变而来。天神观念产生之后,才演变成祭天的神杆。

此次在沈阳陨石山满族民俗村展出的三十五个满族图腾柱(斑吉柱)

是根据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满族聚居地收集的图案,由满族民俗村采用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松木雕刻而成。如此大规模的满族图腾柱(斑吉柱)集中展出,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这里展出的满族图腾有长白山主(超哈占爷)、方位女神(和硕赫赫)、父亲神(乌伸阔马发)、母亲神(佛朵妈妈)、蘑菇神(森车妈妈)、多乳妈妈(那丹忽荤妈妈)、雪神(芒你恩都哩)、绣花女神(伊尔哈格格)、金神(爱新恩都哩)以及堂子神、蛇神、鹰神、豹神等等。

到满族民俗村去,图腾谷不可不去。这里展示的满族图腾柱(斑吉柱)粗旷、古朴、神秘,充分展现了满族人独特的原始文化,满族图腾柱所在山谷,植物繁茂,山里红、文冠果、野葡萄、榛子等,果实累累,曲径通幽,并形成满族村又一旅游景观—图腾谷。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