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迁都盛京的原因是什么?辽沈决战影响简介

作者:姜和

萨尔浒之战震撼了明朝的统治基础,京城内外,一片慌乱。明廷万历皇帝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更是一落千丈,朱氏政权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消息传到北京后,京城人民无不惊骇,公卿子女纷纷逃离北京。京城上下流言四起,一时混乱不堪,人心大变。

萨尔浒战后,在辽河两岸,明与后金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战前,后金东北有叶赫,西北有开原重镇,仅正东一条路可以畅通无阻。战后,叶赫部虽然心向明朝,但慑于努尔哈赤的军事力量,不得不在明与后金之间,保持观望的态度,这样努尔哈赤便可大施拳脚,而无所畏惧了,他用兵频繁,出入无常。

为了与明作战方便,避免长途拔涉,努尔哈赤先后在明朝近边建有界凡城和萨尔浒城。早在明军在辽阳誓师,准备征长赫图阿拉时,努尔哈赤就派兵1.5万人,往界凡城运送筑城的石头,另派骑兵400人护送。名为筑城,实际上是设伏防守,并草筑萨尔浒城,在萨尔浒大战时,后金兵曾以两城为依托与明军进行交际花战。战后,努尔哈赤对诸将说:“战马羸弱,当趋青草喂养,吾欲据界凡筑城,屯兵防卫,令农夫得耕于境内。”城筑好以后,努尔哈赤的迁驻之议却受到大臣们的阻挠。诸王臣奏曰:“不如还都,各修马厩,采草牧养,以水洗濯,方得肥壮也。士兵回家,以便整顿器具。”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