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有什么风情?傈僳族风情文化简介

作者:姜和

傈僳族是我国云南世居民族之一,傈僳族依山傍在大江大河之间繁衍生息,他们通过自身的智慧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傈僳族风情文化,这些文化都体现了傈僳族的自然性、古朴性和原始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获取的一份子。下面的傈僳族文化为你带来傈僳族的风情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饮食文化

傈僳族饮食文化极其丰富,有阔耍俄勒、苦荞粑粑蘸蜂蜜、琵琶肉、籼米粑粑、清水煮乳猪等美味佳肴。“阔耍俄勒”意为苞谷稀饭,制作方法为:从苞谷秆上掰下青苞谷煮熟,用手磨或碓臼将苞谷粒褪皮,撒上用火烤过的食盐,掺上四季豆,与腊肉或琵琶肉同煮,加上竹叶菜作底料,食之香气四溢,营养丰富。傈僳族的腌制工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传统,其腌制的琵琶肉,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肉色透明,可煮可炖,是傈家待客的珍品。籼米粑粑是体现傈僳族风土人情、图腾崇拜的风味食品,它既是祭祀的主品又是过年的主食,5个一摞,10个一堆,祈求神灵祖先的保佑,祭祀完毕,籼米粑粑又成了射弩的奖励品,为射弩比赛的优胜者所得。

你所不知道的傈僳族风情文化

服饰
清朝乾隆年间余庆远所着《维西见闻录》曾对古代傈僳族衣着服饰作过详尽记载:“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裤及膝、衣齐裤、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据考察,现代傈僳族中尚保持着“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传统仅有维西县境内澜沧江流域的傈僳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大山阻隔的傈僳族这种服饰流派基本没有受外界影响,较完整地保留了古羌人的服饰风格,这种服饰也是当地傈僳族跳“阿尺目刮”的服饰。受多种民族杂居、多种宗教文化并存的影响,维西傈僳族服饰既具有民族特征,又具有地域特点。

傈僳族妇女服饰非常美观大方。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上着短衫,下穿裙子,裙片及脚踝,裙褶很多;另一种上穿短衫,下着裤子,裤子外面前后系小围裙。妇女的短衫傈僳语称“皮度”,短衫长及腰间,对襟,满圆平领,无钮扣,平素衣襟敞开,天冷则用手掩,或用项珠、贝、蚌等压住。有的袖口以黑布镶边,衣为白色,黑白相配,对比强烈。傈僳族妇女普遍穿右衫上衣,麻布长裙,已婚妇女耳戴大铜环,长可垂肩,头上以珊瑚、料珠为饰。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币,傈僳语称这种胸饰为“拉白里底”。有的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

有些贵重的胸饰可值一至二头黄牛。有些妇女不穿长裙而穿长裤,腰间系一小围裙,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妇女均喜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花边,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色彩翻飞,非常漂亮。女子年幼时,头顶留三个尖角发,此后逐年增多,到十五岁蓄满。头顶用羊毛织成的带子编成的斗帽,傈僳语称“吾底”,维西傈僳族妇女一般裹头帕头巾,上缀贝壳、料珠,与怒江所戴的“欧勒帽”不同。澜沧江一带傈僳族妇女在额前戴一串齐眉粒珠,别具风采。有的上衣内穿白底黑纹短装,外罩大红或深黑色坎肩,下系百褶裙,有的在裙外面再系上风格独特的刺绣围腰。百褶裙分两种,长裙拖到脚面,短裙及膝,着短裙则要裹上绑腿。

傈僳族男子都穿麻布长衫或短衫,裤长及膝。有的以青布包头,有的喜蓄发辫缠于脑后。头人或个别富裕之家的男子,左耳戴一串大红珊瑚,以示在社会上享有荣誉和尊严。所有成年男子都喜欢左边佩砍刀,右边挂箭包,箭包多以动物皮缝制,腰系一长带子。维西傈僳族男性有的头戴羊毛毡帽,形状有船形和圆顶宽帽沿两种。青年穿白底黑纹大襟短衣,老年穿大襟长衣,或夏着短衫、冬着长衫,中间系麻织花腰带。傈僳族男女都喜好斜挎缝制精细、刺绣精巧的“腊表”(一种挎包),喜欢系绑腿。男子外出身必背长刀和驽弓箭包。

歌舞
在绚丽多姿的傈僳族歌舞中,要数阿尺目刮、瓦器器最具有代表性。阿尺目刮瓦器,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维西县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其特点为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目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绝。

“阿尺目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其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再现了土着民族在大自然的恩泽中对生活充满希望,以其显着的独立性和多样性为一体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向往大自然的质朴情感,讲述了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同时,“阿尺目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个角度讲,傈僳族人民在以“阿尺目刮”为媒介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中,同步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目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你所不知道的傈僳族风情文化

“瓦器器”意为踏脚起舞,俗称跳脚,是一种群众自娱性广场舞蹈,全县范围内均有流传,舞蹈队型为大圆圈,参舞者手牵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需挺胸、平视前方,动作的韵律和变化多在腰、臀以下,跳法以跺、踢、悠踢、抬腿等动作为主,舞蹈共由十八段组成,表现了《你当摆本》(古歌弹唱词)中关于傈僳族起源、发展的神话传说,堪称傈僳族的音乐舞蹈史诗。其特点是:音乐与舞蹈和谐一致;舞蹈节律鲜明,刚柔兼济、张驰疾徐、错落有致;整个舞蹈以“提托瓦”为基本动作,在此基础上反复派生其他动作。除此之外,县境内还有“阿朴比瓦克”(芦笙舞)等傈僳族歌舞。

禁忌

傈僳族由于信奉原始自然宗教,因此在生产生活和伦理方面带有封建色彩的禁忌不少。生产方面禁忌:稻谷开花,妇女不能在稻田旁洗衣、剥麻;包谷开花时如遇大风,妇女不能织布,男子不能在外砍树;月亮圆时不能下种,怕虫吃庄稼;七、八月间不上山砍树,不丢石头进水塘,不织麻,怕触怒山神龙王引起的各种灾害;不能打死蜘蛛,认为蜘蛛是教给人织布的。

生活伦理方面禁忌:家中死了人,不能吃辣椒、生姜和葱;不能让猫触及死者的遗体、灵枢;不准拿铁器与死者入坑陪葬;认为山上的大小湖泊都是大海龙王的海域,不准在绕过湖泊边缘时高声说话,更不能拿石头、木棒投掷;在别人家里不能吹口哨,尤其晚上更不能吹;屋内三脚架不能踩,或随便移动;不能在家外与人吵架哭闹、打骂畜禽;忌在大年初一吵嘴,打架,去做客,出远门等;忌在众人中和家中放响屁,说脏话;忌晚辈在长辈(指老人)前吸烟;忌有人出门家人哭啼、扫地;忌用扫把赶牲畜;忌念“尼扒”所念之经;路遇长辈或年岁比自已大的人,要主动立于路下方,不得立路上方;忌服丧孝子在七天内进别人家屋;忌横跨火塘神台。

节日
傈僳族的传统民族节日有“阔时”节和“阿尼阔时节”。“阔时”意力过大年,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维西县城机关单位公历12月21日至23日过“阔时”节。“阿尼阔时”意为牛的节日,时间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此外,有六月火把节、八月中秋节、十月“收获”节等,如今又增加了香格里拉维西兰花节。这些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着节日的盛装,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婚俗
傈僳族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或靠山倚水之地,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普遍的婚姻形式就是一夫一妻制,且遵循男娶女嫁、幼儿与父母同住的习俗。1949年前,男女青年在节庆歌舞中可以自由结识,但婚姻缔结对象的选择却只能顺从父母的意志,有的自由恋爱者只好以逃婚来实现自己的愿望。1949年后,包办婚姻逐渐转变为自由婚姻。傈僳族是个尚酒的民族,求婚时,以酒为礼,媒人斟酒给女方父母,女方父母喝下了酒,就意味着同意了婚事。酒显然是通向幸福的一种桥梁,是传情达意的媒介。双方决定姻缘后,男方还要送上聘礼,由媒人作中介议定,以牛为象征性的名目,实际上往往以锅、酒、布、兽皮等代替,有贫寒者若无替代之物,也可以在婚后补送。送过聘礼,便选一个日子,男女双方家人亲戚聚集在一起,又以酒为愿。

定婚者所喝之酒称为“同心酒”,以此象征心与心相连,再难以分离了。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家庭宴请宾客,迎亲队伍带酒、馒头、猪肉和象征着光明的松明往女方家,队伍中有舅舅和媒人。到女方家后,迎亲者邀众对歌跳舞,成一种热闹的气氛。次日,新娘离家,多由母亲陪送,送亲队伍相随,有的还边走边歌,在男方家门口又要隔门对歌。新人进门,拜认公婆。此后欢宴宾客,到晚上,就在院中烧燃篝火。村人围火歌舞,常常酒酣歌畅,舞乐人乐,不知夜深。

礼仪
傈僳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的品德,青年人或晚辈,对老人或长辈,从语言到行动都有一定的规则,说话要和气,声调要低,不能大声吼叫;长者坐的上方不能随便去坐,传烟递茶先要敬长者,并用双手捧上。路上相遇时,同辈间要互相亲热打招呼,碰上老人即使不认识,也要侧身让路。傈僳族是一个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民族。同路相逢,并肩前进时,彼此分担过重的携带物。傈僳族还保留有原始互助的习惯,如遇婚丧娶嫁、修盖房屋,都要相互帮助。

这种帮助从不计报酬,不讲价钱。对老弱孤寡和穷困者,都有进行扶助的义务。傈僳族一般出门不带口粮,不论相识与否,到哪家吃哪家,都有款待客人的美德。一般喜欢与友人或客人饮“同心酒”。傈僳族认为拒绝帮助别人的人,就是等于断绝别人对自已的帮助,结果自已会孤立无援。对远村遥寨相隔数年后会面的友人,从语言、行动都有一定的习惯规则,如与他(她)讲话,要格外热情,声调要低,递送茶、酒、烟和饭,要用双手恭敬地端递;闲住期间,要杀猪鸡款待;友人起身回家时,主人要带领全家相送。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