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哈节象征意义是什么?京族哈节象征意义简介

作者:姜和

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每年都隆重庆祝,以祭祀神灵、团聚乡民、交际娱乐为主要内容。经过近五百年的发展演进,京族哈节是京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了解京族哈节迎神、祭神、唱哈、乡饮、送神的全部过程,从中可解读哈节作为海洋文化的积淀。那么京族哈节象征意义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下关于哈节的那些事吧。

京族哈节象征意义是什么?

话说京族三岛原是一片茫茫大海,水肥鱼美,吸引方圆百里之人前来打渔。久而久之,人船穿梭,一时繁忙无比。住在白龙岛上的蜈蚣精,知道这事后,便放出话来,过往船只无论大小,须献出一人给我食。为此,蜈蚣精经常出没附近兴风作浪,见船就打,抓人就食,严重祸及到渔民的生活生产。有一天,神仙镇海大王云游至此,化身渔民打探,获悉这一带出了只蜈蚣精,便施法将其斩为头、身、尾三段,分别变成巫头岛、山心岛、澫尾岛,亦即今天的“京族三岛”。

京族人感怀镇海王的恩德,便用通宵达旦唱哈的方式来纪念他。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在一次唱哈节上,突然来了一位名为授歌实为革命者的歌仙,优美动听的歌声,婀娜多姿的舞蹈,霎时京岛成了尽情欢乐的海洋。她受到京族人民的拥戴和敬仰,大家便踊跃向她学习唱歌,后来还修建“哈亭”内设神位纪念她,每年为其唱哈。京族人无数次与浪共舞,锻炼了他们勤劳勇敢的性格,也沉淀了生活细节,唱哈即是浓缩性格和生活的精华。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每一样民族文化遗存,都是大同文化的荣幸。京族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民族,基于海洋活动的缘故,他们具有某种令人无法达到的崇拜高度,比如开放。从越南迁来,乐于接受汉文化,在积极融合过程中,不忘特立独行,坚持自身文化建设,把共性与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个性而言,比如京族文化信仰,迎海神、祭海神、坐盟、送海神,作为重要的哈节活动内容,便是这种信仰的体现。而哈亭,则是京族人的心灵圣地,承担着文化洗礼的使命。

京族哈亭和汉族的宗祠、祠堂一样,都是祀祖、祭神的公众场所,唯一不同的是,哈亭还是京族人的娱乐场所。受汉文化影响,哈亭建筑风格有着明显深沉的中华元素。五行风水坐标,门前阔地,清水荷塘,古树葱郁,面朝大海。深红色的楼阁和红柱,亭角弯回,平台高筑,雕栋刻梁,远看哈亭,大展雄姿。这里便是京族人为海神和祖先而设祭祀场所,也是京族人纵情欢庆的娱乐场所。每年哈节,在哈亭观摩盛大的祭神仪式,是游客不可错过的一项关键活动。

在哈节第一天,村民聚集哈亭,做好相关准备,等候吉时一来,举旗撑伞抬架,到海边迎神。迎神仪式讲究庄重和大气,迎神队伍各司其职,迎神过程整齐有序,鼓锣乐笛奏响一路的肃穆氛围,在海边由主事者分别向镇海大王祈祷和神架灵牌卜卦,燃放鞭炮,迎神回哈亭。开始祭海神,次日举行大祭,接下来的几天为小祭。

大祭,五牲皆备重在猪,香火人气旺福康,在两个小时的进程中,其仪式同化于汉族的春秋二祭,必先拜词:“恭维王!三江孕秀,五岳储精。秉北方之正气,维东海之英灵。天地共其德,日月秉其明。”声乐起,置祭品,净手上香敬酒,哈妹进舞,诵读喃字祭文,焚烧纸钱。

随之为“坐盟”,这是哈节最热闹的节目,男女老少按照京族传统规矩入席,尽情享用美食,顺便邀请来客,给他讲讲京族人与海的故事。唱哈节的最后一天,即要送神,“今日良辰,起驾还宫。来年仲秋,再御龙亭。”明年今日,相约金滩,再祭海神,祈福还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