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习俗乌孜别克族“击木”是怎样的
作者:桂婷
击木又叫“嘎里特克”,是俄语借词。这一比赛活动最早由塔塔尔人于1851年从俄国引进到伊宁。因为它对场地和器具的要求简单,又有利于增强臂力,培养目测力和判断力,所以很快就在伊宁地区普及起来。到了近代,逐渐成为乌孜别克族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比赛的器具分小木柱和击木棒,都用木制成。小木柱长18厘米,直径约5厘米,共10根,每队5根。击木棒长约80厘米,一头直径约7厘米,一头直径约5厘米。每两根击木棒编一个号,每个队员配备两根同号棒。比赛场地长22米,宽6米。场地正中划一中线连接两条边,中线两边隔1.5米各划一条平行线作为起步线。场地两底线中心点上各划3米见方的区域作摆木区,摆木区平行于中线的一条边线叫初次进攻线。比赛分甲乙两队进行,每队人数相等,可以单数,也可以双数。比赛开始后,甲方队员依次从乙方摆木区初击线后面向本方摆木区内摆成圆形的小木柱掷击。掷击时,只要将任何一个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即可移至中线处继续掷击,直至将其余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然后,再另摆一个图形。再从初击线处开始掷击,先击完所商定的某一种图形的队或人为胜者。如果先击的一队首先掷击完小木柱,后击的一队在最后一轮中也紧接着击完小木柱,则判所剩掷击棒多者为获胜者。
击木又叫“嘎里特克”,是俄语借词。这一比赛活动最早由塔塔尔人于1851年从俄国引进到伊宁。因为它对场地和器具的要求简单,又有利于增强臂力,培养目测力和判断力,所以很快就在伊宁地区普及起来。到了近代,逐渐成为乌孜别克族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比赛的器具分小木柱和击木棒,都用木制成。小木柱长18厘米,直径约5厘米,共10根,每队5根。击木棒长约80厘米,一头直径约7厘米,一头直径约5厘米。每两根击木棒编一个号,每个队员配备两根同号棒。比赛场地长22米,宽6米。场地正中划一中线连接两条边,中线两边隔1.5米各划一条平行线作为起步线。场地两底线中心点上各划3米见方的区域作摆木区,摆木区平行于中线的一条边线叫初次进攻线。比赛分甲乙两队进行,每队人数相等,可以单数,也可以双数。比赛开始后,甲方队员依次从乙方摆木区初击线后面向本方摆木区内摆成圆形的小木柱掷击。掷击时,只要将任何一个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即可移至中线处继续掷击,直至将其余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然后,再另摆一个图形。再从初击线处开始掷击,先击完所商定的某一种图形的队或人为胜者。如果先击的一队首先掷击完小木柱,后击的一队在最后一轮中也紧接着击完小木柱,则判所剩掷击棒多者为获胜者。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