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瓦尔俄足:传承千年的羌族妇女节
作者:桂婷
农历五月初五,茂县羌族妇女将不分老幼,身着鲜艳民族服饰,佩戴银首饰前往女神梁子石塔前,参加羌民族古老的传统妇女节——瓦尔俄足。其实,盛会从农历五月初三就开始了,由会首组织数名净身妇女,手拿香、蜡、酒、柏香、馍、刀头等贡品,结队前往女神梁子的石塔前,敬祀歌舞女神莎朗姐,请女神赐以歌舞,谓之“引歌”。回到村里,再逐户告知信息,谓之“接歌”。五月初四,妇女们忙碌地准备美食,以备第二天食用;未婚女性则精心为情人准备亲手绣制的礼物。初五清晨,在晨曦中,开启尘封的重阳咂酒,祝福全寨人畜两旺、五谷丰登。萨朗舞是活动的主要内容,由老年妇女领跳,之后,再逐一将歌舞传授给下一代。男人们则以歌舞附之,并以腊肉、咂酒、馍馍等食品伺候。活动间歇,已婚妇女向青年女性传授性知识,持家之道等知识。或有情人漫步私语;或女性间相互笑谈。累了,妇女们三三两两围坐一团,相互品尝美食、畅饮咂酒,笑谈人生 。整个节日活动持续3天,妇女们尽显其能,忘情欢跳萨朗,农事和家务事皆由男羌民操持。瓦尔俄足节由来已久。相传多年前,日麦咪补(西羌王母)在天上见下界西戎部族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很是震怒,于是决心积善羌家,派纳斯姐(羌语:“神塔之女”)下凡,降生在一户贫苦羌民家中。纳斯姐的父母晚年得子,十分高兴,视其为掌上明珠。一年夏天,西王母为磨练纳斯姐不怕苦难的意志,布下一场灾难,让其父母染上痢疾先后去世,从此,纳斯姐沦为孤儿,只好弃家出走,为人牧羊,那时她刚好13岁。纳斯姐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面,每天把羊群放到山坡草甸上,用歌声思念亡父亡母,驱散心中的忧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有一天,她的歌声感动了西王母,西王母便派人接她上天。纳斯姐临走时思绪万千,丢不下故去的父母,丢不下父老乡亲,更丢不下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想来思去,她脱下亲手绣的绣花鞋,留在羌山作纪念。她的失踪惊动了整个羌寨。男女老幼不分昼夜,边走边呼唤她的名字,寻了三天三夜。若干年过去了,乡亲们对她的思念并没有停息,人们无论上山打柴、积肥,还是狩猎,都希望纳斯姐奇迹般出现。一年农历五月初五,本寨猎人在“日米柱”(地名)打猎时发现了纳斯姐那双绣花鞋,一时间羌寨沸腾起来,人们奔走呼喊:奇迹出现了!纳斯姐变仙女了!后来,羌人为纪念她,便在留下鞋子的地方修了一座祭塔,叫“酷不里”,至此,就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瓦尔俄足。依照传统古规,若本寨当年有13岁至50岁妇女死亡,则当年不举办瓦尔俄足。从历史进程看,羌族传统节日瓦尔俄足与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古老母系崇拜习俗密不可分。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数千年民族历史进程中,由于无本民族文字,很多古老民俗及其民族历史,仅散见于汉文古代典籍中。瓦尔俄足经历民间不懈传承,仍完整保留了古羌固有的独特民俗文化,它集歌舞、饮食、宗教、习俗、服饰、建筑等于一体,能较完整地反映羌族文化梗概,在羌民族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研究和观赏价值。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羌族瓦尔俄足节榜上有名。
农历五月初五,茂县羌族妇女将不分老幼,身着鲜艳民族服饰,佩戴银首饰前往女神梁子石塔前,参加羌民族古老的传统妇女节——瓦尔俄足。其实,盛会从农历五月初三就开始了,由会首组织数名净身妇女,手拿香、蜡、酒、柏香、馍、刀头等贡品,结队前往女神梁子的石塔前,敬祀歌舞女神莎朗姐,请女神赐以歌舞,谓之“引歌”。回到村里,再逐户告知信息,谓之“接歌”。五月初四,妇女们忙碌地准备美食,以备第二天食用;未婚女性则精心为情人准备亲手绣制的礼物。初五清晨,在晨曦中,开启尘封的重阳咂酒,祝福全寨人畜两旺、五谷丰登。萨朗舞是活动的主要内容,由老年妇女领跳,之后,再逐一将歌舞传授给下一代。男人们则以歌舞附之,并以腊肉、咂酒、馍馍等食品伺候。活动间歇,已婚妇女向青年女性传授性知识,持家之道等知识。或有情人漫步私语;或女性间相互笑谈。累了,妇女们三三两两围坐一团,相互品尝美食、畅饮咂酒,笑谈人生 。整个节日活动持续3天,妇女们尽显其能,忘情欢跳萨朗,农事和家务事皆由男羌民操持。瓦尔俄足节由来已久。相传多年前,日麦咪补(西羌王母)在天上见下界西戎部族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很是震怒,于是决心积善羌家,派纳斯姐(羌语:“神塔之女”)下凡,降生在一户贫苦羌民家中。纳斯姐的父母晚年得子,十分高兴,视其为掌上明珠。一年夏天,西王母为磨练纳斯姐不怕苦难的意志,布下一场灾难,让其父母染上痢疾先后去世,从此,纳斯姐沦为孤儿,只好弃家出走,为人牧羊,那时她刚好13岁。纳斯姐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面,每天把羊群放到山坡草甸上,用歌声思念亡父亡母,驱散心中的忧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有一天,她的歌声感动了西王母,西王母便派人接她上天。纳斯姐临走时思绪万千,丢不下故去的父母,丢不下父老乡亲,更丢不下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想来思去,她脱下亲手绣的绣花鞋,留在羌山作纪念。她的失踪惊动了整个羌寨。男女老幼不分昼夜,边走边呼唤她的名字,寻了三天三夜。若干年过去了,乡亲们对她的思念并没有停息,人们无论上山打柴、积肥,还是狩猎,都希望纳斯姐奇迹般出现。一年农历五月初五,本寨猎人在“日米柱”(地名)打猎时发现了纳斯姐那双绣花鞋,一时间羌寨沸腾起来,人们奔走呼喊:奇迹出现了!纳斯姐变仙女了!后来,羌人为纪念她,便在留下鞋子的地方修了一座祭塔,叫“酷不里”,至此,就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瓦尔俄足。依照传统古规,若本寨当年有13岁至50岁妇女死亡,则当年不举办瓦尔俄足。从历史进程看,羌族传统节日瓦尔俄足与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古老母系崇拜习俗密不可分。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数千年民族历史进程中,由于无本民族文字,很多古老民俗及其民族历史,仅散见于汉文古代典籍中。瓦尔俄足经历民间不懈传承,仍完整保留了古羌固有的独特民俗文化,它集歌舞、饮食、宗教、习俗、服饰、建筑等于一体,能较完整地反映羌族文化梗概,在羌民族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研究和观赏价值。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羌族瓦尔俄足节榜上有名。
展开全文
APP阅读